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相控阵雷达是一种以电子扫描代替机械扫描的先进目标探测与定位设备,由于采用计算机控制,因而具有灵活的多波束指向及驻留时间、可控的空间功率分配及时间资源分配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相控阵雷达能快速提供大空域、多批量目标的三坐标测量数据,同时也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分辨力。  相似文献   

2.
临近空间飞行器可承担雷达和光学成像任务,能构成通信网点,甚至可以从地基光源中继激光波束,攻击远距离的各种目标。现对其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相控阵雷达波束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天线波束指向的定位控制.同时,该系统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雷迭的性能指标,所以其自身还应具备脱机检测和联机监测功能.本文重点讲述了采型号雷达的波束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波束形成的原理、系统组成和实现方法.对本数字波束形成项目,提出用FPGA和DSP相结合的架构来解决雷达在各种工作模式下的数字波束形成.  相似文献   

5.
基于时频分析的动目标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基于时频分析的性质,提出一种雷达目标识别的增强方法,对雷达回波信号采用距离多卜勒图技术,得到信号回波的距离多卜勒图,从中提取目标的各项参数,达到增强和检测的目的。经仿真实验证明,能够在强杂波背景下精确识别目标。  相似文献   

6.
数字阵列雷达是一种接收和发射都采用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的数字阵列新型相控阵雷达,它是相控阵雷达的一种体制创新,并使雷达系统在抗干扰、反侦察方面的性能得以很大的提升。本文主要介绍数字阵列雷达的接收自适应零点形成技术,并给出仿真和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7.
陆铮  罗建宝 《大众科技》2012,14(3):11-13
谐波雷达的特点是能够从杂波背景中根据目标辐射非线性的特性来探测有效目标。由于受到谐波雷达目标截面积较小的影响,谐波雷达探测距离较近。文章主要分析了谐波雷达的作用原理,设计了一种可以区别探测目标是否具有金属结或者PN结的谐波雷达接收系统,并对其系统组成部分进行了仿真及分析。  相似文献   

8.
根据公共自行车在租赁点间的自流动性,利用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行的OD数据,采用关联规则将具有较强相关性的租赁点归于同一个集合并赋予相应属性,然后对各集合中的租赁点进行空间聚类划分,最后生成调度区域划分方案;以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为对象进行划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关联规则的公共自行车调度区域聚类划分方法,兼顾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租赁点的空间和非空间属性,能够为公共自行车实时调度提供一种科学有效的调度区域划分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云计算环境下网络资源访问和调度能力,需要增强网络资源的活跃度,传统方法采用源信息系统最小方差粒子群优化算法实现资源活跃度增强调度,直接交互式多源信息的缺陷,导致信息访问的滞后和时延。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PSO)递阶进化的多出口网络资源活跃度增强算法,构建多出口网络资源调度和网络系统结构,粒子群进化按照属性的数据波动进行递阶分层,得到一个资源数据聚类的高密度区域,使得每一个初始种群中的个体都应有一个解,在多波束搜索PSO空间中实现粒子群PSO递阶进化,提高网络资源访问的活跃度。仿真实验表明,采用该算法,能避免粒子群在进行网络资源搜索调度过程中陷入局部最优,有效提高控制搜索精度,运行时间较短,能有效增强多出口网络资源的活跃度,进而提高了资源搜索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现代雷达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空中目标可能达到几百甚至上千批,并采用各种协同或非协同方式机动,无处不在的噪声、杂波和干扰也带来大量不确定性.针对日益复杂的现场态势,本文提出一种基于QT平台雷达目标跟踪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能根据环境自适应选择跟踪算法,实现目标跟踪处理和目标信息实时显示的功能.系统功能较为完备、界面友好,...  相似文献   

11.
刘炜  陆兴华 《科技通报》2015,(2):107-109
声学换能基阵数据的指向性分析和算法研究是进行声通信和换能器设计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提出采用C51单片机D/A转换设计,基于单片机的D/A转换功能,把采集的声信号转换为计算机能识别的电信号,结合相关的波束形成和波束指向性分析等算法,实现目标识别和检测的目的。提出一种采用C51单片机DA转换的声学换能基阵指向性分析算法与系统设计,首先设计C51单片机的D/A转换系统,改进声学基阵指向性分析波束形成算法,进行多用户和多通道指向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强面向对象性和实用性,可为多用户进行参数设定和目标指向性分析,有效提高波束指向性精度,改善声通信质量。  相似文献   

12.
对传统的波束域波束形成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改进的阵元域波束形成算法检测网络纠缠入侵信号。把传统的波束域旋转矢量的变换到阵元域中改善阵元域自适应算法的性能,利用纠缠入侵信号的特征值大于噪声的特征值这一性能,采用空间协方差矩阵逆的高阶次幂来逼近信号子空间,将求得权矢量投影于改进的阵元域的特征信号子空间。将求得权矢量投影于改进的阵元域的特征信号子空间,实现对网络纠缠入侵信号的检测。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改进的阵元域波束形成信号检测算法具有较好的自适应检测性能,计算量和信号检测稳健性有明显改善,在网络入侵检测中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随着导弹、卫星和宇航技术的大幅提高和进步,雷达技术逐渐应用到了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对于目标信号,雷达不仅需要测量目标距离,还包括目标的参数测量,而在某些应用中为了快速地提供目标的精确坐标值,还需要采用自动测角的方法。单脉冲测角技术定向精度高、实现简单、稳健性好,本文的工作就是围绕着单脉冲技术在雷达中的应用展开的。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重点表明了单脉冲技术的优势,然后介绍了单脉冲技术测角的原理,最后讨论了该技术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14.
无源雷达是一种被动防空体制的雷达,各站要分散布开才能够实现目标的定位.文章分析了目标仿真系统的行性,阐述了其功能、结构和布局方式.通过将系统产生的多路时差信号注入雷达各站,使雷达各站不需要分散布开,即可实现目标的定住.  相似文献   

15.
针对经典CS信道估计算法在低信噪比情况下对信道状态信息估计不够精准的问题,结合基于透镜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可以显著减少所需RF链的数量。本文考虑了3D波束空间信道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支持检测信道估计方案。该方案的基本思想是将3D波束空间信道估计问题分解成几个子问题,每个子问题只处理稀疏信道分量。对于每个信道分量,利用3D波束空间信道的水平和垂直稀疏度,先以高精度自适应地检测其支持,然后消除这个信道分量的干扰影响,作为检测下一个子信道分量的支持。在所有信道分量支持检测之后,可以用LS低导频开销估计波束空间信道的非零元素。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案即使在低SNR情况下也比经典OMP算法和CoSaMP算法获得更优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雷达和通信领域超宽带技术的发展,超宽带脉冲的波束形成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关注,时域波束形成方法随之提出,传统的基于正弦载波信号波束形成为频域波束形成方法。在极窄脉冲超宽带条件下,激励脉冲位置的测定是按时间,而不是相位实现的,所以有很多不同于常规波束形成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范方荣 《内江科技》2015,(2):52-54,30
一种应用于液压挖掘机的半自动控制系统已经被研制出来了。采用该系统,即使是不熟练的操作者也能容易和精确地操控液压挖掘机。具有控制器的液压挖掘机的精确数学控制模型也已经建立起来,同时通过模拟实验研发出了其控制算法,并将其应用在液压挖掘机上,由此可以估算出它的工作效率。依照此法,可以通过正反馈及前馈控制、非线性补偿、状态反馈和增益调度等各种手段获得较高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改进的飞控雷达系统雷达波模糊度函数控制距离估计算法,并将算法有效进行移植进行软件设计,应用于飞机飞行控制智能距离估计系统中。采用对数调频信号的调频形式构建飞控距离估计信号模型,分析了该信号的模糊度函数及对距离的分辨力。提取攻击和地面目标检测性能曲线,设计了飞控智能距离估计软件系统并进行安装调试。算法仿真实验和软件系统测试性能表明,相比传统的线性调频波信号雷达距离估计,改进的飞控距离估计算法能在信噪比极低环境下,随着飞机姿态速度的快速变换,距离估计结果精确。软件设计平台具有较好友好性和人际交互性,能有效移植到飞机控制平台中。  相似文献   

19.
童建平 《内江科技》2009,30(12):86-88
一种应用于液压挖掘机的半自动控制系统已经被研制出来。采用该系统,即使是不熟练的操作者也能容易和精确地操控液压挖掘机。具有控制器的液压挖掘机的精确数学控制模型也已经建立起来,同时通过模拟实验研发出了其控制算法,并将其应用在液压挖掘机上,由此可以估算出它的工作效率。依照此法,可以通过正反馈及前馈控制、非线性补偿、状态反馈和增益调度等各种手段获得较高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20.
脉冲压缩雷达基于系统仿真的角度构建雷达以及目标的三维坐标系统,基于雷达信号脉冲压缩以及非相参积累模型,利用计算机Simulink仿真获得其目标回波,利用脉压雷达信号处理结果,分析脉冲压缩以及脉冲累处理的效能。目标回波信号利用脉冲压缩以及脉冲积累处理,可以提升目标回波信号噪比以及其对目标距离估计等信息的精准度。对此文章主要对雷达信号处理系统仿真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基于Simulink仿真软件了解了雷达信号的产生,对仿真系统中的正交调频信号、脉冲压缩模块、Chirp-Z变换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