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慈善组织是我国社会救助的主体之一,其介入社会救助能够有效弥补政府救助的不足。然而由于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政社不分、公信力缺失和社会慈善文化淡薄等原因,我国慈善组织在介入社会救助过程中面临着“领军式”组织少、救助效率低、专业人员少、筹资能力不足、彼此缺乏协调互助等现实困境。为完善我国社会救助体系,不仅要优化慈善组织介入社会救助的外部环境,更要加强慈善组织的内部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职业安全保障措施,社会保险对弱势群体人口的保护低于社会救助,但是目前我国社会救助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显得尤为迫切。基于弱势群体人口的社会救助包含的基本内容有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廉租房、法律援助、再就业援助、农村扶贫以及社会互助。  相似文献   

3.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现状及发展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救助制度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建立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社会救助制度有了很大发展。但目前不管是相对我国社会发展而言,还是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救助制度相比,我国社会救助制度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本文首先着重阐述了目前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框架,然后指出了制度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发展完善制度提出了若干看法。  相似文献   

4.
社会救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基层救助机构是社会救助工作的前沿阵地.文章以湖南省南部某县基层救助机构建设的现状为案例,分析基层救助机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基层社会救助机构建设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关乎民生问题,完善的体系建设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都有着积极意义。近几年来,经过政府和社会各阶层的努力,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已基本建立且日趋完善,但现阶段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文章在分析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相关建议,以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关于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我国的社会救助主体比较分散,缺乏协调,救助资金匮乏,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有待于进一步优化等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7.
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我国形成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救助、临时救助三位一体、惠及城乡居民的救助体系。社会救助的“托底性”、“安全网”作用越发明显。但也还存在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服务专业性不强等问题,这就将社会救助的专业化提上了日程。本文以北京市T街道为例,分析了社会救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动社会救助专业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面向发展是现时代社会救助的根本价值,帮助救助对象获得发展能力是社会救助的基本方法,本文从生命机体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能力三个方面对救助对象与非救助对象的能力进行比较,并据此提出了一种社会救助对象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分析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面临的贫困风险状况和目前我国社会救助面临的部分问题,从制度多主体供给和完善顶层设计两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老年贫困风险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杨红燕 《中国软科学》2011,(1):25-33,66
政府间包括社会救助在内的收入再分配职能划分,有集权与分权两种不同的理论主张.这些主张为各国多样化的社会救助实践提供了理论解释.而最优的政府间社会救助支出分担模式取决于各国的国情.据此对1999-2008年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政间社会救助支出划分的科学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社会救助支出责任以中央财政为主承担"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组织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明远 《学会》2009,(6):3-8,31
中国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变迁为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准备了必要的制度支持。中国城市功能的特殊性、政府在进行城市社会保障和提供社会服务上的缺陷等对社会组织在城市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同时,中国社会组织基于自身的特点,有能力参与城市社会保障,能够有效地弥补政府在提供社会服务,进行城市社会保障中的不足。在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理顺政府、社区等相关城市社会保障主体与社会组织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制度的形式加以保持。  相似文献   

12.
吴光芸  赵昕宗 《学会》2014,(2):5-11
农村新型合作组织是农民走向协作、互助和共生的重要途径,其发展依赖于两种类型的社会资本:一是基于村庄社区成员之间相互认同的信念、价值理念、信仰而形成的关系型社会资本.二是由政府外部导入的制度型信任、正式规范及政府促成的组织网络等组成的制度型社会资本.目前我国农村合作组织面临的问题:一是制度型社会资本的不足.政府往往过多地介入到农村合作组织的日常经营决策中,忽视了为农民合作组织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二是关系型社会资本的弱化.乡村社会中尚存的传统社会规范、民间舆论、熟识信任、身份认同、父老权威以及乡村社会纽带等基于血缘和地缘而形成的关系型社会资本日趋弱化.因此,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长远发展依赖于关系型社会资本和制度型社会资本的有效融合:一方面,政府要培育制度型社会资本,加强制度供给;另一方面,引导和利用乡村社会网络、共同规范、信念等关系型社会资本促进关系型社会资本与政府外部导入的制度型信任、正式规范等制度型社会资本的融合,推动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郑振宇 《学会》2011,(10):8-12
社会组织个体自律机制是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的内容主要有章程、法人地位问题以及内部运行机制等几个方面。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在个体自律机制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个长期的过程,必须从政府的适当扶持和社会组织自身努力"内外"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李研  李哲 《科研管理》2015,36(11):124-130
本文提出了科技类社会组织的概念,研究了在我国发展科技类社会组织的思路。科技类社会组织的功能包括社会化创新网络载体,参与形成多元化科技评价体系,补充政府创新公共服务职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政社关系调整将推动我国科技类社会组织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我国新型科技类社会组织的"散点"已经出现,但大部分还处于自发状态,需要进行前瞻性的制度设计和引导。科技类社会组织发挥作用需要以"社会性"为前提,其建设需要充分依托已有的社会网络,运营则需要依靠多元化的资金渠道和政府的分类引导。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组织有序发展的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社会组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政府管理社会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好帮手.但是,我国部分社会组织还存在无序发展的现象,比如说社会组织地区分布不均和发展不同步、内部制度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不完善、政府对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不及时等,对这一现状,文章试图通过讨论无序发展的表现,分析原因,找出能够促进当前社会组织有序发展的方法,并对我国未来社会组织的有序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杨丽 《学会》2012,(3):14-19
"枢纽型"社会组织,指对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社会组织进行联系、服务和管理的大型联合组织设置。北京市2008年以来以"政社分开、管办分离"为改革方向,构建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为骨干的"枢纽型"社会组织体系,形成"以社管社"的社会组织北京实践。"枢纽型"社会组织是促进人民团体改革、提升社会组织能力的一种路径,但也面临一系列问题,不是唯一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周秀平 《学会》2013,(2):5-10,37
传统社会组织管理制度面临登记入口狭窄、日常管理薄弱和资源分布不均衡等挑战。这些挑战来自于我国公共管理理念的变化以及社会组织管理工作重点的后移。据此,提出变单纯重监管为管理与支持并重,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制度体系,加大社会组织公信力建设力度,完善政府职能部门间的协同工作机制,提升社会组织日常管理的力度与水平,完善社会组织专业人才政策,构建社会组织管理改革与我国公共管理创新的良性互动关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南通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基本情况、问题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修华  郑新超  郑飞 《学会》2013,(2):31-35,6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南通社会组织不断发展,为南通社会管理层次的提升作了较大的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南通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功能的发挥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数量不够,影响参与范围;行政色彩较浓,影响组织的主动性;经费不足,影响活动开展的正常化;内部制度不完善,影响管理的效率;人才缺乏,影响活动的专业化程度;法治化程度不够,影响运作的规范化等。要使南通社会组织更好地发挥其参与社会管理的功能,就必须采取放宽社会组织的准入门槛、推动政府对社会组织管理方式的调整、建构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渠道、提升社会组织自身的管理层次、改进社会组织人力资源的获取和培育的机制、强化社会组织的法治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社会组织参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齐海丽  张晓军 《学会》2010,(3):8-12
服务型政府是公民本位的参与式政府,公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础。这种活动必须依赖一定的组织载体来发挥中介桥梁作用。社会组织可以承接这一任务。我国社会组织自身和政府管理存有很多问题,阻碍了社会组织参与能力的发挥。为此,就要进行路径选择以破解难题,提升参与能力,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