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植物油酸价测定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脂酸价是表示油脂中所舍有的游离脂肪酸的数量,又称酸值。以中和1克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来表示。它反映了油籽质量、油脂精炼程度和储藏品质变化,是油脂碱炼脱酸时计算用碱量的依据。因此,测定油脂酸价在实际工作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电磁加热对植物油脂自动氧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油脂的酸值和过氧化值随加热温度升高和加热时间延长而增大;不饱和度越高的油脂热稳定性越差;相同的加热温度与加热时间下,电磁加热对应的油脂的酸值和过氧化值均高于常规加热;在采用不同电磁加热方法下,油脂酸值和过氧化值由高到低的变化顺序为:连续加热>间歇加热>不断补充新油加热.  相似文献   

3.
油脂的氧化稳定性是评价油脂精炼工艺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精炼过程中油脂的不饱和脂肪酸过低极易氧化,导致其营养成分遭到破坏,影响食物风味,危害人体健康。为了提高油脂质量,控制油脂在精炼过程中的氧化稳定性,本实验室通过对脱酸、脱色、脱臭过程中不同反应时间、温度以及药品的选用进行实验,测定酸值、磷含量、脱色率、定过氧化值的具体数据。从实验结果中得到脱酸脱胶过程中控制二乙醇胺用量在3%~4%之间时反应时间为60 min、反应温度为25℃,测定酸值在0.97~2.89mg/g、磷含量40~45 mg/kg。在脱色过程中当控制活性白土用量在20%时,脱色率为90.4%、温度在50℃时,脱色率为92.1%、反应时间控制在2 0min时,脱色率为89.8%。脱臭过程将蒸汽用量控制在50 k Pa时,氧化稳定性值为3.33 h、进油量达到27 m3/h时,氧化稳定性值为3.28 h、温度在240℃时,氧化稳定性值为3.26 h。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油脂的氧化稳定性,应严格控制油脂精炼过程中的各种反应条件,研究结果为油脂的精炼过程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使用问题解决原理探索潮湿非渗透客体潜在手印显现技术的实用性。方法:问题解决原理找到理想方案后,以浅色玻璃、深色玻璃、浅色塑料板、深色塑料板、浅色油漆木、深色油漆木、浅色合金、深色合金、浅色皮革、深色皮革为承痕客体,制作潜在油脂手印样本,雾化荧光亮黄处理遗留时间不同的样本,445nm激光激发,在橙色滤光片下观察。结果:雾化荧光亮黄处理后的潮湿非渗透客体上的手印,在445nm激光激发,橙色滤光片下观察,手印纹线呈亮黄色荧光,纹线清晰,鉴定价值高。结论:荧光亮黄雾化法能够有效显现水浸非渗透面上的潜在手印。  相似文献   

5.
酸值是油品的一项重要质量指标,不仅对炼油工艺有重要影响,还可以检查油品是否符合规定标准,同时从酸值指标的变化可以判断油品在贮存、使用中氧化变质的情况,测定频次较高,按照终点判断方式,目前国内酸值测定标准方法有电位滴定法和指示剂法两类。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一种测定食用油脂过氧化值的新方法—可见分光光度法,该方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用于食用油脂过氧化值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陈幸莺 《科技风》2013,(1):11+14
采用气相色谱法,将油脂中脂肪酸衍生为脂肪酸甲酯,对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从而鉴别花生油中是否掺入菜籽油、大豆油、棕榈油等油脂。  相似文献   

8.
石油产品添加剂酸值测定,多用颜色指示剂法,但该法不适用于有色石油产品添加剂酸值的测定。基于电位滴定及一般滴定的原理,提出了用电位滴定法来测定润滑油及其添加剂的酸值,继而考察了滴定溶剂、滴定速度、温度、搅拌速度及样品重量等诸影响因素。将一定量油样溶于50ml 1:1(V/V)异丙醇-甲苯的混合滴定溶剂中,于常温,控制搅拌速度(磁子搅拌)和滴定速度,用KOH异丙醇标准溶液(基准苯甲酸标定)滴定试样,测得滴定电位Emf(mV)和滴定体积V(ml)的关系,用二次微商计算法确定电位滴定终点,然后求得油样的酸值。一份油样的连  相似文献   

9.
过氧化值是判定油脂是否酸败及酸败程度的重大标准,也是判定油脂的质量、卫生、保存等水平的主要依据。本文以家用食用油为实验对象,分析存放条件、仪器、Na2S3O3、碘化钾饱和溶液、振摇等因素对油脂中氧化值测定的影响。通过研究结论得知,存放时间、仪器干净程度、碘化溶液的调制时间以及淀粉指示剂剂量大小等因素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油脂中氧化值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10.
菜籽多酚在芝麻油中的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试验研究,在芝麻油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菜籽多酚,在强化贮存条件下,对油脂的AV及POV值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添加菜籽多酚有抑制油脂AV和POV值升高的作用,而且在贮存过程中,菜籽多酚浓度在0.3-0.4g/kg时,对油脂的抗氧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讨论鳗鱼干制及储存过程中油脂氧化酸败的控制,选择常用的合成和天然抗氧化剂以及复合抗氧化剂来延缓鳗鱼油脂的氧化酸败。利用破坏性实验加速油脂的氧化并根据国家标准测定酸价和过氧化值两个指标,对所加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效果进行比较从而确定鳗鱼干制品中最为适宜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2.
岩白菜对食用油脂抗氧化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测定PCV值的方法,以VE、VC作对照,用岩白菜乙醇提取物对4种食用油脂的抗氧化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岩白菜乙醇提取物对4种油脂均有较好的抗油脂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介绍电力系统中充油设备的酸值大小对设备的影响及采用酸值自动试验仪较手动酸值试验的优越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了用测定纯天然橄榄油的折光率、冷冻初凝温度和橄榄油与其他不同油脂混合的掺假油脂的折光率、冷冻初凝温度来判断正常纯天然橄榄油与掺假橄榄油的理化特性的区别,从而从理化角度初步判断橄榄油的真伪。得出结论:折光率只能针对已知橄榄油中掺有某一种油脂;测其掺入其他食用油的含量有效果,橄榄油中一旦掺入其他比它初凝温度低的油脂,其初凝温度会显著变低。  相似文献   

15.
以大豆油、蔗糖为原料,大豆油酸钾为乳化剂,无水碳酸钾为催化剂,研究了蔗糖大豆油酸酯的合成。利用红外光谱分析、酯化度测定、酸值测定法鉴定产品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为蔗糖大豆油酸酯。  相似文献   

16.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测定油脂样品中脂肪酸的含量,通过比较不同油品之间脂肪酸组成,对油的来源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行研制的水力旋流器,进行降低酸性油的酸值的工业实验,实验表明水力旋流器可将酸值为13.3mgKOH/g的酸性油酸值可降至12mgKOH/g左右,能满足工业生产要求,沉降时间大为缩短,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甲醇直接提取油脂中的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建立测定这两种抗氧化剂的气相色谱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就碘量比色法测定食品油脂中过氧化值含量的方法进行探讨。方法:油脂中的过氧化物与碘化钾作用生成游离碘,在酸性条件下与淀粉显蓝色.在舍碘量为2μ-10μg时符合郎伯比尔定律。结果:在油脂取样量为0.005g-0.05g时,其过氧化值的灵敏度为0.06meq/kg-85meq/kg,变异系数为2.78%。结论:本法与国际碘量测定法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具有快速、简便、用量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深色纺织物上的微弱灰尘指印、足迹等是刑事案件现场中常见的痕迹。偏振光摄影能够有效加强灰尘痕迹与纺织物之间的反差,还能有效地压暗背景光的亮度,减弱甚至消除背景花纹和颜色的干扰。利用偏振光摄影与其它技术手段相结合可有效固定深色纺织物上微弱的灰尘类痕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