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中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双向FDI协调发展促进中国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也要注重行业低碳发展。文中利用34个中国工业行业2008—2020年数据,对双向FDI进行耦合协调发展测度,并选取技术创新和收入水平作为中介变量,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作为门槛变量来探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显著为负;技术创新和收入水平在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影响中均存在显著的负向部分中介效应;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在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影响中存在双门槛效应,且作用方向为负。因此,要积极发挥双向FDI协调发展的技术溢出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且合理改善收入水平,增强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利用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完善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力度,有效推动中国工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国有和非国有部门的自主创新效率变化和分解,并按所有制结构分组检验FDI质量特征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高技术产业非国有企业自主创新效率增速显著快于国有且增长源泉存在显著差异。非国有自主创新变化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率和要素配置效率的快速增长,国有部门主要源于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提升。(2)FDI质量特征和所有制结构会直接影响FDI对高技术产业技术溢出的程度甚至方向。外资技术含量、盈利能力有利于FDI对自主创新的正向溢出,平均规模不利于FDI对自主创新的溢出,但是这种影响仅仅表现为对国有企业的促进或限制,非国有企业并没有受到影响。FDI本地化程度是唯一对非国有企业产生显著正向溢出的外资质量特征。(3)外资数量与质量特征之间的交互作用在不同部门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提高能源利用技术是实现我国碳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不可忽视。以1999—2012年我国37个工业行业为样本,在STIRPAT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FDI对碳排放强度影响的直接效应和产业内技术溢出效应,并划分高耗能产业组和低耗能产业组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样本期内我国工业行业碳排放强度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高耗能产业组下降幅度较为显著;FDI对碳排放强度降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与低耗能产业组相比,高耗能产业组FDI的技术溢出效应更大;在技术溢出路径上,FDI主要是通过降低工业行业能源强度从而对碳排放强度发挥作用,但能源结构这一渠道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基于技术效率的视角对FDI溢出效应、环境规制与双环节R&D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FDI与中国工业R&D转换效率呈显著“U型”曲线关系,而与R&D转化效率呈显著“倒U型”曲线关系,从而支持了FDI的“双刃剑论”;FDI对工业双环节R&D创新活动的溢出效应受碳排放强度、R&D强度的影响,且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环境规制对双环节R&D创新活动有显著的正效应,“波特假说”成立,预示着我国环境规制政策与工业技术创新实现了“双赢”.据此提出,应注重FDI利用的阶段化差异,有效选择与合理引导FDI进入,加强政府环境规制,如采用环境税、排放权交易、绿色消费等环境规制手段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FDI区域投资较为集中的福建省为研究对象,利用1999-2006年福建省26个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从总体上估算了FDI对福建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FDI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福建制造业整体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和影响程度是显著积极的,溢出效应受到行业的技术水平、外资战略或动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亚飞  廖甍  王亚菲 《科研管理》2022,43(6):104-112
本文将IFDI与OFDI作为一个系统,测度其耦合协调水平,作为双向FDI协调发展的指标。在Copeland-Taylor的分析框架下创新性地引入双向FDI协调发展,分析了双向FDI协调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基于2004—2016年中国碳排放数据,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并结合中介效应模型,从时间和空间的二维视角,揭示双向FDI协调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及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碳排放具有空间上的显著关联和时间上的路径依赖,区域协同、长期治理是实现碳减排的关键;传导机制检验表明: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且规模效应为正,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为负,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的主导地位是双向FDI协调发展表现出减排效应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与中国工业碳排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拓展环境效应分解模型基础上,运用差分模型将碳排放变动的环境效应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环保技术效应、生产技术效应、混合技术效应、结构生产技术、结构环保技术以及整体效应等因素,以考察1998-2010年技术进步、工业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对中国工业碳减排的贡献程度,结论显示:生产技术效应、结构效应能显著降低工业碳排放,而规模效应、结构生产技术对工业碳减排存在明显的负面影响;相对于高排放行业而言,生产技术效应、结构效应对中低排放行业的积极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朱敏  许家云 《科学学研究》2013,31(11):1663-1670
 海外回流人才在推动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FDI技术溢出等方面承担着重要角色。本文将海外回流人才引入FDI技术溢出的计量模型,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海外回流人才对不同地区FDI技术溢出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海外回流人才引致的FDI技术溢出效应显著,但在我国不同地区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运用Hansen(1999)提出的门限检验方法对影响此效应的若干因素及其门限特征进行检验,并从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市场效率及科研投入水平等方面测算了引发海归积极FDI技术外溢效应的门限水平。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实践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得益于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FDI的大量流入,外资技术的溢出效应对中国行业获得技术进步具有积极作用.然而,FDI在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加剧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从FDI溢出效应和经济增长理论出发,通过对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的研究,比较分析了各区域在利用外资溢出效应对各自经济发展贡献的异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FDI溢出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软科学》2019,(11)
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将工业多样化集聚划分为相关多样化集聚与无关多样化集聚,并使用三阶段DEA方法测算中国2005~2016年27个区域的创新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利用不同权重矩阵的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工业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区域间的创新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联动与依赖性;工业的相关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无关多样化集聚阻碍区域创新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FDI影响我国内资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统计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挤出效应和溢出效应角度分析FDI对我国内资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FDI对我国内资高新技术产业的挤出效应与溢出效应同时存在,总体上溢出效应大于挤出效应,FDI对内资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的竞争力提升产生了正向影响.但外资部门时内资部门的市场挤占不容忽视,产业内外资利用的技术结构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2.
《软科学》2018,(5)
借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国际研发知识溢出理论,将外商直接投资(FDI)环境技术效应分为技术自主创新和技术外溢;就污染与FDI之间构建EKC以代表技术自主创新的环境效应;嵌入国际研发知识溢出变量以代表技术外溢的环境效应;基于污染和技术空间扩散,对模型空间扩容。以中国大陆31省份1985~2014年面板数据的检验显示:(1)技术自主创新的环境效应具有空间二分性。工业废气与所在区域及毗邻区域FDI同时构成倒U型曲线,多数省份FDI规模未逾越双倒U型曲线拐点,无法激发清洁技术自主创新。(2)技术外溢的环境效应具有空间属性。FDI技术局域和广域溢出分别降低了所在地区和毗邻地区工业废气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不同来源FDI在华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孟亮  宣国良 《科研管理》2005,26(5):115-120,114
本文使用中国各地区相关数据,分析了不同来源FDI在我国工业部门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差异。发现在总体层次上,港澳台外资产生了明显的技术溢出效应,而其它外资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通过进一步研究经济发展程度对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发现只有在经济发达地区,港澳台外资才产生了明显的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对1996—2007年间外资技术来源的渠道与用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的高技术产业整体、内资的创新效率及拆分变化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技术来源渠道短期溢出主要作用于高技术产业整体创新率变化分解出的技术进步,对内资的影响长期逐渐显现。外资主要通过设置本土化的研发机构实现其对高技术产业的短期技术溢出,且其正向效应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弱甚至转为负向,FDI购买国内企业技术对技术进步的长期正向效应显著。加入国别属性后,短期内FDI分别通过设立RD研发机构和购买国内技术产生对内资部门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正向和负向溢出,长期则依靠国内技术购买和国外技术引进实现对技术进步和纯技术效率的正向溢出。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构建测算模型,估计了基于货物贸易、FDI和服务贸易渠道从OECD成员国有效外溢到中国的环境技术知识存量,并建立1999—2013年中国30个省市的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并测度国际性环境技术知识的局域溢出效应和跨区域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从当期溢出效应来看,货物贸易、FDI外溢环境知识存量对中国整体环境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服务贸易外溢渠道在局域内和跨区域间表现出强烈的溢出反差且总体上具有不确定性;从滞后溢出效应来看,估计结果与当期溢出效应结果类似,但滞后跨区域溢出效应显著度有所降低;从不同环境技术领域下的空间溢出效应分解结果来看,气候变化减缓技术与“三废”治理技术领域的估计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外资渠道对中国“三废”减排技术进步没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构建开放条件下三部门内生技术进步的理论模型,发现伴随产业集聚度增加,FDI技术溢出效应呈现倒U型变化特征。利用2003—2011年中国制造业20个产业数据和系统GMM回归方法实证验证了该理论结论,结果表明:产业集聚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促进了FDI技术溢出,而通过劳动力禀赋和研发投入水平增长对技术溢出促进作用相对较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不同集聚度产业FDI技术溢出的不同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IPAT和STIRPAT模型为理论基础,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考察自主创新、FDI和国际贸易等不同来源技术进步对中国省区层面二氧化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得到1995—2012年中国省区层面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其中资本、劳动力和能源为投入要素,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非期望产出,GDP为期望产出.研究结果表明: 作为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FDI能够显著提高二氧化碳排放效率;由于存在显著的负向空〖JP3〗间溢出效应,自主创新和进口对于提升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出口对于二氧化碳排放效率的抑制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自主创新的内外溢出效应及其区域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收集2000-2006年我国29个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有关自主创新的面板数据,比较了FDI与产学研合作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外溢与内溢效应大小,并就区域溢出效应大小不同作了理论分析。最后,针对不同区域的技术溢出问题,从FDI和产学研视角,提出有效提高技术溢出效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本吸收、外资技术扩散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引进外资并不意味着东道国一定能够掌握内含在外资中的国外先进技术,成功掌握外资先进技术有一个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技术扩散过程。文章在区别外资技术扩散效应与溢出效应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衡量外资技术扩散计量模型,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检验了以FDI为载体的技术扩散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不同阶段,尽管外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各地区并没有能够通过引进大量外资获得内含在外资中的先进技术,外资技术扩散对地区经济增长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对工业碳排放的影响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识别制约西部地区环境改善的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强的改进方案、提升西部大开发的整体品质,本文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个角度分析了西部大开发对工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显示,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是西部大开发对工业碳排放的主要影响途径,其中结构效应的变化主要由国内市场对西部地区工业品需求扩大引起,并不存在污染天堂影响;技术效应对工业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这与当地政府在推动低碳技术发展中主导作用尚未真正发挥有一定关系,相反,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却对工业能耗降低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