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Matlab在线实验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虚拟仪器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使远程教育成为可能.文章研究了Matlab在线实验系统组建的关键技术,实例系统采用了Active X组件、COM组件等混合编程技术,服务器采用了NET框架、SQL数据库技术,使先进的教学方法和优越的实验条件为远程用户服务,满足学生课内外在线实验的需求,对同类系统的研究开发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B/S模型,在windows系统下,运用以动态网页编程技术ASP和ACCESS数据库为具体实现手段实现预约功能,建立了预约型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改变了传统的以班为单位的实验教学模式;它是对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和实验主体的一个或多维度的开放,学生可以在开放的时同,有选择地预约登记上课.  相似文献   

3.
以相似理论为指导思想,采用数值仿真技术,设计了虚拟仿真水电模拟实验平台。它基于Matlab平台,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电场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将仿真的结果嵌入到VB开发的软件框架中,实时模拟实验室的操作步骤。水电模拟实验虚拟教学平台由电场模拟、电路模拟、移动测量、数据显示和实验指导模块构成。前4个模块分别对应物理模拟实验装置中的油藏模拟、低压电路、测点定位、数据采集系统,第5个模块是为了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而增加设定的。以具体的实验为例,验证了所设计的实验平台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相对于常规的物理模拟实验系统,虚拟实验系统具有节约实验耗材、课时安排灵活等优势,具有较强的实用意义和推广意义,教师可利用仿真虚拟实验平台辅助物理模拟实验课程教学,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网络通信在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仿真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仪器仿真软件LabVIEW所具有的网络通信功能,为实验教学提供了个性化学习与交互式资源共享相结合的开放式实践教学环境。结合数据库技术和软件编程技术所开发的基于LabVIEW"电工电子虚拟仪器仿真系统",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设计能力的同时,可实现虚拟实验室多组学生实验的组织和过程管理,并通过在线交互功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计算机编程类课程综合性实验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技术难度低、趣味性不足等问题,选择人工生命模拟作为实验内容,将神经网络、强化学习和遗传算法作为理论基础,采用.NET编程技术,详细描述了人工鱼生存模拟综合性实验的设计和实现,为解决目前计算机编程类课程综合性实验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个新颖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我校机械设计实验中心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方便实验预约和严格实验过程管理为目标,设计和开发了实验课程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B/S结构,以动态网页编程技术ASP.NET和C#高级语言为编程工具,以MySQL为后台数据库,实现了课程管理和预约、学生管理和考核等功能,既方便了实验课程的预约,也对加强实验过程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基于MATLAB软件的simulink仿真工具箱和可视化编程技术(GUI),构建了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仿真技术平台,该平台包含永磁电机调速系统仿真模型和调速过程仿真分析,替代硬件实验无法完成的实验内容,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为直观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直观理解永磁同步电机调速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具有较强的教学、实验和工程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机床数控原理与系统实验装置研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PC平台的机床数控原理与系统实验装置,它采用上下位机硬件结构形式,将整个数控系统软件模块化,标准化,为学生进行教学实验,课程和毕业设计提供了一个平台,为了共享学校现有资源,在微机实验室的基础上,外加单片机实现的下位机接口板和3轴实验铣床组成整个实验系统,为了便于管理和学生使用,所有实验软件均在Borland C 3.1环境中完成,利用该装置可以模拟实现数控机床的有关功能和操作。目前开发出14个实验,经过3届学生的使用和完善,能够满足该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远程实验系统管理机制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基于实验硬件设备的远程实验系统为对象,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实验人数和实验设备数不匹配情况下关于实验权限分配的管理机制。在该管理机制下,远程实验系统由现场部分、管理机以及若干远程终端组成,以共享变量网络编程技术,实现系统中三方实验信息的互通。以传感器实验对该管理机制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多人同时参与远程实验时,远程实验者能获得相应实验权限,在实验人数大于实验平台数的情况下,远程实验系统能正常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化工安全实践教学中培训内容枯燥、安全性差、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同时结合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经验教训,该文以柴油催化加氢小型实验装置为仿真对象,使用虚拟仿真技术和Unity3D引擎设计了虚拟孪生模型、仿真交互组件和工艺机理算法,开发了一套柴油催化加氢实验场景的仿真培训系统,实现了动态交互操作、实验模拟和风险辨识信息展示等功能。该系统为安全系统工程、工业流程仿真与数字化信息技术的融合提供支撑,并为实验培训人员提供了高保真度、强沉浸感、高安全性和可动态模拟的培训手段。  相似文献   

11.
依托高校现有的数字化校园网络平台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硬软件资源,融入ASP编程技术、Web万维网技术、Access数据库技术、MIS管理信息系统、B/S开发模式等综合应用,以ASP编程技术来开发系统管理软件。通过对系统运行环镜、整体架构、数据库逻辑结构ER图的全面设计,实现对学生学籍管理相关数据的查询、修改、添加、删除等功能操作。在性能方面实现系统的全面性、可靠性、安全性、兼容性、高效性和可维护性。实验证明,系统性能稳定、功能齐全、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改革遗传学实验教学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建立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的遗传学实验体系,开发设计遗传学实验显微图像采集与演示系统,编制遗传学实验的计算机模拟软件等方式改革了遗传学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10):105-110
为研究飞机电传操纵系统性能、给电传操纵系统设计提供实验依据,设计开发了飞机电传操纵及模拟加载系统实验台,实现全机飞控操纵系统半物理仿真。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台操纵杆对飞机姿态进行调整,模拟飞机飞行过程中的姿态调整。并可完成永磁同步电机系统辨识、PID参数调试、电动加载模拟以及四余度方向舵故障模拟的实验,使学生更好熟悉四余度EMA机电作动器工作原理,为电传操纵系统的试验研究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4.
船舶阻力教学实验的计算机模拟与仿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在本科专业教学过程中,船舶阻力教学试验的计算机模拟与仿真,是基于实船和船模阻力分析预报的基本理论,运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与数据库技术,对本船模试验水池已做过的各类船模阻力试验数据进行编程,使学生不受实验场地、设备和空间的限制,利用虚拟实验系统进行船舶阻力实验模拟与仿真,克服了船模试验的设备庞大和高成本的限制,本系统可成为船舶阻力教学实验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5.
CATV模拟故障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系统维修经给,设计一套模拟有线电视线路故障的实验方法。通过对CATV线路常见故障的模拟,让学生观察电视画面表现特征,并阐述原理,指出易发位置与维修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快捷维修能力,效果显著。该实验具有简单、经济、直观、实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在实际仪表和实际对象的以及由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仿真仪表和仿真对象共同组成的综合自动调节实验系统,该系统既具有实际仪表和实际对象的真实性、直观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又具有仿真仪表和仿真对象的参数变化范围大、适应性强以及画面操作灵活等特点。本实验系统为自动化仪表与控制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工具,也可以有于对有关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模拟操作。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采用组态王模拟机电对象建立PLC实验系统的优势,采用这种思路,构建了PLC电梯实验系统,不仅可以模拟实际电梯系统和设备的运行和操作过程,还可与实际电梯连接而完成监控功能.实验系统界面形象,操作简单,能满足学生在实验室进行PLC控制大型机电对象实验和实验进课堂的要求,是一种合理、可推广的实验系统.  相似文献   

18.
交通信号模拟控制教学实验系统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交通工程课程教学中,交通信号控制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为了使学生掌握交通信号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需要开设交通信号控制实验系统实验;为此,我们研制了交通信号模拟控制教学实验系统,为交通工程课程实验以及掌握交通信号控制方法搭建了实验平台;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操作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一种光电检测的食堂售饭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光电检测的食堂售饭系统的设计与试验,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结构组成,以及系统软、硬件设计。其中应用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及光电转换电路,最后由PC机来实现操作控制。该实验可作为仪器专业学生对光电技术实验课的一项实验课题。  相似文献   

20.
面向新时期人工智能交叉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需求,设计了理实交融的“并行计算”课程改革方案。理论教学方面,在并行计算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前沿的并行编程技术及优化方法,并在实际教学中探索出了3项措施,保障学生能快速掌握并行编程技术。在实践教学方面,设计了渐进式实验项目,帮助学生建立实践经验和应用信心。同时鼓励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结合本专业领域的计算问题,设计并行化求解算法,体验交叉创新的成果。期末组织课程设计交流研讨会,培养学生公开分享工作成果的意识和能力,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