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溺爱孩子的现象日益严重。大多数孩子养尊处优,自理能力差,凡事依赖父母,就连洗手、吃饭等一些最起码的生活技能都不会,更不用说独立做事了。  相似文献   

2.
现代家庭中,孩子不好好吃饭,是令许多父母头痛的一大难题。面对不愿意吃饭的孩子,不论父母如何哄、劝、“威逼利诱”几乎都无济于事。为此许多父母大为不解,现在的孩子怎么了?其实,这种现象是和父母本人的态度紧密相连的,是父母对孩子饮食的过分呵护、关心造就了孩子这种不正常的饮食观念——把饮食当作一项负担,一项为父母完成的任务,而不是自己本身的生理需要。曾有一个五岁的孩子这样说:“在一个不需要吃饭的世界里。该多好!”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好好吃饭呢?  相似文献   

3.
长长一个暑假,父母除了带孩子出门旅游,或把孩子送到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上课以外,免不了还有许多时间让孩子待在家里。暑假在家的清闲生活,一方面可以使孩子身心得到放松,但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孩子感到无所事事而变得懒散任性,还容易因疏于照管而出现一些意外事故。所以,暑假的家庭生活便成了父母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生活课堂。适宜教育内容第一站训练生活技能平时父母出门赶时间,往往对孩子包办代替多,暑假里可以有充裕的时间教孩子学习穿衣、吃饭,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取牛奶、拿报纸等,以此来训练孩子的生活技能。第二站沟通亲子情感家…  相似文献   

4.
<正>这是个阿根廷的故事。一家人吃饭,父母、孩子和爷爷。因为爷爷手指颤抖,经常把碗摔在地上,父母不耐烦了,就弄来一个小木碗,让老爷爷在旁边小木桌上吃饭。一天,父母回来看到孩子正拿一块木头刻着什么。他们好奇地问孩子,孩子回答说:"我在刻木碗,将来给你们老了用。"孩子的话让父母很震动,晚上又重新把老爷爷请到大桌上吃饭了。  相似文献   

5.
信息总汇     
许多父母因为忙于工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因此,在一起吃饭可以说是父母和孩子交流最有利的时机。但和孩子沟通应注意四点技巧:一是父母要当一个好的听众,一定要让孩子把话说完。在孩子说话时,父母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表情举止,要能听出弦外之音;二是全家吃饭是一件轻松的事  相似文献   

6.
<正>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篇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通过家庭教育,孩子学会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知识,如:吃饭、喝水、说话、走路,为其社会化打下基础。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家长的一举一动时时刻刻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就是孩子的玩伴,因此,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更大。一、家庭教育作为独立的教育形态,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一)先导性  相似文献   

7.
吃饭和睡觉,对孩子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两件事情。所以父母常常会因为孩子不好好吃饭、不好好睡觉而发脾气。为什么父母可以容忍孩子在墙壁上尽情作画?是因为父母觉得墙壁画脏了,大不了重新粉刷一下,孩子的创意和宣泄情绪比粉刷墙壁重要一千倍。为什么父母可以允许孩子随意玩沙子、泥土?是因为父母觉得孩子玩沙子,衣服脏了可以重新换一套,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比换一套衣服重要一千倍。为什么父母可以让孩子穿上雨鞋在大雨过后踩水塘?是因为父母觉得孩子踩水塘,裤子湿了可以换洗,孩子灿烂的笑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只有中国父母对2—6岁幼儿的英语教育最重视,甚至可以买3000多元的英语教材; 孩子长大后还要在双休日学习种种才艺,所以说中国的孩子最累。但另一方面,中国孩子也 最轻松。那就是家务劳动太少,包括自我服务的劳动也很少。中国有些家庭使用的是“摇篮 教育策略”,像吃饭、穿衣,洗脸、系鞋带等正常成长必须学会的基本能力,也有别人代替 ,这样,学习其他社会生存技能当然就会出现问题。又如,孩子在1岁以内,很少有爬的机 会,因为父母认为在地上爬容易感染细菌,这就导致孩子长大后体育运动能力差、动作协调 性差,甚至学习困…  相似文献   

9.
我曾对56个2.5~3岁幼儿作过一次关于独生子女独立生活能力的专题调查,调查项目包括吃饭、穿衣、穿鞋、大小便这4个最基本的项目。调查结果是56个孩子中,除有15个孩子会自己坐盆大小便外,其他吃饭、穿衣、穿鞋三个项目竟没有一个孩子会独立完成。孩子长到2岁,已经有了一定体力,活动能力也日渐增强。他们好动、好问、好模仿,好奇心强,教他们学做什么比较容易被接受。因此,家长只要耐心培养,孩子是可以学会自己吃饭、穿衣、穿鞋、大小便等基本生活技能的,然而调查结果却是这种情况,这是为什么呢?造成这一情况,家教不当是主要原因。由于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孩子便成为父母的掌上明珠,全家的服务中心。不但父母围着孩子转,甚至连祖父母、外  相似文献   

10.
最近看到一个故事,一个孩子不喜欢吃饭,每次吃饭都让父母伤透脑筋。一天,父亲无意中把一个椰子壳锯成两半,给孩子当饭碗,结果那天,孩子  相似文献   

11.
如今,最让父母头疼的事莫过于孩子的吃饭问题了:该吃饭的时候,孩子总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勉强来吃饭。有的孩子甚至是在父母的威逼利诱下无奈就餐。年轻的父母们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童年的时候,虽然物质匮乏,但是胃口特别好;而如今,物质的确极大丰富了,可孩子似乎又没什么胃口了。于是发出这样的感慨:身在福中不知福呀!  相似文献   

12.
因孩子不好好吃饭而焦虑的家长并不少见,很多家长在让孩子吃饭这件事上头疼不已,常常要闹得鸡飞狗跳.关于孩子的吃饭问题,很多父母真是操碎了心,不是担心孩子吃得太少,烦恼孩子挑食的坏毛病,就是头疼孩子吃饭不能乖乖坐着吃,这些问题弄得家长时常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13.
章颖 《幼儿教育》2011,(5):38-38
吃饭和睡觉,对孩子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两件事情。所以父母常常会因为孩子不好好吃饭、不好好睡觉而发脾气。  相似文献   

14.
没有一个父母不爱孩子,没有一个父母不愿把最好的礼物送给孩子,但成长中的孩子究竟希望父母送给他们什么样的礼物呢? 自己的事情让我做一做 要知道,生活习惯的养成过程,就是独立性发展的过程。无论吃饭穿衣,还是叠棉被、洗手帕,一开始,孩子都可能做不好:吃饭时饭粒洒了一地,穿衣不是穿反就是穿倒……可是,孩子就是这样一步一步通过自己的体验、实践、思考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15.
孩子正常吃饭,是身体健康最重要的保证。有些孩子不正常吃饭,使年轻的父母束手无策,爷爷奶奶也无可奈何。照理,饥则食,寒则衣,这是人的本能需要。孩子正常吃饭,本来不应成为什么问题。孩子不好好吃饭,除个别的病理原因外,大多是由于家长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在孩子饮食上的不良反应,具体表现为拒食、偏食、气食、喂食、游食等现象。  相似文献   

16.
孩子的良好阅读习惯需要从小培养。香港阅读学会向父母提供了“教子阅读”十大妙策———一、鼓励子女阅读是父母的责任,父母应以身作则,让子女觉得阅读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和必要。二、阅读是一项终身受用的生活技能,也是一种生活乐趣,父母切勿过于重阅读的教育功能而忽略了阅读带给孩子的乐趣。因此,为孩子选择读物时要照顾孩子的兴趣、口味和情绪上的特殊需要。三、父母最好能对儿童文学有点认识,留意儿童读物的出版情况,随时向子女介绍新书。四、为子女制造一个读书的环境,让子女在家经常接触到书籍、杂志和报纸,布…  相似文献   

17.
日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六大城市2500名中小学生中进行的调查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孩子在吃饭时挨过父母批评。据了解,父母的“餐桌教子”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唠叨,等孩子一坐到餐桌旁,为了显示对孩子的关心,父母就开始问这问那,从学业、功课,到活动、交友,喋喋不休,孩子对此很厌烦,只好加快吃饭速度,草草结束用餐;二是批评指责,有些父母把孩子的一些问题搬到餐桌上来解决,  相似文献   

18.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倾注了父母大量的心血。但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父母欺骗孩子的现象。 一、哄 孩子不肯吃饭,父母左哄右劝,实在不行,就拿出杀手锏:“决吃吧,再不吃就送给明明、芳芳(通常是邻家  相似文献   

19.
孩子不愿吃饭,父母也吃不香心里着急,却又苦无良法,怎么办呢?其实,孩子厌食并不是天生的,多数是由父母一手促成的。解铃还需系铃人,治疗的法子仍是掌握在父母手里。 1、控制零食。先作个统计,请父母计算一下,你每天给孩子提  相似文献   

20.
许多家长下午去幼儿园托、小班接孩子时,常常会问老师:“我家宝宝今天吃饭好吗?”“我家宝宝今天睡觉怎么样?”吃饭和睡觉,是低龄孩子父母最为关心的两件大事。那么,孩子在幼儿园午睡情况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