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是高等教育变革的主要动力,再加上成人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增加、传统高等院校学费的增加等因素,在美国刺激了授予学位的营利性大学的发展。本文以凤凰大学为例,对美国营利性大学的发展进行研究,对其迅速崛起的动力进行探究,并讨论其发展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营利性民办高校的两个突出特点是具有营利性和民办的。营利性民办高校在我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一方面有助于实行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和扩大高等教育资源总量,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然而,当前我国营利性民办高校存在观念变革滞后带来的阻力、营利性民办高校试点无人喝彩、营利性民办高校缺乏政策保障等困境。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国营利性民办高校,应做到转变观念,客观认识营利性民办高校;大力鼓励和支持营利性民办高校试点;给予营利性民办高校必要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营利性大学异军突起,这种大学由一些上市公司控制,以商业理念经营大学,如同正常企业一样向政府缴税。该文以凤凰大学为例考查了营利性大学崛起的原因、经营管理模式和特点,提出对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美术教育的不断大众化,传统的"精英教学"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教学的要求,正逐渐显示出它的弊端。本文结合当前高校美术教学的现状,对我国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问题体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民办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定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的高等教育类型划分影响了民办大学的准确定位 ,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提出民办高等教育应该属于综合类高等教育 ,民办大学有条件办成以全日制本专科教育为主的综合大学 ,而不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相似文献   

6.
关于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有关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容时,相当多的地区将视线放在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区分上,希望以此来推进民办高校的分类管理。借鉴理论成果与实践的经验,本文认为应遵循稳步推进、尊重选择、既往不咎、鼓励公益、坚持改革、和谐发展等原则来进行民办高校的分类管理。  相似文献   

7.
论奥林匹克精神对民族高等院校德育工作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怎样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是民族高等院校面临的问题。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极具文化价值、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世界性运动,它所具有的普遍性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和平性原则等精神内涵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教化力;奥林匹克精神不仅可以作为民族高等院校德育的有效载体,而且它所体现的爱国主义、拼搏、竞争的传统丰富了民族高等院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对民族高等院校的德育工作具有巨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试就德国传统的学术性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等高等院校内部或之间分流的时间和次数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对中国高等教育分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从呈现国际化趋势的高教理念、培养目标、办学模式、网络教育和教学评估 5个背景和结构调整、社会需求、可持续性、科教兴国和人才战略的国内 5个战略要求背景入手 ,分析了我国高教面临的传统观念冲突、国际竞争压力、教育层次差距、农村教育滞后、高校布局重组、资源需求矛盾、扩大规模障碍、筹资体制改革等 8大挑战的现状 .提出了把握高教理念国际化、办学主体多元化、人力资源市场化、高校重组社会化和教学评估系统化等 5个态势的对策 .  相似文献   

10.
Higher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inherently embedded in both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hinese modern political culture.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ontological concep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both conceptual and political perspectives. First, by illustrating the Government agenda and politic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particular roles played by individu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he article then moves on to describe the ontological conceptual framework used in identifying higher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purpose of showing how higher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differs from Western dominated higher education concepts and models. Both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ontext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are involved in constr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higher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The final section considers the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ing higher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1.
西方早期女子学院为不能进入传统大学学习的妇女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美国走在了西方女子高等教育的前列,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早期女子学院的创办和发展上。女子学院作为一种专门提供给妇女的男女分校式的高等教育,其特点非常鲜明。早期女子学院的创立和实践改变了整个高等教育的结构,并且作出了严肃对待妇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历史贡献。直至今日,女子学院仍是世界各国女子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Private for-profit higher education has grown rapidly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This growth is attributed to many factors, including a broadening of the student population and the recognition that wider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will be economically beneficial to individuals, governments and society as a whole. In Australia,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 private for-profit higher education is rising, with dramatic projections for the next 10 years.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 has set a target to increase the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with a focus on increasing the access and success of students from disadvantaged backgrounds. It is unclear, however, what role the burgeoning private for-profit institutions will play in meeting the government's targets, and what incentives will be provided for them to increase the access and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s from disadvantaged group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key drivers of growth in private for-profit higher education in Australia, and discusses issues around quality and standards. It examines the 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sector,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it contributes to diversity, access and the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s from disadvantaged backgrounds. It argues that the sector needs clear government directions to improve levels of access, and new government policies to encourage public-private collaborations to help ensure sustainability. The paper also briefly touches on the need for a review into the current structure of Australia's higher education sector as a whole, and whether higher education would benefit from the formation of public community colleges with the explicit aim of widening access for disadvantaged student groups. Further,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encouraging such public-private collaboration may be beneficial to ensure access and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including disadvantaged groups.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教育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和高等教育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文章利用福建省1979—2009年GDP增长率和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的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实证研究表明:福建省的经济增长和高等教育规模之间虽然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二者之间缺乏良性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少数族裔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高等院校少数族裔学生日益增加,种族问题演化成校园中新的族裔问题。美国高等教育中族裔问题的表象折射出美国教育及美国社会价值观的取向。本文主要探讨美国高等院校校园中少数族裔问题的现象及高等院校的态度,并就族裔问题给美国高等教育形成的挑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途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与市场的关系日益密切,高校在丰受市场所带来的种种裨益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高等教育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创新是其中极为关键的因素之一。然而,在高等教育内部,其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不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需求,知识化、个性化、外包化、柔性化逐步成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新趋势。本文从理念、角色、文化以及技术等五个方面分析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途径,认为高等教育应从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范围经济的高校核心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连续六年扩大招生规模后,在面临教育质量、教育投入、毕业生就业等问题时期,研究高等教育的范围经济,将高校发展战略重点放在范围经济效应上非常必要,文章从国内外研究动态入手,将高校范围经济作为研究对象,就高校范围经济以及基于范围经济的高校核心能力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材改革的思路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大多沿用传统学科体系、本科压缩型教材,而真正适合高职特点的教材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应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8.
近20年来,我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横向办学形式结构上,传统单一院校类办学形式被打破,考试类及远程类等社会化、现代化的成人高等教育办学形式不断发展壮大,部分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规模日益萎缩,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逐步向普通高校汇集;在纵向教育层次结构上,专科层次在减少,本科及以上层次教育呈发展之势。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结构调整时既要主动适应上述变化,又必须根据社会需要和成人高等教育自身特点及发展规律,作出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19.
建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独立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高职高专学校的数量已占普通高校总数的58%,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求和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都表明:有必要而且可以构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独立体系.该体系是指多科性或单科性技术型或技能型专科学校或学院.一所高职院校中,应当允许有不同层次的专业存在,可以“专升本”,但不能一哄而上.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创新应建立在对高校实际现状的清醒认识上;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将高校与区域内社会、经济、化发展的总体目标进行协调,并在高校自身的改革中产生推动作用。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多样化和针对性是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