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查阅医疗档案等方法对参加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体能主导类项目的232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体能主导类项目的力量、速度和耐力3个项群分类,分别给出了各个身体部位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及其排序,并对不同项群之间身体部位损伤发生的情况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力量性、速度性和耐力性3个项群内部各自运动项目的运动损伤部位、损伤次数和发生率的排序均具有相似的规律,各个身体部位损伤的分布在同一项群内部的不同项目间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项群间运动项目的损伤部位分布规律存在较大差异。得出以下结论:运动损伤具有"项群现象",运动损伤可进行项群划分,便于运动训练管理及优化后勤保障从而保证运动训练的系统性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更明确造成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操普修课运动损伤的原因,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等,对菏泽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济南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针对体操普修课中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机理进行调查。研究认为:体操普修课中学生受伤比例较高,且男生大于女生;损伤比例较高的项目是双杠与单杠;受伤部位主要是手腕部位;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要领错误;预防运动损伤主要涉及教师、学生、场地管理人员等角色。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运动损伤患病率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调查研究了在校期间的两届普通大学生运动损伤情况,并分别对两届大学生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特点。运动损伤的时段、项目、身体部位、损伤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运动损伤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提出了在体育教学和开展课外活动中预防和减少损伤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湖南人科技学院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损伤发生的场合以运动训练和课外活动为主;损伤发生项目以篮球为最多;损伤部位以踝部损伤占首位;损伤种类主要为关节、韧带扭伤,肌肉拉伤和擦伤;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准备活动不充分。由此建议:应让学生认识到体育保健的重要性;体育工作应解决好在训练、教学、组织和指导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加强医务监督和采取有效的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女大学生体育达标项目计分尺度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与计分尺度有关五个单项项目的关联序列。进一步用分值法讨论了达标五项中计分由高而低的项目排序。通过统计计算90~94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五届女生504人一年级达标项目成绩,给出了学生成绩排序。按对策论思想,考虑项目计分高低、学生的实力强弱,提出了达标对策项目排序。  相似文献   

6.
体育专业学生严重运动损伤的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近两年来体育教育过程中19名严重损伤者受伤的时段特征、项目特征、部位特征、损伤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研究,揭示了严重运动损伤发生的一般规律,对正确开展损伤的预防工作、教学和课外活动的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跨栏跑常见运动损伤的机理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田径普修课跨栏跑项目中发生的运动损伤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对容易出现的损伤部位进行剖析,提出治疗措施,旨在为从事跨栏教学的体育专业教师提供借鉴,以促进体育教学和训练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沈阳体育学院学生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院校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中,为了避免或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体育保健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对沈阳体院学生运动损伤的情况进调查,从专业、运动项目、损伤的部位及损伤的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运动损伤措施。  相似文献   

9.
谈武术运动中的踝关节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术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项目,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随着武术运动的发展,在训练竞赛过程中造成的运动损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近些年来踝关节的损伤率明显提高。笔者调查了中国体育大学武术专业学生74人,其中男38人,女36人。在训练中受过伤的60人,约占81.1%。1损伤部位的调查表1损伤部位统计表发生损伤的部位,按易发性从大到小排列为:①踝关节;②膝部;③腰鹘部;④大腿。表24关节各种性质损伤统计表从表2可以看出,各种踝关节损伤的排列顺序是:①关节韧带扭伤;②肌肉拉伤;③挫伤。2导致踝关节损伤的技术性原因导致…  相似文献   

10.
欧文鼎 《精武》2012,(4):12-14
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重视安全教育,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是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运动损伤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出其损伤的原因、部位与项目,并就如何预防体育运动损伤提出预防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调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自制健康危险行为问卷,对422名二年级大学生进行了有关健康危险行为的调查。结果:危害大学生健康的行为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一些健康危险行为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吸烟率为40.9%;男生喝啤酒率为92.6%,女生为71.0%;有32.2%的男生和12.9%的女生经常体育锻炼;有29.5%男生和6.5%女生发生过意外伤害,有的40.9%男生和38.7%女生有过骑摩托车或坐摩托车不带头盔的情况发生,有32.9%的男生和16.1%女生有过通宵娱乐或学习。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校大学生亚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占平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1):58-59,64
了解高校大学生危险人群中亚健康状态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为高校大学生的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In recent years, Pop Warner, the world’s largest youth football organization, has seen its numbers decline. This decline is due to concerns about new research establishing a link between football and chronic traumatic encephalopathy, a debilitating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parents are now struggling with a difficult ethical issue: should kids play football? Since parents have an obligation to help children develop the capacities required for autonomous choice, the risks posed by football establish a strong presumption against allowing kids to play the game. I consider whether this presumption can be defeated by the arguments for allowing kids to play dangerous sports offered by John Russell in his papers ’The Value of Dangerous Sport’ and ‘Children and Dangerous Sport and Recreation’. While Russell does not argue that kids should be permitted to play football, and agrees that some sports may be too risky for children, he argues that kids should often be allowed to participate in extraordinarily risky sports. I contend that the reasons given in support of this position fail to defeat the presumption against allowing kids to play football. Thus, in the absence of further argument, or radical changes to the game, children should not play football.  相似文献   

14.
陈建强  张振  张翠 《体育科研》2011,32(2):39-44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在对高危性体育运动项目的定义、特点、国内外发展概况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高危性体育运动项目管理制度完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我国以及上海高危性体育运动项目管理制度的现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法,结合学龄前儿童生理发育特点及我国大众滑雪场地建设现状,对学龄前儿童参与大众滑雪潜在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心理危情和天灾人祸现象频发,而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时刻都可能面临“危情”的威胁。通过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危情生存”教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危情生存”教育的特征,分析了“危情生存”教育进入学校体育必要性,并结合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向,提出了“危情生存”教育进入学校体育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梳理中国传统武术话语权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当前中国传统武术话语权式微问题的主要表现,即本质功能淡化、表层利益化严重、媒介记忆影响受众现实的真实性、媒介记忆受大众审美的影响等。进而提出话语权提升策略:传播主体方面,由"走出去"转为"互动化";受众方面,提高审美能力;媒介方面,关注社会记忆的责任与义务。  相似文献   

18.
武术的文化进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武术由一项原始格斗技术发展成文化载体的演进历程进行研究。认为:先秦文化的繁荣使武术初具文化特色;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的宋明理学的世俗化,促使武术成为成熟的文化载体,具有多方面文化特色;西方文化及竞技体育改变武术发展中的不良趋向,但降低了武术的层次。  相似文献   

19.
邱妙云  李勇俊 《精武》2012,(26):87-88
本文阐述了绿道体育健身环境概念和特点,提出建设绿道体育健身环境的最大效益、相对独立和分散集中的规划原则以及层级建设模式,阐述了绿道健身环境的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20.
武术之“势”的美学思想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学视角,运用比较研究、哲学思辨的方法,阐释武术内蕴之"势"的美学思想."势"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是一种透视生命气象的"动"机之"力",蕴涵"力"的刚健之美,在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脱胎于中华文化的武术重"势"不重"形",正是通过阴阳二气的运化、开合收放的内部张力形成不同的武术之"势",从"静势"、"动势"中彰显流体的生命意象."势"的美学思想体现在武术中主要表现为:造型中的"力"之美、运动中的"气势"美、运用中的"劲"之美."势"是"力"的含蓄,"力"是"势"的作用,在中国文化特有的"气"化思想影响下,武术"尚劲不尚力","得势"实为"得劲",从而表现出不同于西方"尚力"技击术的中华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