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虹 《幼儿教育》2004,(3):14-15
2003年8月15日~17日,新加坡智源教育学院和中国老教授协会在新加坡联合举办了“第一届亚洲华幼儿教育研讨会”。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幼儿全语言教育”。来自中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300余名代表与会。新加坡社会发展及体育部与总理公署政务部曾士生部长,中国驻新加坡  相似文献   

2.
<正>2011年12月3至4日,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成立20周年庆祝会暨全国教育信息化展望论坛在广州召开。会议主题为"回顾教育技术今昔巨变,展望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来自日本、马来西亚、香港和中国内地的80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吴端阳1996年3月1日-5日中国国立华侨大学与中国海外交流协会、泉州市人民政府在华侨大学共同举办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学术研讨会。出席研讨会的有来自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尼和周边国家韩国、新西兰等国及中国大陆、台湾...  相似文献   

4.
本简述了一百多年来马来西亚华教育发展的历史,介绍了华教育在马来西亚所处的地位、管理机构、学校和学生人数以及面临的种种挑战,讲述了马来西亚以“董教总”为首的华人社会长期以来为实施华教育不断抗争、冲破各种阻力的奋斗历程。  相似文献   

5.
农村教育紧迫需要地区研讨会在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举行张瑞国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召开的农村教育紧迫需要地区研讨会,于1994年11月2日至11日在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举行(中国保定).来自孟加拉、柬埔寨、中国、印度、韩国、老挝、马来西亚、...  相似文献   

6.
经国家教委批准,由华东师大、上海市科协、国际科学教育学会和香港数理教育学会联合筹办的第七届国际科学教育研讨会亚洲地区于1991年3月29日~4月3日在华东师范大学胜利召开。来自菲列宾、澳大利亚、泰国、英国、马来西亚、印度、斯里兰卡、新几内亚、中国等十个国家和香港地区的一百几十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各国代表带来了世界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使大会充满激情。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教育行政管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区域国际研讨会是由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教育行政管理研究会和华南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于1993年12月7日——11日在广州国际科技会议中心举行。参加本次国际教育研讨会的正式代表共116人,其中国外代表64人。分别来自亚太19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泰  相似文献   

8.
《生活教育》2011,(12):19-19
“生活教育是自人类存在时就有的,教育源于生活,要从生活开始。”11月27日至29日,陶行知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来自中国、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菲律宾等国的120余位陶行知思想研究者和传承者,共同探讨陶行知思想在当下的意义和对未来教育发展的影响。本次研讨会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杭州师范大学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9.
我作为中国教育行政考察团成员,于2004年11月25日到12月9日,考察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中学教育。此次考察给我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郭朝红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2(3):I0001-I0003
2006年3月2~4日,亚太地区教育质量保障组织(APQN)年会在中国上海如期召开。来自中国、日本、俄罗斯、英国、澳大利亚、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蒙古、印度尼西亚、老挝、泰国、越南、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柬埔寨、新西兰、新加坡等21个国家(地区)共100多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高等教育局代表的Molly Lee博士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0月25日,由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主办的移民与专业文凭互认项目研讨会在杭州雷迪森广场酒店举行。来自澳大利亚、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国的政府部门官员、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以及江苏教育评估院、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和浙江大学等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共计4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月16—19日,由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与美国乔治亚南方大学教育学院联合举办的“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教育变革与学校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泰国、马来西亚及其他国家学术机构的2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就多元文化与价值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校本研究与学校发展、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公平与弱势群体教育等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13.
从“人不见了”看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人不见了”看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杨德广一、“人不见了”及教育的失缺不久前,我应邀到香港参加了“华人地区通识教育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的学者50多人,就现代人的素质教育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4.
今年4月21日至5月16日,我国中学人口教育考察组在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组织下,赴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三国考察中小学人口教育。考察组在菲律宾考察近两周,在泰国、马来西亚考察各一周。访问的主要单位有:三国的教育部课程编制中心、人口教育单位、全国人口委员会、负责人口研究和人口教育的大学和中学,还参观了一些校外人口教育单位。现将了解到的三国中小学人口教育情况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国外信息     
国外信息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在新加坡召开新加坡中学华文教师会主办的“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于1995年9月2日至5日在新加坡报业中心举行。除东道国百余位教师参加外,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尼、文莱,以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研...  相似文献   

16.
马来西亚的农村教育资助项目是专门针对农村的弱势群体及经济条件较差的贫困学生设立的。各个项目的设立无不体现了政府对农村弱势群体教育的关怀。马来西亚和中国的基础教育情况类似之处在于,发展教育和普及基础教育的最大困难在广大的农村。在某一程度上说,马来西亚政府的农村教育资助项目措施能给中国的农村教育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杨建伟 《中国德育》2007,(12):87-87
2007年11月2日至3日,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下简称国际儒联)主办、中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承办、马来西亚孔学联合会和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协办"第三届儒家伦理与东亚地区公民道德教育论坛"在中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召开。来自韩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以及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60多位专家学者和来自中国各地的180多位县(市)教育局局长、中小学校长和  相似文献   

18.
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是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事业的主要基地,也是海外华文教育的典范。由于华文独中坚持办学性质的民族性、办学目标的准确性、对办学活动的有效领导和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使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得到持续的发展。由于华文独中的发展,马来西亚成为海外华文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华文独中的办学经验对海外华文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1月27日~29日,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主办的纪念陶行知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师范大学举行。来自美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北京、上海、安徽等十余省市的陶研专家学者130余人,围绕"为生活而教育——生活  相似文献   

20.
“国际农村教育紧迫需要地区研讨会”综述吴德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召开的“农村教育紧迫需要地区”研讨会,1994年11月2日至11日在河北省保定市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举行。来自孟加拉国、柬埔寨、印度、朝鲜、老挝、马来西亚、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