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杨峰 《西江大学学报》2000,21(4):111-112
高师音乐系的学生有一定的钢琴基础,但还有学生不会即兴伴奏。高师钢琴教学中的侧重点,即兴伴奏效学应强调:1.因材施教,2.大小课结合,3.教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师文学课的传统教学普遍存在着程式化、教条化的倾向,学生的接受与课堂知识传授、文本内在合蕴的传达都存在着落差。利用博客这种新兴网络技术辅助高师文学课教学,可调整这些落差,实现文学课教学与学生期待视野的融合与超越,完成学生对文本意义的补充与完善。  相似文献   

3.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也是教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式,说课训练又是有效提高教师分析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以及教学设计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说课理论研究的推广与实践,高师学生“说课难”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文章通过分析高师学生说课现状、存在的问题,探索有效提高高师学生说课技能的教学模式、训练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微课是微课程的简称,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和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微型在线视频网络课程。丰富的微课学习资源是个性化学习和翻转课堂实施的基础。系统设计、开发道德与法治微课资源,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价值引领和现实意义。一、导引型微课开发导引型微课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方向。教师可以用微课对教学目标加以解读,并将这些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  相似文献   

5.
根据高师公共体育课开设的现状,探讨高师公共体育教育目标,提出加强高师公共体育课教学应从教材改革着手,改革现行的教学方法,重视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各种运动能力和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现如今.微型课教学越来越高频率地出现在幼儿教师岗位招聘、教学竞赛、职称考核等活动中。这引发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相比之前的说课,微型课更考验教师的专业综合能力,很值得多采用;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微型课与真实的课堂有较大距离,应谨慎采用巍这两种意见都有其道理.因此应准确把握微型课的优点和缺陷,将其运用于适当的场合、适当的时机中。  相似文献   

7.
高师视唱练耳课教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视唱练耳课是一门技术性、艺术性都很强的课程.本文就如何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这一课程目标提出如下三点:一、高师视唱练耳课教学应以首调唱名法为主,兼学固定唱名法;二、高师视唱练耳课教学应通过音乐作品来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听觉能力;三,高师视唱练耳课教学应突出培养学生的整体音乐能力.  相似文献   

8.
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教学手段的变革和丰富.听课过程中发现,不少数学课堂忽视教学板书的设计,有的是随心所欲的寥寥几笔,有的则完全以课件演示代替黑板上的板书,以至于课结束了还没有课题呈现.课堂板书成了被教师们遗忘的角落.有人说,课堂板书有“微型教案”之称,它是教师教学引人人胜的导游图,学生掌握数学内容的显微镜,是帮助学生提炼总结的航标灯.数学课堂中的板书对于学生准确地理解知识,加深记忆、使知识结构化,对于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梳理简明的教学思路等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微型课是一种近年来才兴起的区别于常态课的新课型,由于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且能够展现出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而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技能比赛、教师招聘等场合.物理微型课包含了完整的课堂教学结构,但是目前人们对物理微型课的教学设计没有清晰的认识.本文系统地梳理物理微型课的相关理论知识,进一步研究初中物理微型课的设计与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高师钢琴课技术要求高、学生基础差、教学时间短、效果难保证的实际 ,围绕课程的特殊性 ,从课型设计、课堂记录的使用、选择教材、即兴伴奏融入教学、有机穿插作品赏析等方面 ,提出了高师钢琴课应有的特色和确保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 ,企望能对这门课的教学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1.
迪克—凯瑞的教学设计系统模式,是基于教育背景和长期研究才形成的。微格教学作为培训新教师的基本途径,对于我国的微格实训教学来说,可以充分了解教学设计系统模式,方能更好地合理借鉴此模式。此文在简要介绍教学设计系统模式和微格实训教学流程的基础上,探讨该模式对于研究我国微格实训教学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片段教学已成为教学教研、评估教师素质、展示教师教学才华和招聘新教师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设计和演绎两个方面,对片段教学的特点、目标确定、内容设计等方面做了探索,旨在通过对小学综合实践片段教学的研究促进综合实践常态化教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质量工程是加强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需要科学的实施模式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第四军医大学运用微型教学的方式实施质量工程,走出了一条的特色道路。文章在分析微型教学内涵的基础上,介绍了第四军医大学的精品工程实施模式,教学内容设计与资源设计,最后分析了微型教学中知识构建的四种类型,指出了微型教学活动设计对质量工程实施的潜在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新课程理念看化学微格教学中的“提问技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问技能”是微格教学的教学技能之一,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加强化学微格教学中“提问技能”的教学和训练能有效解决师范生课堂教学中在处理教材、组织课堂教学、衔接各知识点或各知识块等方面的薄弱环节,使化学微格教学的训练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尝试从新课程对未来教师教学专业素养的要求角度,审视化学微格教学中“提问技能”在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方面的教学价值和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探究微格教学系统在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对护理实训基地中微格教学系统的构成、功能、应用原则及作用、教师培训4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推动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转变。运用微格教学系统开展护理实训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训导,培养学生工作的严谨性。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把微课的教学方法融入到高职“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实践中,以提升高职“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分析微课与“中国旅游地理”特点的基础上,剖析了高职“中国旅游地理”微课教学的构成要素,分析了微课在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设计三个维度中的应用,提出了高职“中国旅游地理”微课教学实施的策略,为高职“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微格教学的实际情况,明确微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选择参加微格教学训练的师范生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微格教学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师范技能,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试图从自身工作岗位实际体验出发提出一些建议,以使微格教学更好地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数学教学观指导下的微格教学实践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格教学是对高师院校学生进行教学技能训练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学中要体现数学思想方法和现代数学教学观念,进行教学语言的转化,教学内容的变化,加强技能训练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强化学生的学习活动,体现知识发现过程,思维活动过程和技能训练综合过程。  相似文献   

19.
The study investigated, in a Nigerian setting, whether the use of videotape recordings is an effective method of teacher education prior to full-time teaching. Two groups of students were used for study. The first group was allowed to practice the skills through micro-teaching with the aid of video recording equipment. The second group practiced their own skills through micro-teaching but without the aid of video recording equipment. At the end of the study it was discovered that the group which used the video recording equipment had more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the mastery of teaching skills.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Students i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Sequence at Illinois State University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wo treatment groups. In a micro-teaching experience, students using self-instructional material with formal supervision by trained supervisor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who were exposed to self-instructional materials without formal supervis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supervised and unsupervised micro-teaching when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self-instructional materials to develop specified teaching skil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