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认知结构是数学知识结构和学生心理结构相互作用的产物,建构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应注重创设学习情境;注重知识呈现的整体性;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熟悉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并进一步提出优化数学认知结构的几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也将调整建构。新课标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心理过程和思维过程,强调认知结构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体现认知过程目标要求的数学交流、数学猜想、数学建模、元认知等就成为数学认知结构建构中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会到,认识了的数学知识需要加以组织整理,储存在记忆中,才能有效地加以利用.正如Bruner(1977)所说:“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一串不连贯的论据在记忆中仅有短促得可怜的寿命”事实上,认知结构除了有助于信息的存贮、记忆和操作处理外,还有促进理解和应用的功能.总之,认知结构是一种推动人的认知活动的工具.同样,数学认知结构在学生数学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接受知识、掌握知识、提取知识和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能力的关键,在任何条件下,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总是学习新数学内容的基础.数学认知结构是数学学习过程的一个中心的心理成份.由此,数学认知结构得到研究的重视.纵观已有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数学认知结构的内涵、良好数学认知结构的特征和建立良好数学认知结构的措施.在查阅献的基础上,我对数学认知结构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发展与塑造(下)□陈梦璋四、小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塑造小学数学认知结构的发展与完善,有赖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而融会贯通首先需要全面开展智力活动。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按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特点,把数学知识结构教学和引导学...  相似文献   

5.
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数学认知结构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处于数学认知结构的顶端,对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论述了数学思想方法学习的涵义、数学思想方法学习的心理学意义、促进数学思想方法学习的教学原则(意识性、渗透性、化隐为显、循序渐进等原则)及教学途径等,旨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建构和完善,使学生真正懂得数学的价值,建立科学的数学观,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发展数学和卓有成效地应用数学。  相似文献   

6.
数学学习是数学认知结构的建立、扩顺利进行,不良的认知结构制约、阻碍数学学习,大或重新组织,良好的认知结构有利于数学学习的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即为学生有效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相关地,数学教学活动应以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来开展  相似文献   

7.
试论数学教学的结构性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教学的结构性原则是指教师从数学知识结构和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出发设计和组织教学,以完善和发展学生数学认知结构为目的。它的理论依据是有意义学习理论以及良好的认知结构作用与功能。坚持结构性教学原则,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数学教学效益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发展与塑造(上)□陈梦璋小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原苏联彼德罗夫斯基认为,“思维教育首先在于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然而,不能使小学生形成良好数学认知结构的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9.
运用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分析了数学认知结构的基本成分与发展机制、数学思想方法与同化顺应间的关系,论述了数学思想方法在培养与建构良好数学认知结构中的教学意义,改善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数学学习探讨学生认知结构的特征──三个认知结构变量。一方面从理论上揭示了学习的认知心理,另一主面结合数学学习实践具体地分析了认知结构变量是如何参与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进一步阐述了掌握数学认知结构的特征,而且对于数学学习的认知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认知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能力发展的实质。分析认知结构的机制,探讨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数学认知结构发展的一些做法,以达到提高学生数学认知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陈冬梅,陈松坡数学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将数学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而教学教材是将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中介和桥梁。一个良好的数学教材结构,既要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又是具有高度概括的反映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在教学中的心理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认知结构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个体心理结构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学生头脑中的数学知识、技能按照自己的感知、记忆、表象、思维等认知操作组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明确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把握影响其发生和发展的因素,充分利用教学规律,促进、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已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一个问题.以下笔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阐述一下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在教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试论智力参与程度对建构良好数学认知结构的影响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认知角度来看,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塑造学生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所谓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认识而在头脑里建构起来的数学知识结构,即作为学生头脑里的数学认知结构是由教材的知识结构通过学生主动的认知活动内化而来的。它不仅包括数学的概念、公式、定理、公理等“硬件”。而且包括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观念等“软件”。在建构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中,主体的自主行为别人无法代替,只有通过主体积极主动的智力参与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5.
数学是一门理性思维型学科。理性精神是数学课程目标中重要的隐性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主要是指培养学生求实、求真、求简、求新的精神。理性精神的培养要建立在学生科学的认知结构基础之上。数学认知结构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个体心理结构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是数学学习的命脉。教师要主动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认知结构,充分展示数学的理性光芒,彰显数学精神和数学文化,不断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层次,优化其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6.
数学认知结构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个体心理结构相互作用的产物。良好数学认知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信息贮存量大,有序化程度高和开放性好。本文还进一步提出了教学中构建良好认知结构的五条值得紧抓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数学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数学认知结构的可辩别性、数学认知结构的稳定性与清晰性对学习迁移的影响,并对如何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促进学习迁移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论数学认知结构与数学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数学学习过程是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 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数学学习的实质就是数学认知结构的不断组织与重新组织,数学教 学的任务就是促使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不断得到充实、更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赵雪飞  黄彩祥 《中学教研》2005,(7):F003-F004
解题是实现数学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也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学生的认知结构包括知识结构和认识结构,当学生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他所接触的题目时,就发生解题错误,数学解题的错误其终极表现必然在数学知识上.学生知识结构和认识结构不完善是数学解题错误的两个主要原因.数学逻辑性错误是认知结构不完善的常见错误之一.  相似文献   

20.
数学认知结构与课堂教学张孟芳数学认知结构,是指学生把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按照他所理解的深度和广度,结合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联想等认识特点,组成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深入了解并把握数学认识结构的规律与特点,是教师教好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