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创企业同时面临创新压力和合法化压力,两者间的张力在数字化新创企业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发展要求新创企业通过创新建立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数字创新在颠覆传统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同时也给新创企业带来了合法性挑战。基于最优区分理论,本文考察了数字化新创企业如何调和创新与合法化张力以实现最优绩效。研究发现,探索式和利用式创新均有助于提升数字化新创企业绩效。积极型政治战略强化探索式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反应型政治战略强化利用式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但弱化探索式创新的作用。本研究立足数字创业情境丰富了创新战略与企业绩效研究,拓展了企业政治战略与创新战略的关系研究,发展了最优区分理论的协奏观点。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3—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数字化对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机制差异以及情境调节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能够显著促进商业模式创新;第二,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不同而存在异质性作用;第三,战略激进度在企业数字化与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对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却并不显著。基于此,提出管理者应当审慎判断企业所处生命周期,科学制定战略规划,以牢牢把握数字化机遇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3.
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的发展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综述以及对119家企业的调查和分析构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组织与商业模式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企业竞争能力、市场竞争、供应链、战略柔性、企业合作和经营绩效等六个方面对企业组织与商业模式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市场竞争-竞争能力-企业合作对组织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供应链-市场竞争-战略柔性-竞争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经营绩效-企业合作对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企业重塑价值创造、交付和获取方式而实施的变革,在数字经济时代备受政府和业界关注,但既有研究对此却鲜有涉及。基于2013--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数字化对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机制差异以及情境调节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能够显著促进商业模式创新。第二,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不同而存在异质性作用。第三,战略激进度在企业数字化与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对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却并不显著。本文丰富了关于企业数字化后果的文献,亦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新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技术能力是新创企业提升运营效率的重要推动力,探索技术能力如何转化为新创企业运营绩效意义重大。本研究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构建技术能力、数字商业模式创新、环境动态性与新创企业运营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对436家新创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能力对数字商业模式创新和新创企业运营绩效有显著作用;数字商业模式创新正向影响新创企业运营绩效;数字商业模式创新是技术能力转化为新创企业运营绩效的关键路径;环境动态性越高,技术能力对数字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越强。研究结果丰富了动态能力理论,对新创企业依靠技术能力提升运营绩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省  杨倩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0):144-151
将数字技术能力细分为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技术获取两类能力、商业模式创新分为技术导向型和消费导向型两类创新,以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中介变量构建数字技术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理论模型,并提出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假设,基于沪深股市32家数字技术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验证研究假设.结果 表明:(1)企业的数字技术能力具有原动力作用,均能够促进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和提升绩效,但必须借助商业模式创新才能达到实现企业可持续盈利目的 .其中两类能力均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两类商业模式创新影响不同: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对技术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消费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影响不显著;数字技术获取能力对消费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技术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影响不显著.(2)商业模式创新能够促进企业绩效提升但中介作用有限,其中技术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起完全中介作用,技术创新是数字技术企业最好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7.
王素娟  王建智 《科研管理》2016,37(9):113-122
商业模式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及利润的高低,与其他战略的匹配有利于企业持续获得竞争优势。本文以123家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回归技术检验了商业模式匹配跨界搜索战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效率型商业模式匹配技术知识跨界搜索战略、新颖型商业模式匹配市场知识跨界搜索战略对创新绩效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同时,我们还发现,技术知识和市场知识分别积极调节效率型和新颖型商业模式对创新绩效的作用,进而促成匹配。  相似文献   

8.
基于服务化和商业模式理论,构建服务化战略、商业模式创新及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理论模型。以我国236家实施服务化转型的制造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导向的服务化战略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客户导向的服务化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则呈U型曲线关系;商业模式创新在服务化战略影响企业绩效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从商业模式创新视角揭示了服务化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路径,拓展了服务化战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理论,并对实施服务化战略的制造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来提升企业绩效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商业模式成为企业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有大量研究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的直接因果关系,较少关注在联盟组合情境下,商业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基于商业模式构成论和资源基础观,以创业板上市公司联盟数据库中2010—2016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创业企业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的直接作用关系,以及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商业模式中价值定位、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均对企业绩效存在显著影响,同时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会负向调节价值创造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及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会负向调节价值获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探究了在联盟组合情境下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并为创业企业研究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环,但实践中却存在诸多商业模式创新抗拒的现象。然而,当前关于创新抗拒的研究多以消费者为主体,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存在的商业模式创新抗拒问题却鲜有学者涉及,其作用路径与内在机理仍缺乏充分的理论关注。基于此,论文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对8家典型的商业模式创新抗拒企业进行了深入剖析,构建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抗拒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商业模式创新抗拒不同于产品创新抗拒,其涵盖了企业对改变整体商业模式要素综合逻辑的抗拒。根据情境与主导因素的差异,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抗拒主要可以分为“抱头缩项型”“画地自限型”“力不从心型”与“安于现状型”四类,并可分别采用风险决策理论、路径依赖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与绩效反馈理论予以解释。本研究拓展了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视角,并为减少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创新抗拒提供了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数字化水平对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根据动态能力理论和商业模式冰山理论构建了地区数字化水平与动态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跨层次影响的理论模型,基于59个城市的415家制造企业样本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开展实证研究,并选取典型案例对实证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地区数字化水平对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正向影响;吸收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均对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正向影响;吸收能力、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均正向调节地区数字化水平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本研究拓展了商业模式冰山理论的应用范畴,丰富了商业模式创新前因的研究成果,并为数字化环境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实践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战略管理领域长久以来关于动态能力是否能带来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争论,以浙江省567家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战略协调柔性对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和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进而试图打开动态能力影响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黑箱。结果表明:内、外部战略协调柔性都对产品创新能力有积极影响;环境动态性负向调节外部战略协调柔性和产品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却对内部战略协调柔性和产品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无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战略柔性对产品创新能力作用机理不明的问题,本文将其细分为战略可调性和组织可调性,以浙江省541家企业为研究对象,试图发现战略可调性在内外组织情境(环境动态性、组织可调性)的调节下对产品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战略可调性正向促进产品创新能力;环境动态性对这二者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组织可调性则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本文贡献在于:第一,拓展了自组织理论和适合度景观理论在产品创新领域的应用,丰富了架构能力对企业产品创新作用的研究;第二,整合内外部权变理论,识别了战略可调性和产品创新能力关系的内外部边界条件,发现产品创新所需的战略层能力基础具有情境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与发展,企业能够通过跨界创新实现与用户的价值共创,然而目前尚未有关于企业跨界创新和用户价值共创关系的研究。本文基于价值共创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引入用户驱动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冗余资源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基于352份调查数据,运用层级回归、Bootstrap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本文实证检验了企业跨界创新对价值共创的影响,以及用户驱动创新的中介效应和冗余资源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企业跨界创新能够显著正向影响用户价值共创,用户驱动创新在企业跨界创新和用户价值共创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冗余资源正向调节企业跨界创新对用户驱动创新的影响。本研究不仅从理论上证实了企业跨界创新对用户价值共创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而且对现实中企业管理也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5.
基于直接传导机制、间接传导机制和异质性传导机制三个维度,利用文本挖掘的方法,以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阐述了智能化发展是否促进企业进行颠覆性创新,探讨两者之间的内在机理,并从实证方面检验了颠覆性创新在智能化发展和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智能化发展显著提高了企业颠覆性创新水平,是新时代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的主要途径;智能化发展通过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和优化人力资本结构的机制间接促进企业颠覆性创新;在考虑企业异质性特征时,发现国有企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智能化发展对颠覆性创新的影响更明显;最后,企业智能化发展可以通过颠覆性创新提高企业的绩效,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结论为推动企业智能化发展、实现颠覆性创新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杨思远  王康 《科研管理》2023,44(1):26-36
本文基于2015—2019年中关村海淀科技园企业数据集,探究数字技术提升企业业绩的效应与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企业业绩,并且多项数字技术融合应用的乘数效应显著,尤其是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的深度融合对企业业绩的提升效果最佳。该结论在经过倾向匹配得分、工具变量等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机制研究表明,优化人才结构、提高创新能力、改善成本结构以及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是数字技术提升企业业绩的重要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对企业业绩的提升效果在大型企业、中国港澳台及外商控股企业表现更好,并且行业异质性使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合理规划数字化转型路径。本文为数字化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微观证据。  相似文献   

17.
新企业如何突破资源约束进而获得持续成长?作为国际创业中一个新兴的发展领域,创业拼凑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刻解读。本文在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创业拼凑理论,将个人层面的魅力型领导、企业层面的战略柔性、网络层面的关系学习纳入研究视野,构建了创业拼凑的多层次诱发机制及其影响效应的理论模型,并基于5家新企业案例分析对理论模型提供了现实性支撑。研究发现,魅力型领导、战略柔性、关系学习都对创业拼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业拼凑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不确定环境下魅力型领导、战略柔性、关系学习会进一步诱发新企业采取创业拼凑战略;知识基础在创业拼凑和绩效之间发挥正向调节效应。这些发现对我国转型期间新企业的健康成长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动态环境中战略柔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但对其具体作用机制现有文献还缺乏深入剖析。本文从主动与被动两个角度出发,识别了前瞻型战略柔性与反应型战略柔性,在此基础上引入环境变化速度和环境变化难以预测性为调节变量,提出并验证了两种战略柔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不同作用机制。对长三角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前瞻型与反应型战略柔性均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但其作用效果和机制存在显著差异:总体来看,前瞻型战略柔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效果更明显;环境变化越迅速,前瞻型战略柔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越明显;环境变化难以预测性越高,反应型战略柔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作用越明显。这些结论深化和拓展了战略柔性理论,也为企业的战略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