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大学跨学科组织在名称、隶属关系、结构规模、组织功能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和含混性的特点。本文根据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内部结构等要素,尝试将其划分为三种主要运行模式即跨学科课题组、跨学科研究中心和大学研究院,并对三种运行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当今,大学跨学科组织在名称、隶属关系、结构规模、组织功能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和含混性的特点。文章根据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内部结构等要素,尝试将其划分为三种主要运行模式,并对三种运行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前,大学中的跨学科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但是从实践到认识,仍没摆脱学科的窠臼。从跨学科内涵来看,跨学科依然是建立在学科基础上,受学科规训约制的学科范式,其独立概念体系尚未形成;从跨学科活动来看,跨学科活动建立于学科活动基础之上,单一学科活动也可以实现跨学科活动目标;从跨学科组织来看,学科组织仍然是主导形式。跨学科组织的构建不仅仅会冲击到传统大学的组织结构,而且也会影响跨学科组织自身的运行状态。因此,大学中出现的跨学科从现象转为一种大学的发展模式仍需时日。  相似文献   

4.
随着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蓬勃发展,各高校出现了大批跨学科组织。现阶段,我国跨学科组织还处于起步阶段,表现形式多样,且发展程度不一。通过了解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的运行,学习其经验来促进我国跨学科组织的发展,本文从国家提供政策支撑、研究型大学的内部支持和跨学科组织自身建设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从促进大学跨学科组织成长发展的视野出发,运用访谈研究、扎根理论、问卷调查、聚类分析等方法。建立了由组织战略、组织任务、组织资源、制度设计、组织能力、组织运行、学科文化7个治理因素及21个项目共同构成的大学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治理因素体系。研究袁明:评价制度、利益分享制度、交流制度、激励与约束制度、政策法规、组织结构、发展模式、学科方法、问题导向、学科价值、战略定位、战略目标、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学科导向、信息资源、认知优化能力是影响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的关键项目,为大学跨学科组织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
跨学科研究已成为21世纪研究型大学进行科研设置与创新的流行举措。以打破学科壁垒、交叉学科知识为基础的跨学科组织已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过创建跨学科研究组织,促进了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各种组织模式的形成战略要素启示我们,我国研究型大学在进行跨学科研究时应建设相应的跨学科组织和模式,更好地推动我国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大学中,跨学科教育既是一种新的大学理念,也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人们对知识、科技乃至社会发展至今的一个全新的、深刻的认识和诉求.然而,跨学科教育对大学组织架构、学术群体、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学科文化等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冲击,这必然给大学带来一场巨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焦磊  袁琴 《江苏高教》2022,(2):21-29
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应对社会复杂议题与科学前沿问题的重要研究范式,然而大学跨学科研究活动的开展受传统学科组织壁垒的限制,变革既有的学术组织结构、创新跨学科研究组织形式是保障跨学科研究组织行为的关键。国外知名大学在推进跨学科研究发展的进程中,经历了"解构—建构—制度化"的组织变革过程,在"内构"与"外拓"两种路径下创新了多样态的跨学科研究组织,并建立了与跨学科研究组织相匹配的运行机制。促进中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发展应着力创造组织变革动力,以强外部推力驱动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发展;内外路径并进,创建多样态跨学科研究组织;制度化跨学科研究组织,稳固跨学科研究组织行为。  相似文献   

9.
大学跨学科研究关系是建立在跨学科知识共享机制基础之上的.大学跨学科知识共享存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三种,即跨学科社会网络因素、跨学科知识转化因素、跨学科研究环境因素.在此基础上,借鉴知识创造过程理论,提出了科学家科研行为理性假设,进而建立了大学跨学科研究知识共享的动力机制分析模型,揭示了大学跨学科研究中的三种知识共享动力机制,即单向学习收益机制、双向互惠收益机制和组织激励机制.研究认为大学跨学科知识共享动力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即高位势专有学科知识贡献与嵌入方的动力因素、低位势专有学科知识学习与整合方的动力因素、跨学科成员知识共享互惠的阻力因素,进而提出了改进和加强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与管理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0.
跨学科性与大学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是人类知识生产和跨学科研究的主要阵地。伴随着学科研究向跨学科研究的转型,社会出现了要求传统大学向跨学科大学转型的呼声。与传统大学相比,跨学科大学不仅在组织机构、制度安排上具有跨学科性的特点,而且在专业设置、课程开设、教学方式、学习方法等诸多方面也自身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对跨学科组织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将学科间的知识流动作为学科间的联结方式,根据结构洞理论提出三种跨学科组织学科网络结构模式:辐射模式、汇聚模式、“沙龙”模式。通过对跨学科组织的学科基础和组织目标两个方面的分析,认为三种模式的形成是高校以优势学科为基础,根据内外部需求和学科特点构建的结果。在比较国内外大学跨学科组织构建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高校跨学科组织应当厚植学科基础、明确战略目标、创新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目前高校学院/系这一学术组织的形式与机制出发,分析了高校跨学科研究存在的主要障碍,同时,对俄亥俄州立大学、杜克大学等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平台案例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出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平台构建的三个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
"双一流"建设呼唤学科发展机制创新,跨学科组织创立既是积极回应国家发展战略以及学科发展的需求,又是研究型大学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因此研究型大学普遍把跨学科组织作为一种重要的创新组织形式。但由于受传统的院系单位制、学科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发展非常缓慢,存在运行机制不明晰、多主体协作和资源整合困难、跨学科组织制度滞后等问题。推动跨学科组织的改革与发展,需要解放思想,树立多元化的跨学科组织治理理念;转变管理模式,给予大学更多自主权;创新跨学科组织结构,实现扁平化管理和完善跨学科组织制度等。  相似文献   

14.
在清晰界定跨学科和跨学科学术组织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发展的基本特征与制约因素。针对现存问题.笔者从我国大学的管理体制、跨学科战略、人才培养模式、投入机制、评价机制和社会网络建设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推动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创新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培植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构筑跨学科研究平台、构建协同机制激励机制、打造一流跨学科创新团队、培养跨学科创新型人才等方面,对促进跨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组织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翔实、丰富的资料介绍了日本名古屋大学的流动型教育和研究系统,力图探索和总结现代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从而实现大学学术组织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具体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与综合性、科学的发展与分化、大学的组织建设与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推动了知识生产的新方式--跨学科研究的兴起与发展。19世纪60年代,美国大学的跨学科研究出现萌芽;二战时期,跨学科研究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并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更为活跃,组织结构与制度建设逐渐趋于成熟。追踪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变迁发现,在不同发展阶段,政府权力、市场力量、大学三方在政策保障、资金支持、技术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大学处理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发展与政府、产业界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美国公立大学的典型代表之一——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为研究对象,从理念宗旨、运行模式、支撑机制3个维度对其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行动路径进行解析。结果显示,在理念宗旨方面,形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未来跨学科领导者”的教育理念;在运行模式方面,主要采用课程的跨学科组合、专业的跨学科组合、学位的跨学科组合3种培养模式;在支撑机制方面,推行“共同资助、联合聘任”的跨学科教师聘任制度、“独立建制式+矩阵式”跨学科研究组织和“面向全体”的跨学科项目服务。文章进一步指出未来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聚焦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的跨学科课程建设,以学术计划理论为支撑,运用半结构访谈法,研究发现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跨学科课程建设容易受到国家政策、市场需求、跨学科科研生态、他国他校经验、办学理念、教学管理、组织建设、学科与专业、教师与学习者等10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且阻碍因素多于促进因素。基于此,本研究从4个层面给出完善建议:在政策制度层面,政府应出台专项政策,期刊与项目申报管理机构应当调整跨学科研究成果认定标准,提升跨学科研究认可度;在院校整体层面,高校需要更新教学管理制度,还要推进跨学科组织建设,为跨学科课程提供支持与保障;在教师教学层面,教师应充分重视跨学科,以终身学习的态度涉猎多学科知识,并增加教学投入,精心设计跨学科课程;在学生学习层面,学生要增加课程学习投入、扩充知识储备,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形成强大的学习内驱力。  相似文献   

20.
具体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与综合性、科学的发展与分化、大学的组织建设与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推动了知识生产的新方式——跨学科研究的兴起与发展。19世纪60年代,美国大学的跨学科研究出现萌芽;二战时期,跨学科研究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并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更为活跃,组织结构与制度建设逐渐趋于成熟。追踪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变迁发现,在不同发展阶段,政府权力、市场力量、大学三方在政策保障、资金支持、技术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大学处理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发展与政府、产业界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