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就业困境与突围之道: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分析与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困境,自我效能感因其对职业决策、求职与就业的重要影响而成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种突围路径。但目前大学生的就业自我效能感仍较为欠缺,在职业决策时目标模糊,对职业和自我认知不清,求职过程中悲观、焦虑情绪明显,自卑心理和依赖心理普遍,入职后,角色转换困难,产生自我否定。根据班杜拉的理论,为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就业能力,高校可通过鼓励研究性学习、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全程职业生涯规划让大学生获得直接的成功体验;通过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同龄人的参照作用和职场人士的信息提供作用让大学生获得替代经验;针对就业歧视造成的心理压力和自我效能感的不足,进行言语说服,树立大学生的就业信心;通过改革高校管理体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提升其情绪智力和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男、女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差异,采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对574名大学生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排序一致,但在工资福利、自我价值实现等六个维度上两者存在显著的差异;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问题解决维度上,男生的效能感比女生要高,两者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而总体和其余维度均不存在明显差异;男、女大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对各自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均有预测作用,但发挥预测作用的因子不同,女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受专业及个人兴趣因子的影响较显著;而男大学生受工资福利因子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学生归因方式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对绍兴市某高校的29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①大学生归因方式总体倾向于内部归因,并在专业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②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并在专业、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③大学生归因方式各维度(能力、努力、情境和运气归因)都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及其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且努力归因方式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接受以传授知识与技能为主的普适性生涯教育后,依旧会对职业生涯存在认知偏差,产生消极情绪及行为反应,难以做出合理满意的职业生涯决策或克服职业生涯决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生涯思维是个体对职业问题解决和职业生涯决策有关的假设、态度、行为、信念、情感、计划及策略思考的结果。了解生涯思维的内涵、测量及干预策略,有利于帮助学生识别并转变非功能性生涯思维,提高其职业生涯决策水平,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5.
胡维芳  赵伟 《职教通讯》2015,(10):12-18
采用"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决策行为调查问卷",对4所独立学院201名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水平中等偏高,职业自我探索维度得分最高;(2)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在性别、是否有过校内外社会实践经历、生源地、家庭经济状况、是否参加学校就业指导课程及相关职业咨询活动差异显著,但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父母受教育程度差异不显著。(3)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择业自我效能感对其知觉的职业决策困难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嘉应学院学报》2017,(12):84-89
目的:了解地方院校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水平,为大学生成功就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568名在校地方院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地方院校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水平居中等发展水平;地方院校大学生生涯适应力水平在性别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城乡和是否独生子女在生涯关注维度上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文史和理工专业大学生在生涯控制维度上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地方院校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居中等发展水平,地方院校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整体上提升大学生生涯适应力水平;地方院校大学生要树立自我导向的职业生涯发展观,为自己的生涯发展负责。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指大学生进行职业决策时,利用其自身能力去完成职业决策的自信程度,它会影响大学生的成功就业.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体情况一般,并且个体间有较大差异.个体心理特质的差异是其决定性因素,而外在的经济环境、支持系统以及实践经验也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开设职业生涯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团体辅导以及改变个体归因等都是培养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途径,此外也要从社会层面去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环境,为其择业就业以及终身职业生涯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职业生涯决策作为大学生合理选择职业及未来生涯发展的重要环节,值得家庭、学校、社会与大学生审慎思考。大学生职业生涯决策可分为独立决策型、依赖决策型、拖延逃避型、探索未决型和焦虑未决型,而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决策的因素主要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家庭与教育因素及社会因素。家庭、学校、社会必须从支持系统建设、决策意识培养、提升自我效能感和个性化咨询等方面建构大学生职业生涯决策干预体系,以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决策的信心与能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生涯适应力(Career adaptability)成为国内外生涯心理学领域的新热点,它指个体面对生涯角色变化时能够主动选择、自我调整与平衡的能力。在探讨生涯适应力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基础上,有必要分析该理论对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指导作用,提出提升学校职业生涯教育水平的策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不确定"的生涯发展理念;分阶段围绕生涯适应力维度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教师重新定位角色;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对南阳理工学院138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整体上不高,有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决策困难。人口学变量上差异分析显示:在性别和家庭来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学历层次、是否独生子女和专业类型上存在一定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职业生涯决策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林楠 《教育探索》2009,(1):127-128
职业生涯决策在大学生职业选择和人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职业生涯决策的因素有三个方面,即个人因素、家庭和成长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要在大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其进行职业生涯决策培养,要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决策困难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职业生涯发展关键阶段进行职业决策教育,以职业生涯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为突破口,对职业决策进行动态调整,使大学生能够成功做出职业生涯决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量表法对500名一到四年级大学生进行了职业自我效能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测量。结果显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存在显著差异,大一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组,大四学生略低于大一学生,大三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最低;职业生涯规划不存在显著年级差异。职业自我效能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显著相关,且职业生涯规划的声望地位因子对大学生职业自我能有明显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认知闭合需要对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以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认知闭合需要量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职业决策困难量表对72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认知闭合需要(t=3.64,p<0.00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t=2.79,p<0.01)和职业决策困难(t=0.51,p<0.001)在性别变量上差异显著。(2)认知闭合需要、职业决策效能和职业决策困难两两显著正相关(r=0.42~0.64,p<0.01);(3)认知闭合需要(β=0.14, p<0.01)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β=0.42, p<0.01)对职业决策困难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认知闭合需要与职业决策困难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量为70.83%。结论:认知闭合需要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重要的影响因素,可以通过提高大学生认知闭合需要水平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来降低职业决策困难水平。  相似文献   

14.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需要自主选科选课,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对职业生涯发展形成自主的认识.为了探讨父母特定生涯行为与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采用《中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父母特定生涯行为量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对427名高一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父母特定生涯行为(包括支持型、干预型、缺失型)与高中生职业成熟度显著相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父母特定生涯行为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父母特定生涯行为是干预型和缺失型的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体验到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比父母特定生涯行为是支持型的学生少一些,导致前两者学生的职业成熟度较低.为了帮助学生做好职业决策,学校和教师应重视家长在学生生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做好家长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高中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助力其生涯发展;"五位一体",推进高中生生涯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实施"全方位辅导",推动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5.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需要自主选科选课,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对职业生涯发展形成自主的认识.为了探讨父母特定生涯行为与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采用《中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父母特定生涯行为量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对427名高一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父母特定生涯行为(包括支持型、干预型、缺失型)与高中生职业成熟度显著相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父母特定生涯行为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父母特定生涯行为是干预型和缺失型的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体验到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比父母特定生涯行为是支持型的学生少一些,导致前两者学生的职业成熟度较低.为了帮助学生做好职业决策,学校和教师应重视家长在学生生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做好家长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高中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助力其生涯发展;"五位一体",推进高中生生涯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实施"全方位辅导",推动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6.
运用高校贫困生职业决策困难调查问卷、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职业探索行为量表,对472名被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贫困生在职业决策困难总体上的得分偏高,其中,信息探索困难程度最大;贫困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职业决策困难呈显著负相关;贫困生职业探索行为与职业决策困难呈负相关,尤其是环境探索与信息探索困难呈极其显著的负相关。教育者要重视提升贫困生的自我效能感,培养他们的个体探索能力,指导他们学会调适择业焦虑。  相似文献   

17.
童欣  陈垚 《教育与职业》2012,(35):85-87
为探讨聋人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特点,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天津理工大学274名聋人大学生进行了研究,聋人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各维度均低于健听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各维度水平且差异显著;聋人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聋人大学生与健听人的交往水平、聋生的学习成绩、全纳教育模式以及聋生的工作经验四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提高聋人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可针对上述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一学生生涯选择困难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高中生生涯规划校本教学提供参考,以442名高一学生为被试,研究工具为“高中生生涯选择困难问卷”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结果显示:高一学生生涯选择困难在城乡变量、独生子女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高一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城乡变量、性别变量、独生子女变量、班干部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高一学生生涯选择困难、学业自我效能感分别与学业成绩呈显著负相关、正相关;高一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各维度与生涯选择困难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终身生涯发展观是一种整体观、一种全人观。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现实困境表现为终身生涯发展观的缺失,即在内容上狭隘地指向了单一维度"职业选择",在目标上功利地指向了单一维度"实现就业"。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回归终身生涯发展观就要立足于学生的"可能自我",实现"职业选择"的教育朝着"职业潜能"的教育转向,立足于学生的"终身生涯"实现"实现就业"的教育朝着"实现价值"的教育转向。  相似文献   

20.
职业生涯探索是大学生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指个体在一定信念和态度的引导下,通过对自我和环境进行探索,不断协调自我发展与现实情况之间的关系,以获得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本研究以391名大一到大四的学生为被试,考察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特点。结果如下:(1)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存在学校类型、年级、性别和城乡差异。环境探索和探索意向维度表现出显著的学校类型差异;职业生涯探索各个维度上的年级差异均显著;匹配度探索与探索信念上性别差异显著;探索信念、自我探索和探索意向上存在城乡差异。(2)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积极探索型、一般型和消极探索型,所占比例分别为26%、50%和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