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3月12日,首届"中荷半导体产业合作论坛"在厦门海沧举行,荷兰20余家半导体企业代表及中方半导体企业、投资机构代表共200余人参加论坛。论坛上,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与荷兰半导体行业协会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双方半导体产业后续合作奠定基础。论坛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荷兰半导体行业协会主办,中国半导体投资联盟、厦门半导体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荷兰协力咨询有限公司承办。据介绍,荷兰半导体研发水平一直位于世界前  相似文献   

2.
一、半导体领域简介半导体领域广义上包括半导体制造技术领域和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技术领域。半导体制造技术领域涉及半导体材料及其制造、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应用、封装和测试技术等。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电路设计以及支持电路设计技术的软件平台和设计系统。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半导体崛起将危害美国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已经成为一项“华盛顿共识”。美国率先发起对华半导体竞争战略,试图从征收惩罚性关税、加大投资限制、强化出口管制层面来遏制中国半导体发展,并从加大投资、推行优惠政策、培养人才等方面来增强美国半导体实力,以实现维护美国半导体领导力的目标。然而,美国对华半导体竞争战略面临以下现实问题,包括供应链本土化难度大、阻碍半导体技术创新、损害盟友利益等。中美权力转移背景下,美国以提升半导体竞争力作为对华半导体竞争战略的核心,同时对中国展开更加精准的技术脱钩,中美半导体竞争的态势将愈演愈烈。在此基础上,本文为中国如何应对美国半导体竞争战略提出三点对策:(1)加强对话交流,减少美国对华战略误判;(2)寻找战略间歇,突破美国封锁;(3)构建国内产业生态,加速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4.
基于热管的传热特性和半导体的制冷特点,设计制造了半导体制冷片热端散热用的热管式散热器,并搭建试验装置进行了试验。试验分别对三种制冷功率的半导体制冷片在不同环境温度、不同风速的条件下进行,得出了半导体制冷片热端、冷端、和热管式散热器的温度随制冷功率、环境温度、风速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改善半导体制冷片热端的散热条件,可使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温度大幅降低,从而使半导体的制冷性能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青岛高新区迎来了4个半导体产业项目,光学加工及半导体设备研发制造中心项目、第三代半导体化合物晶片衬底项目等先后落户,进一步扩充了青岛高新区半导体产业储备资源。半导体产业是现代IT产业的基础,是支撑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作为青岛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细分领域,半导体产业一直在扩大规模,芯片设计、材料加工、装备制造、应用开发……目前,已经有20多家半导体产业上下游企业在此集聚,产业链已经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6.
半导体的光学性质是半导体最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主要研究辐射场与半导体的相互作用过程.对半导体光学性质的研究一方面探索辐射在半导体中产生、传播、湮没、散射及其在界面处出射行为的规律,另一方面又提供了有关半导体电子能带结构、声子结构、束缚和自由载流子行为等基本物理信息.基于这些研究,近20年来,光学方法已经成为检测和标定半导体材料物理性质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而被广泛应用.同时正是这些研究及其成果开拓了半导体应用的新领域,例如,半导体辐射探测、激光、发光、太阳能光电转换等各种光电转换、电光转换和其他转换过程的器件,以及目前正迅速发展的各种非线性光学、光电信息、光子信息应用.  相似文献   

7.
《科学中国人》2018,(13):40-40
6月30日,由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亚欧第三代半导体科技创新合作中心、张家港市政府联合主办,张家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张家港市科学技术局承办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大会暨2018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第三代半导体专业赛东部赛区启动仪式"在张家港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8.
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电子科技的核心技术,受到各国科技界和产业界的高度重视.芯片是半导体激光器的核心技术之一,在逆全球化、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我国半导体高端芯片受限风险激增.本文从专利分析的角度出发,对全球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的技术现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当研究半导体中的电子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时,引入了有效质量这个概念,其概括了半导体内部势场的作用,使得在研究半导体中电子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时,可以不涉及到半导体内部势场的作用,有效质量将量子力学结果与经典力学牛顿第二定律联系起来了,本文主要研究半导体中电子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并讨论有效质量与E-k图、平均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半导体由于其对导电性能的可控性,在信息时代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半导体行业也迅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由于半导体原材料相对匮乏和半导体技术相对落后的劣势,要发展国内半导体企业就要从人力资源方面寻求出路,提高半导体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何宇亮教授出生于1934年,长期从事半导体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上世纪50年代,何宇亮从师于我国半导体学界泰斗黄昆、谢希德教授,是国内首批半导体学科专家、学者。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内率先开展非晶半导体研究工作。何教授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进行“非晶硅薄膜微晶化问题的研究”,在80年代末国内外纳米科技迅猛发展的启发下转向“纳米硅薄膜”研究,使半导体领域重要的(单晶)硅材料实现了纳米化。  相似文献   

12.
半导体制冷的散热方式主要有:空气自然对流、空气强制对流散热、水冷散热、热管传热以及相变沸腾换热等,而水冷散热比较理想,效率最高,应用较为广泛。本文基于半导体制冷原理,在半导体热电堆的最优工况下,选择最佳散热方式水冷散热,对小型半导体制冷箱进行设计。使其在最优工况下工作,即可获得较大的制冷量,又可消耗较小的功率,从而降低其功率及成本,使综合效益达到最优状态,从而提高了半导体制冷箱的制冷性能。  相似文献   

13.
<正>5月17日—19日,首届"世界半导体大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大会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和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南京市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主办,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南京软件园等单位承办。会上,一系列围绕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数据和话题备受关注。南京市市长蓝绍敏、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王新哲、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于燮康、美国信息产业机构  相似文献   

14.
高精度输出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朝阳 《科技广场》2007,(5):219-220
本文利用高信噪比的运算放大器、半导体制冷器,设计了一种激光器的温控系统,其能为半导体激光器提供高稳定度的恒温控制(ATC),从而提高了半导体激光器的使用寿命和输出波长的单一性。  相似文献   

15.
从区域贸易协定视角探讨半导体产业升级,依据国际法治协同理论,基于1995-2019年世界银行全球199个经济体数据,运用OLS回归检验,构建涵盖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影响因素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现:区域贸易协定可显著增加半导体产业专利申请授权量、对半导体产业出口量和比较优势度产生促进作用,半导体产业升级的影响主要来自于跨国人才吸引、政府效率、国际税收协定和产业政策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张韵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38(8):1095-1098
“镓体系”半导体材料具有高效光电转换效率和光谱覆盖广的突出优点,是助力实现光电子信息产业突破的关键基础材料。为抢占“镓体系”半导体科技制高点,文章在分析“镓体系”半导体科技的战略意义、重大需求和国内外发展态势基础上,从建制化科研组织、基础研究、自主可控的平台建设等方面对我国发展“镓体系”半导体科技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GaN(氮化镓)时代即将到来   在当今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研究与应用中,GaN(氮化镓)系材料日益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并和SiC、ZeSe、ZeO、金刚石等半导体材料并誉为继以Si和GaAs为代表的第一代、第二代半导体材料之后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以GaN为代表的Ⅲ-Ⅴ族化合物材料为直接跃迁半导体材料,包括AlN、GaN和InN及以此为基础的三元合金AlGaN、InGaN、四元合金(AllnGaN)材料.……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太阳能光电技术和半导体制冷技术的日趋成熟,开发研究与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方式相关的汽车空调成为一种趋势。本文通过对比传统蒸汽压缩式汽车空调,从系统结构、制冷性能、系统控制等方面对太阳能半导体汽车空调进行分析,认为采用太阳能半导体技术的汽车空调相对传统汽车空调有着显著优势,受限于光电效率和半导体制冷性能的影响,目前而言,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更加适合作为辅助制冷技术使用,在汽车空调应用上有着良好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9.
半导体晶片切割胶带为半导体晶片切割工艺中使用的关键辅助材料,通过对涉及半导体晶片切割胶带结构改进的全球专利申请数据进行梳理、分析,得出半导体晶片切割胶带结构改进的技术发展状况以及当前的研发热点,以期为研发人员对半导体晶片切割胶带的结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提高基于太阳能的半导体制冷系统的运行效果,提高半导体制冷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本文通过对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技术的工作原理进行简要概述,在结合此项技术应用过程中相关注意事项的基础上,对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展开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