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卒中后因脑损伤引起的偏瘫等肢体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运动功能的受损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而传统的康复手段已不能满足患者要求,本文对基于康复机器人与虚拟环境的新型康复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手部、上肢、下肢及混合性功能康复等,展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神经康复领域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2.
上肢康复机器人是医疗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通过对上肢康复机器人领域专利文献的收集、标引和梳理,对涉及运动自由度、结构设计方式、运动控制方式和驱动方式等上肢康复机器人技术的专利文献的技术拆解,分析了上肢康复机器人技术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双通道生物反馈技术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训练,达到患者早期进入上肢分离运动期。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4年9月大庆油田总医院康复科脑梗塞和脑出血患者选取Brunnstrom分级III期50例,年龄为65岁以下。采用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生物反馈重建治疗模式对偏瘫患者进行治疗。分肘关节伸展训练和肩关节前屈训练,每块肌肉每日15-20min,训练4周。结果:Barthel指数明显提高(P0.01),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EMG波幅均明显提高(P0.01)。结论:它打破了传统的康复训练模式即患者被动、枯燥的接受功能训练,利用电刺激通过生物反馈使被动运动与主动运动相结合,能尽快促进肩前屈同时肘伸展分离运动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作业疗法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一例脑卒中患者75次的康复训练。根据Bobath功能评定法,采用录像照相对训练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价.。应用情景互动训练系统进行训练35次10分钟∕次检测与评价,随时调整作业治疗处方与情景互动训练运动模式。结果:通过作业治疗与情景互动训练,患者上肢运动已从痉挛阶段到分离阶段。结论:作业治疗与情景互动运动控制训练对偏瘫上肢痉挛阶段到分离阶段的康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人体上肢运动链模型的准确构建和仿真设计是进行虚拟人体运动和控制的关键技术,是实现虚拟人体运动控制和模式识别的理论前提。传统方法采用几何法、解析法等模拟人体上肢运动链模型,无法有效实现人体上肢运动链的高自由度控制模拟,产生后期搜索迟钝效应。提出一种基于分层子维空间运动规划的人体上肢运动链六自由度模型构建方法,构建人体上肢运动的各关节单元,得到上肢结构及运动学模型D-H表示方法,设计上肢运动链位姿变换,基于分层子维空间运动规划方案,得到人体上肢运动链动力学模型方程,采用六自由度全关节分析方法分析上肢运动链各关节单元,实验得出该模型构建能更好模拟人体上肢运动链模型,控制误差较传统方法减小,能有效实现人体上肢运动链的高自由度控制模拟。  相似文献   

6.
体针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并发肩关节半脱位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肩关节半脱位是中风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发生率为5%-84%。患者常会感到肩部牵拉感或疼痛不适,影响上肢和手功能恢复,给日常生活自理带来不便,而上肢及手功能的恢复与否,又直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故我们运用体针结合康复疗法对中风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以观察对中风肩关节半脱位上肢运动功能和ADL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中风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30例(体针 康复)对照组30例(体针组),60例中风患者均为2002年5月~2003年6月在我院住院患者,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卒中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达到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对于康复的实际需求,就需要设计对应的便携式肘关节康复训练机器人。方法:进行了机械结构、电路和软件方面的设计,在软硬件综合调试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测试分析可行性。结果:通过实验,针对肘关节的隧洞性能进行测试,这样就可以对系统康复训练功能可行性进行验证。结论:该机器人与康复训练模式进行相互的结合,这样就可以实现患者神经功能的重塑要求,同时也为其广泛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RSS技术在虚拟参考咨询系统中应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单介绍了RSS及其在虚拟参考咨询系统中应用的背景,提出了RSS技术在这个系统中的实施范围、系统结构,分析了具体的数据流程,并以“我的咨询台”为例讨论了虚拟参考咨询系统中RSS功能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9.
虚拟现实在手臂外骨骼康复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宏  王小龙  张娟 《科技通报》2006,22(1):111-114
为了改善患者肢体康复医疗的条件,使患者在虚拟环境中获得视觉、听觉和力觉反馈.提出一套利用虚拟现实和外骨骼技术进行手臂康复医疗的方案,详细地介绍了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包括:手臂外骨骼设计、虚拟环境平台开发、运动控制设计和康复病案数据库的建立。基于虚拟现实手臂外骨骼康复系统,将运动治疗和心理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残疾患者提供一种有效的肢体功能医疗器械。  相似文献   

10.
黎瑜婷 《科教文汇》2023,(17):158-160
虚拟仿真技术具有高沉浸性、高互动性、高逼真性的突出特点,利用电脑软件制作三维空间虚拟实验场景,通过VR设备输出提供给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真实模拟,使其身临其境,虚拟仿真技术最大限度地弥补了传统课堂的局限性,能够增强课程思政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真正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矿井通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对矿井通风系统的可控与可视化进行研究,实现矿井巷道和通风设施数据的全面数字化,提供了良好的视觉和交互的方式,为矿井的通风安全提供了辅助决策功能。虚拟人能在虚拟巷道中“行走”、“观察”、“控制”设备,在关键的地方作出决策。  相似文献   

12.
尽管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项目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然而,在海量数据处理困难和云计算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优化网络虚拟机成为云计算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论文首先分析了SR-IOV网络规范,针对网络虚拟机CPU执行效率较低、系统I/O设备性能较低的问题,提出了新的SR-IOV系统框架,利用物理功能和虚拟功能安全通信的优势,从而实现了提高CPU执行效率和虚拟机性能的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13.
虚拟化技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虚拟化的特点在于其能将所有有用的存储和计算资源以资源池的方式整合成一个单一的视图。通过虚拟功能的有效发挥,全部资源将变成如日常生活中的“水”和“电”,并成为企业信息系统中的“公用设施”。文章首先对计算机虚拟技术进行扼要介绍;其次对分布式环境下资源管理的问题和需求进行分析;最后构建虚拟化技术应用于资源自主管理的蓝图,并就一些关键环节进行探讨,以期为提升虚拟化技术的应用水平而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人工膝关节置换是解决中老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最有效的治疗,也是该疾病的终末治疗。手术技术随着患者接受程度和手术室、器械各种硬件设备的改进,技术方面几乎不存在问题。但对于膝关节置换,技术要求的一部分,关节功能恢复决定了膝关节手术的整体效果。随着快速康复理念的提出,患者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关节功能,这要求在无疼痛情况下增加肌肉力量、恢复关节运动范围、恢复患者步态。除了必要的手术技术、假体设计外,对手术患者的教育显示出在快速康复中的重要优势,做到被动康复和主动康复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在尽可能短时间内恢复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虚拟多角化的合作机制与运作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多角化是以功能为介体通过非产权合作联系到一起的运作整体。本文在对虚拟多角化的内涵与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虚拟多角化的合作代理、自私代理合作机制,进而提出了虚拟多角化的“哑铃型”与“联合体”两种运作模式及其对应的具体运作形式,最后阐述了虚拟多角化对家电业和轻纺业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直升机告警系统的测试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labwindows的测试设备,详细描述了测试设备的系统原理、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并对异步定时器实时通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论述;测试设备采用了虚拟仪器技术,以工控计算机为核心,通过信号模拟器和信号调理箱完成信号采集和测量,由软件完成数据计算、分析和处理,从而完成告警系统的各项测试。该测试设备已应用于告警系统在飞机安装调试中的相关检测,经过用户反馈证明,该设备的设计合理可行、操作方便、能很好的实现相关检测功能。  相似文献   

17.
周戎 《科教文汇》2008,(13):200-200
随着电气控制技术的发展,PLC的功能变得更强大、容易使用、具有高可靠性,常常被用来作为现场数据的采集和设备的控制。电气控制的任务不再都由继电接触式控制系统完成,而是结合PLC对自动化设备进行“智能”控制。在充分收集有关技术资料和针对系统运行特点的基础上,研究分析确定,L型管弯曲机自动控制系统采用PLC完成对电机。电磁阀等设备的控制任务。根据电气控制原理,绘制相关的控制线路,并采用西门子S7—200的PLC产品,结合该产品及其编程特点编制程序实现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8.
虚拟实验室设计技术与应用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虚拟实验室用来描述一个计算机网络化的虚拟实验室环境。虚拟实验室环境是现代教育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远程教学的推动和发展产生制约和控制作用的环境系统。虚拟实验室环境具有教育导向性、强交互性、知识整合性等功能。虚拟实验技术作为新的教学媒体,它的出现无疑将对远程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虚拟实验室设计的技术以及它在远程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以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为软件平台,选择3DS Max为几何建模工具,实现了对"虚拟中国计量学院"的开发。这既有助于提升大学形象,也展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潜力。该系统扩展功能后还可应用于更多的教育领域,如虚拟实验室、虚拟教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是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过程中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50名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在手术前对两组的成员进行手术前的宣教以及评定,在手术之后,对对照组进行宣教和心理疏导,对实验组则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在21天后对两组患者的水肿程度、外展功能以及上举功能上的状态进行评定,之后再对患者术后所产生的患侧上肢的水肿程度、皮下积液以及皮瓣坏死等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21天后的患肢功能评定状况,实验组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的好,术后上肢的功能和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也是实验组的患者比较优秀。结论:乳腺癌患者的术后恢复中,康复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并以本文的临床试验结果为依据,提出了针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的三条建议,包括心理治疗、运动治疗以及营养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