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听力理解能力是语言使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英语听力测试主要考查考生运用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能力、储存语言信息和检索语言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13年全国高考英语听力测试强调应用、注重交际、形式多样。浙江、天津等地一年两考的高考英语听力测试改革具有很好的示范效应。广东的高考英语听说测试改革则给了我们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分析了山东省高考英语听力测试取消的原因,重点分析了高考英语取消听力测试带来的影响和利弊。  相似文献   

3.
对恢复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0年以来,我国开始在高考英语试题中逐渐推广听力测试,2003年高考英语听力测试在全国普及,促进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但2005年起出现了部分省区取消或淡化高考英语听力的现象。本文探讨了此举的原因、危害,建议尽早恢复高考英语听力测试,发挥高考对基础英语教育的正面反拨作用,为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英语听力是获得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其他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高考中听力测试占有一定的比重,要提高答题的准确性,教师就必须明确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特点、题型要求,并加强对学生听力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运用Bachman提出的语言交际能力模式,在阐述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听力测试性质后,对2007至2010年高考(全国卷)英语试卷中听力测试设题所考核的语言能力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和启示:近年高考听力测试主要是对语言能力的语义、语篇、功能及社会语言能力等方面进行重点考核。因此日常英语听力教学应对学生进行专项与综合、文化与语言相结合的听力技能和策略训练及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6.
听力是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是人们进行语言交际的重要手段,是理解和获取口头信息的交际能力的体现。为了更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高考英语增加听力测试已成为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教育部考试中心从1997年在广东省试点到2001年将听力测试推广到全国近20个省市,且占分比例越来越大,这一措施说明,加强英语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现就近年来听力试题进行分析,以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听力方法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7.
信息获得最新研究表明.人脑75%的信息来自听,其次为读和看。从高考试题看,听力在高考中是举足轻重的,听力占30分,比重大,是试题的第1大题,听力测试感觉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影响后面考试的发挥。近几年来高考英语听力的难度在稳步加大,同学们普遍感觉到听力题不再是轻易拿分的题型了.甚至有些同学每次都因听力不好而大量失分,继而影响英语全卷成绩。值此高考前夕,笔者对同学们在做英语听力时的一些技能技巧作些拾零.以期对大家的听力火线提高能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郑云 《考试周刊》2011,(27):126-126
自从2001年英语听力进入英语高考以来,听力在教学中受忽视的状况正在改变,听力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高中生因缺乏良好的英语语言氛围等诸多因素,导致他们听力滞后。因此,许多学生想方设法练习英语听力,如,大量听、广泛听、听英语广播、听英文歌曲等,但听力能力就是提高不了,听力测试的分数也不理想,故而对英语听力望而生畏。  相似文献   

9.
2005年高考英语命题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英语听力测试不再作全国统一要求。从各地具体实施来看,进行听力测试但不记入总分的省份有辽宁、河南、海南、内蒙古等;取消听力测试的省份有浙江、陕西、贵州、甘肃、河北、吉林等;听力自命题的省市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湖北和湖南。2005年甘肃采用了不含听力的高考题型后,相当一部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削弱了听力训练,在平时的测试题中也取消了听力部分的考查,导致学生不重视听力的培养,有碍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一、充分认识听力训练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英语是用来传播和交流思想的,…  相似文献   

10.
高考英语听力测试是一种有别于其他笔试形式的特殊检测形式,其目的是考查考生对所听信息的正确理解能力、瞬间筛选信息能力和瞬间做出正确反应判断的能力;听力测试同时也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一种检测。英语高考中增加这种测试方式是适应改革开放的国策的需要,是全面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有力措施。这种测试方式可以进一步改变“聋哑英语”教学。它不仅可以考查考生英语的综合素质,而且也有益于促进中学英语教学,同时也有益于大学人才的选拔。国家教委考试中心颁布的《英语考试说明》不仅对听力测试做了一系列的规定及具体解…  相似文献   

11.
李大忠 《中国考试》2000,(12):39-40
听力是英语学习中四项基本技能之一,是人们进行语言交际的重要手段,是理解和获取口头信息交际能力的体现。近两年来,随着英语新教材的普遍使用,部分省份在高考试卷中加入了英语听力测试,且占分比例越来越大,由1998年占整个试卷总分的10%,上升到2000年的20%。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加强英语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对取消高考英语听力测试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5年起,浙江、陕西等省,陆续取消了高考英语听力测试,这将十分不利于学生全面地掌握语言技能,不利于奠定学生终身学习英语的良好基础。通过对此举进行反思,探讨高考英语听力测试存在的合理性,并提出建议,可为高考英语改革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3.
对浙江省取消高考英语听力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于2005年3月中旬宣布取消2005年高考英语听力测试.之前,2000~2004年浙江省一直采用全国英语高考试题,其中听力为30分占总分的1/3.受高考英语测试的正面调控作用,同时,中学英语这几年正处于新课程标准的宣传、试点和全面实施阶段,师生对听说技能的训练空前重视.随着高考听力难度的逐年增加,学生的听力技能也逐年提高."取消"这一决定引起了广大中学和大学教师的普通关注,他们认为此举势必会对中学和大学英语,特别是听力教学带来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边慧中 《成才之路》2011,(19):52-52
一、新课程背景下英语高考听力的命题特点 (1)在语音方面的特点。英语高考听力测试不仅能够考查学生的听写能力,还能够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高考英语听力的材料当中,大多数都是以口语体的形式出现的。和书面用语比起来,口头语言的语速更加快,结构没有那么严谨,  相似文献   

15.
周爱东 《学周刊C版》2010,(11):196-196
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现以对话或独自为测试的内容,在语言使用的场景中测试考生的语音、词汇、语法及对语篇的理解能力。它着重考查考生对所听信息的整体理解能力,而并非单一地检测语音知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学科考试说明》指出:听力主要测试考生理解口头语言的能力,对特定情景对话或独白的整体输入和理解能力,有效信息输入的准确理解能力,以及同时存在和加工多条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柯昌明 《中国教师》2010,(Z1):330-330
<正>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对中学生英语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特别在高考中,听力测试分数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对于农村的孩子们来说,如何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是我们英语教育者的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为此,笔者从听力的要素入手,谈一谈提高英语听力教学质量对策。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于2005年3月中旬宣布取消2005年高考英语听力测试。之前,2000~2004年浙江省一直采用全国英语高考试题,其中听力为30分占总分的13。受高考英语测试的正面调控作用,同时,中学英语这几年正处于新课程标准的宣传、试点和全面实施阶段,师生对听说技能的训练空前重视。随着高考听力难度的逐年增加,学生的听力技能也逐年提高。“取消”这一决定引起了广大中学和大学教师的普通关注,他们认为此举势必会对中学和大学英语,特别是听力教学带来负面的影响。一、中学英语教师对此的看法1.不利于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听说读…  相似文献   

18.
现今的各级英语测试,都增加了听力项目,为的是改变过去的“哑巴英语”。在测试中,多数学生对笔试得心应手,而一提起听力,就紧张有余,信心不足。相对而言,他们的听力较之词汇、语法、阅读等项目仍属弱项,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也显得不尽如人意。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语言学习的重要目的是交际。在信息剧增、国际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其听力技能的掌握不仅是英语测试的需要,更是英语知识的实际运用和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英语听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促进学生其它各项英语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听力练习方法和制定科学的听力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20.
高考英语听力测试主要考查应试者理解口头英语的能力,具体的说,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听懂日常生活中简短的英语会话和独白,理解说话者的意图和观点,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并能对会话的背景以及说话者之间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高考听力材料口语体特征强,情景丰富,主题广泛,试题涉及面广,以细节信息题为主。现在的高考对于学生的听力能力亦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也就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