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教师权利救济制度及其完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合法权利的保护及其救济逐渐受到关注,但实效性并不高。当教师权利受到侵害时,目前常用的救济途径就是申诉与仲裁,这导致当前高校教师权利救济制度存在不足。因此,应从健全申诉制度、完善仲裁制度、引入听证制度、构建行政复议制度、确立司法救济制度等方面来完善高校教师权利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2.
权利救济对于保障高校教师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高校教师权利救济的途径有教育行政申诉、人事争议仲裁、教育行政复议、教育行政诉讼等,在实践中教师权利救济制度仍存在一定缺陷.因此,应从构建二级教师申诉制度、界定各类教师权利救济制度的受理范围、实现各类教师权利救济制度的衔接互补以及健全教师权利救济监督体系等方面来完善我国高校教师权利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J省12所地方公办本科高校的教师聘任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并结合样本高校人事部门深度访谈,研究发现地方高校教师聘任制度运行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建立.但仍存在聘任方案未彰显法定的教师民主管理权,教师聘任中不重视教师的合同权利,聘后考核中教师评价机制不完善以及教师权利救济的内外部渠道匮乏等系列问题.迫切需要从依法治校的视角,通过重塑权利本位等法治理念、保障教师与合同相关的权利、完善校本化聘期考核评价机制以及畅通教师权利救济的内外部渠道等举措,尊重和凸显教师权利,重构和优化地方高校教师聘任制.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师权益救济是依法治教的重要表现,是维护教师队伍稳定和壮大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我国教育治理能力的重要维度。当前教师权益救济制度包括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两种,二者由于处理范畴、执行基础不同,处于明显的割裂状态,使高校教师权益救济制度本身产生了桎梏。由于教师地位和权利结构不明确,高校教师与学校权益关系复杂,且以申诉制度为代表的行政救济制度在程序上、受理范围、时限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申诉制度效力不强。由于教师权利结构不明确,再加上高校属于学术自治的范畴,在没有具体程序法法理依据时候,司法救济难以对高校与教师之间的权益纠纷产生效力。可通过完善法律体系、创新权益救济机制、建立一体化的权益救济制度体系推进行政救济与司法救济的制度融合,切实保障高校教师的权益。  相似文献   

5.
尚绪芝 《教育评论》2014,(3):156-158
在美国,形成了比较完备的高校教师权利救济制度,包括"集体协商制度"、"申诉机制"、"仲裁制度"等。文章通过对这些制度进行探究,以期对健全和完善我国高校教师权利救济制度乃至我国教育管理制度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维州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师权利非诉救济机制,根据教师涉及纠纷的不同性质规定了不同的救济渠道和方式:维州功绩保护委员会负责处理教师升迁及工作纠纷;维州惩戒申诉委员会专门解决教师惩戒纠纷;教师劳动争议则可向澳大利亚公平工作委员会请求救济。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可从中获得如下启示:建立专门、独立的教师权利非诉救济机构;明确教师权利非诉救济的范围;完善教师权利的非诉救济程序。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维州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师权利非诉救济机制,根据教师涉及纠纷的不同性质规定了不同的救济渠道和方式:维州功绩保护委员会负责处理教师升迁及工作纠纷;维州惩戒申诉委员会专门解决教师惩戒纠纷;教师劳动争议则可向澳大利亚公平工作委员会请求救济.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可从中获得如下启示:建立专门、独立的教师权利非诉救济机构;明确教师权利非诉救济的范围;完善教师权利的非诉救济程序.  相似文献   

8.
马惊鸿 《教育科学》2012,28(4):53-56
现有论述的普遍性倾向是混淆了公民一般权利与教师职业权利的关系,因而使得关于教师权利保护的讨论无的放矢。本文讨论了教师职业权利的内涵及其与公民基本权利、一般民事权利的联系与区别,认为教师权利属于职业权利,具有以私权的权利为主同时兼具公权属性。针对现行教师权利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明确高校教师的教育雇员地位,建立院校与民营院校统一的教师职业权利保护,完善高校教师聘任制度以及高校内部协调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外私立大学教师的权利受到良好的保障。主要体现在:明确的法律地位和身份;聘任制度法制化、规范化;完善的救济制度;教师组织的维权功能;国家的财政支持。对我国民办高校教师权利的保障有着很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教师聘任制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但是,目前高校教师聘任制尚有许多问题,突出表现是:聘任合同的性质尚未澄清;聘任的依据、程序和监督以及教师权利的救济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尚未形成法律机制。完善教师聘任制,应依法规范高校教师的聘任工作,摒弃教师对学校的行政依赖关系,将工会组织对学校聘任行为的监督法制化,建立健全教师权利的法律救济措施,确认聘任争议的可诉性。  相似文献   

11.
诉讼救济的有限性与非讼救济的非中立、程序规范的缺乏及纠纷解决效力的不确定性等共同构成了当前我国教师权利救济的困境,故对我国教师权利救济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完善。从宏观层面上看,完善我国教师权利救济机制时应予遵循或考虑:确保救济机构的中立性、程序性规范的完善、处理决定效力的确定性及借鉴当前知识产权"三审合一"模式完善教师权利的诉讼救济等。  相似文献   

12.
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公务员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救济制度仍存在诸多不足.本文从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的现状入手,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引入了司法救济,完善司法保障和救济程序,使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进一步法制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产教融合深入发展,学校与企业人才双向流动成为常态,逐渐形成“产业教师”教师类别。我国产业教师建设仍处于改革探索阶段,实践表明,产业教师具备灵活性、长期性和多样性等特征。从教师制度规范看,产业教师队伍建设面临法律地位不明、职责不清、晋升机制缺失、权利救济保障不足等困境。借鉴“旋转门”机制,实务人员从事教育工作制度保障,可通过修订《教师法》教师资格认定机制、细化产业教师特设岗位方案、构建产业教师长聘机制、建立产业教师权利救济体系等途径,完善产业教师队伍建设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合法权利的保护及其救济逐渐受到关注,但效果并不理想。当学生权利受到侵害时,目前常用的救济途径是申诉,这导致当前大学生权利救济制度存在不足。因此,应从健全教育申诉制度、完善教育仲裁制度、引入教育听证制度、健全教育行政复议制度、确立司法救济制度等方面来完善大学生权利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校教师权益救济程序的弊端及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教师权利救济程序存在许多弊端,亟待完善。明确校内申诉制度的法律地位,完善其程序,解决其效力问题,将校外申诉制度与行政复议合一;拓宽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被受理对象和审查事项范围,完善其具体受案范围;完善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衔接是保障教师合法权益的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16.
股东尤其是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是公司法的核心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小股东权益受侵害的表现及其保护的必要性;然后着重从完善小股东权利、扩大其股东权实现途径,建立对大股东的制衡机制、完善小股东权益特殊保护制度,强化小股东股东权的救济手段、完善股东诉讼制度等方面来探讨如何完善小股东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在高校教师脱离事业编制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司法救济案件呈现数量上升、地域分布与省市高校数量部分关联、争议类型复杂多样、判决情况多为高校胜诉、适用法律广泛的现状,出现同案不同受、同案不同法、同案不同判等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现行法律的不完善与新制度的持续推进发生耦合作用,放大了高校教师司法救济的不足。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贴合制度转型,从价值引领、身份定位、权利保障、程序公平等方面完善高校教师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18.
《劳动合同法》背景下完善高校教师聘任制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近<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为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提供了新的工具.在实行聘任制的高校,对教师权益的保护能否与新近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精神一致,颇受人们关注.广大高校应当趁<劳动合同法>实施的良机,从制度建设、聘任合同、程序规范和权利救济等方面,切实保护高校教师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及有关政府部门作出的处理不服,或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向有关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政府部门申诉理由,请求重新作出处理的制度。教师申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确立的一项专门保护教师权益的法律救济制度,它是在宪法赋予公民享有申诉权利的基础上,对教师这一特定专业人员申诉权利的具体化,是由行政机关依法定程序对教师的申诉作出处理的非诉讼意义上的行政申诉制度和权利救济机制。教师申诉制度是教师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权利救济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立法的空白、制度的…  相似文献   

20.
段莹 《考试周刊》2009,(25):239-240
文章提出了弱势群体具体范围,分析了对弱势群体进行法律保护的理论基础。从完善《宪法》规定,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宪法保护;增强弱势群体在法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参与;建立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司法救济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弱势群体基本权利法律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