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行,更重视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而音乐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能够涵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戏剧是中外文化中的精粹,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戏剧元素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分析戏剧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些见解,希望能够提出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戏剧是文化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很多优秀的中外戏剧作品感染、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了人们重要的精神食粮。初高中的语文课本中,选入了一些优秀的中外戏剧篇目,其目的是让中学生在此阶段感受戏剧的魅力,学习鉴赏戏剧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戏剧各自的艺术特性。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戏剧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戏剧教学历来注重对戏剧冲突、戏剧人物、和戏剧语言的分析讲解,而对中外戏剧的比较教学却比较忽视。按照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培养学生阅读古今中外戏剧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注重跨领域学习”等目标要求,我们现行的语文教育方式似乎显得陈旧。本文将比较文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引入高中戏剧教学当中,目的是想探索戏剧教学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2008,(6):47
由国家大剧院、北青文化艺术公司联合主办的2008北京国际儿童戏剧季将于5月15日至6月15日举行,6台各具特色的中外儿童戏剧精品将在国家大剧院轮番上演。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使外载记中的外国戏剧史料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人留下的关于外国戏剧的载记中,反映了中国人认识外国戏剧的一个侧面,透露出接触外国戏剧时的文化心态。首先注意戏剧演出中表面化的和物质形态的内容,有时也留心戏剧内容、表演方式及其他比较内在的方面;特别重视外国戏剧的社会教育作用以及戏剧从业者的地位;以外国戏剧为参照,提出改革中国戏剧的主张;出现了朦胧的中外戏剧比较意识等。这是近代中国人认识外国戏剧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6.
戏剧作为文学作品四大样式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艺术营养,这种营养不仅在文艺作品以外难以获得,也是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可替代的.学生不但可以在高中阶段从戏剧等作品中获取语文知识,提升人文素养,毕业后还能继续从戏剧等文学作品中汲取思想艺术营养,从而不断提高文化素养.总之戏剧教学可以立体化多方位地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但是有关调查显示,高中语文中的戏剧教学处于极端受冷落的位置,可谓学校"不疼",师生"不爱"!首先表现在课程安排上,许多学校只在必修课中安排少量戏剧教学课程,很少开设"中外戏剧名著选读"这样的选修课程.这是因为学校在设置课程的时候更多的是从高考的角度来选择.高考语文卷上考什么样的题目,就设置什么样的选修课程.而从若干年来的高考语文试题看,戏剧基本处于不考状态.事实上,高考语文试卷考查的是学生全面语文素养,看似独立考查的知识点实际上是有机地统一于大语文素养之下.而考什么题就做什么题的语文学习方式是永远也不能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也自然谈不上提高高考语文分数.  相似文献   

7.
余馨 《现代语文》2006,(9):75-76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四册编排两个小说单元,力图提高学生对小说的分析和鉴赏能力;编排两个戏剧单元,力图使学生对中外话剧、戏曲有所了解。以往教学过程中,往往重理性分析,轻感性体验,而这种理性分析又多是结论式的图解,使学生生厌。如何让学生自觉地细读课文,且能有所得呢?如何让学生与作品、文本进行审美感受的双向交流呢?引进影视材料,进行比较阅读鉴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即让学生观摩根据小说、戏剧改编的影视作品,要求找出文本与影视作品的不同点,并发表孰优孰劣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吴申道 《学语文》2006,(1):11-12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三、第四两个单元是中外戏剧的鉴赏单元。汇聚了古今中外的戏剧名篇。新教材中。相对于诗歌、散文和小说的单元而言,虽所占份额不大,但如此集中而大规模的进行戏剧教学,还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第一次。新教材的这种编排,用意在于通过学生的集中学习,多方比较,全面准确而彻底深入地掌握这一文学样式。老教材的夹杂编排,容易将这一文学样式的特质混淆于其他的文学样式之中。那么,日常教学中,如何将戏剧教学进行得活而不乱,散而不杂呢?我一直在探索戏曲教学的方式。发现体验式学习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体验式学习跟以往的单向的学习模式相比有很大区别。它使得学生去参与、理解、连结生活的经验、实践、感受。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大背景下,桂剧剧本英译实践有助于促进传统桂剧的传承与发展,促进戏剧文化在不同地域间的交流、传播与发展。本文以翻译传播学为视角,结合戏剧翻译的特点,构建桂剧译介模式,明确各传播要素在桂剧译制与传播过程中的相互关联,并提出桂剧英译的三个指导原则:“关联异质文化,填补文化空缺”“守正固本,传播文化正能量”和“融汇变通,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0.
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充分认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学生时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相应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外语教学既涉及语言,也涉及文化。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文化迁移,构筑起中外文化彼此沟通的桥梁。那么,如何进行文化迁移呢 ?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克服本民族文化中心论的偏见,树立起平等的国际主义的文化观。由于从孩提时代起就接受了本民族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在文化上人们容易形成一种先入之见。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在对待中外文化时,不应有狭隘的民族文化偏见或崇洋媚外的思想,而应注意民族间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使学生既不囿于自身文化的局限,又不盲目地陷入另一种文化的框框之中。   其次,教师要着力营造文化氛…  相似文献   

12.
校园戏剧文化是当代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调查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戏剧文化的整体水平,探索有效的戏剧教育途径,从而更好地发挥戏剧教育在高素质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西域戏剧的缘起及敦煌佛教戏曲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中国戏剧起源的争论已经持续数年了,诸位方家各持已见,至今观点难以统一。然而此问题又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课题。故能否将眼光和思路拓宽一些,将中国戏剧置于世界文化大背景中去考察。集中华民族传统文学艺术之大成的中国戏剧,其实质是古代中外文化长期交流之结  相似文献   

14.
张平  曹建春 《考试周刊》2009,(45):87-88
文章首先介绍了农村生源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显现的特点和问题,以及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表现的不适应性甚至发生误解。基于此,本文作者对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提出在英语教学中讲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重要的是在日常教学中结合跨文化交际实例进行中外文化对比,通过对比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本族文化,同时了解其他文化,具备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5.
郑飞 《天津教育》2009,(12):47-47
小说、戏剧情节曲折,富于故事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形成较强的语文素养的好材料。创新地进行小说、戏剧教学不但可以找到小说、戏剧教学与高考阅读鉴赏的对接点,从而协调好素质目标与应试目标的关系,而且可以很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一些新的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部戏剧不同结局的比较,揭示出中西戏剧结局不同的表现及原因是因为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文化源流、价值取向、审美追求的不同,从而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各国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日益频繁的背景下,继承中外文化遗产,吸收外来文化,发展民族新文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英语报刊阅读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英语报刊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该课程的特殊性,选择适宜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将文化教学渗透于语言教学中,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英美文化习俗,熟悉中外文化的根本差异,帮助学生更好地使用英语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18.
“华文戏剧”观念意蕴深厚,它使新世纪民族戏剧获得新内涵,也以华人戏剧一体化探索的独异性,显示出戏剧文化史观的突破。尽管它当年的命名是仓促的、带有某些权宜性,但是,它表明在90年代市场化带来的艺术乱象中,戏剧人最先预感到了全球化思潮涌动带来的文化变局,断然开始破茧而出,尝试区域的、跨界的联合、联制,逐步在确立一种真正国族戏剧的视角。“华文戏剧”以若水的流动性,冲破历史冻土层,撬开各中华文化遮蔽区的疆界,追求着戏剧观念、美学、艺术和方法的鲜活流动,多地分享,它所建构的是一种动态选择的有可能与“世界戏剧”重叠的全新的“文化戏剧”,其三个最具价值和最具有标识性的特征是:由多地性、多音性聚合的和声形态;华人故事的世界表达;呼唤和生成强烈的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戏剧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和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模式,同样较深地影响了它。从古典戏剧对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情感色彩的克制、中和以及创作方法的杂揉等方面,可以初步发现中和文化对中国古典戏剧的规范与促进。  相似文献   

20.
戏剧教学离不开戏剧表演。戏剧教学只有在表演中体验、感悟、鉴赏,才能引发学生感受戏剧艺术的魅力,引导学生品味百味人生,在表演应用中内化学生的精神,涵养其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