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1 毫秒
1.
研究由一个努力减排的制造商和一个努力促销的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的减排与促销决策问题。首先建立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供应链成员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表明集中决策会激励制造商努力减排、零售商努力促销及提高供应链整体利润,为此提出合作减排、合作促销和成本互担3种合作模式,分别构建博弈模型来分析均衡解。研究表明:3种合作方式分别在不同的条件下能提高供应链及各成员的利润,但是合作减排方式不能激励零售商努力促销、合作促销方式不能激励制造商努力减排,而成本互担方式能同时激励制造商努力减排水平和零售商努力促销。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对比分析3种合作方式下消费者对直销渠道的偏好对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能源互联网背景建立光伏发电商与储能商组成的光储价值链,并以其为研究对象进行效益协同模型研究.首先根据改进的逐对比较法确定节点努力因素,其次分别构建分散价值链Stackelberg博弈模型、集成价值链模型,再次引入收益分享与努力成本共担联合契约及回购与努力成本共担联合契,最后通过数值分析进一步验证上述模型的有效性.结果 表明,集成价值链模型表现优于分散价值链模型,而在分散价值链中引入两种契约后能在保证节点利益的基础上实现价值链整体利益最大化,有利于光储价值链的效益协同.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供应链环境下面临双边道德风险时制造商与零售商协同获取客户知识的契约设计问题.首先分析了制造商与零售商协同获取客户知识的双边道德风险与客户知识绩效,然后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合作契约模型并得出结论:客户知识协同获取的最优收益分享比例与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努力及其成本系数无关,但与他们的努力弹性系数及其成本函数的指数相关;当制造商增加努力对客户知识获取绩效贡献较大时,制造商将分配给自己较大的收益份额,而当零售商增加努力对客户知识获取绩效贡献更大时,制造商将给零售商较高的收益分享比例,这激励了双方合作,降低了双边道德风险.最后,通过实例进一步说明了契约设计及其变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字技术、社交媒体和虚拟社群等数字平台的不断涌现,如何分摊多主体协同利益、保证异质性主体高效的协同合作已经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该研究以数字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多主体协同为背景,依据“主体意向协同阶段—主体协同博弈阶段—综合评估协同阶段”理论逻辑,设计数字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多主体协同利益分配机制,基于三阶段动态利益分配模型,通过模糊合作博弈检验多因素贡献对多主体利益分配的影响作用,从而为多主体协同利益分配提供可靠的决策行动。研究结果表明:要素贡献系数、协同效应度正向影响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主体合作收益,而成本系数对其影响甚微。协同博弈下的利益分配机制保证了主体合作的稳定性;其相比于协同观望阶段时的利益分配更公平、更合理。研究结论拓展了利益分配机制在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主体协同领域的应用情境,为主体协同制订利益分配战略、消除资源隔阂、开拓价值空地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考虑随机因素干扰的情形下,运用HJB方程和动态规划方法分别求解Nash非合作博弈和协同创新博弈模型下大学与企业的知识共享策略。结果表明:(1)两种博弈情形下,知识共享的成本越高,共享的知识量越少,知识共享边际收益越高;(2)协同创新博弈模式下的知识共享量、系统总收益均高于Nash非合作博弈,更易于达到Pareto最优,即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有助于提升系统总收益;(3)在合作情形下,大学与企业的决策目标定位于整体收益最大化,使得双方在知识共享努力程度与整体收益情况均优于Nash非合作博弈,在对知识共享行为有效协调下,合作策略是大学与企业构建协同创新系统,促进系统内知识共享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创客空间是发展迅速的创新创业资源整合平台,是创客空间的重要形式。在研究图书馆创客空间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平台运作模式、利益主体构成及其协助模式的基础上,借助博弈论方法与工具探究创客空间创新生态系统多方利益分配的问题。结果表明,创客主体以生态系统协同为依托,通过创客空间搜寻与对接企业资源的收益优于自行搜寻与对接模式,而创客空间、政府企业的收益则在于促进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发展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7.
高新技术产品供应链的产能协调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刚  孙林岩  徐晟  李健 《预测》2008,27(3):69-74
高新技术产品供应链产能设施投资高、建设周期长、技术进步速度快,而高新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短,市场需求波动剧烈。高新技术产业普遍采用的长期合作生产模式虽然能够提高产能协调效率,但并不能实现最优协调。结合长期合作模式,本文提出了产能成本共担和协作收益共享协调机制。这两种机制能自发实现分散化供应链的产能最优协调。最后,分析了需求的不确定性、产能投资成本、技术进步速度等因素对产能协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是以技术标准及平台为纽带,由高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特征的技术创新体系.定价使得协同收益在合作各方之间自由流动而成为创新生态系统利润分配的有效方式.在分析创新生态系统价格特征后,通过多案例分析论证创新生态系统的定价模式:以零价格获取蚂蚁经济效应并联动销售其他盈利产品的免费模式,借助交叉网络外部性捆绑销售相关产品的价格补贴模式,以专利交叉许可和专利组合许可为基础的技术标准定价模式以及包含单向定价和双向定价的平台定价模式.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厂商与用户之间存在的成本鸿沟被认为难以跨越,然而,随着云制造等新制造模式的兴起,构建跨组织成本协同机制成为厂商与用户的合作主导关系面临的关键问题。从产品制造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刚性、竞争为主导的企业边界、产权鸿沟下市场机制的局限、决策代理人利己选择等多维度,对传统制造环境下的厂商成本与用户成本鸿沟形成机理进行解析,提出以价值生态系统为内核、推进产品与服务一体化、构建动态契约合作机制以及"连接红利"的跨界成本协同平台为路径的厂商成本、用户成本协同模型,为云制造环境下跨组织的成本优化提供理论框架,并通过案例分析对理论框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0.
《软科学》2019,(11):98-106
将从事大数据营销的互联网服务平台作为独立博弈主体纳入动态闭环供应链系统,考虑消费者的参考价格效应,借助微分博弈理论分别求得制造商、零售商和互联网服务平台间进行独立经营、协同生产以及协同营销3种经营模式下最优价格和大数据营销努力反馈策略、品牌商誉、废旧产品回收率以及企业利润。对比3种情形可以发现:互联网服务平台的加入对于供应链企业获得持续盈利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协同生产和协同营销模式均能激励互联网服务平台的大数据营销努力,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效用,提升品牌商誉;不同经营模式下的企业策略应充分考虑消费者参考价格效应的影响;在大数据营销和消费者参考价格效应的影响下,企业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战略联盟亦能在数据驱动营销的背景下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实现经济、环境、社会三重效益的提升,促成闭环供应链全渠道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电子商务背景下的供应链激励机制,本文引入电商效率系数对是否具有公平偏好的两类条件下的供应链激励机制做了比较研究。发现在无公平偏好下,零售商所付出的最优努力水平与合同的激励系数正相关,与产品的批发价格无关,与零售商的风险规避程度和商品销售量的波动程度负相关,制造商给予零售商的最优激励系数与产品的批发价格正相关,与零售商销售产品的边际利润负相关。而在公平偏好条件下,激励系数对于零售商的正向激励作用未变,而当激励合同中的固定收入满足一定条件时,零售商的努力水平就会大于其在无公平偏好下的努力水平,并且固定收入越多,零售商为销售产品付出的努力就越多。同时发现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电商效率系数的引入对制造商和整个渠道的收益具有明显的正向关系。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了公平偏好下的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收益以及整个供应链总收益相比无公平偏好下的收益存在帕累托改进,验证了电商效率系数的提高对渠道总收益的正向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2.
供应链融资的供应商与制造商委托代理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供应链融资的中小型供应商和核心型制造商之间,物料供应合约归结为委托代理激励合约。在信息对称情况下,核心制造企业通过设计线性激励,使供应商达到帕累托最优努力水平,并且能够实现制造商收益和供应商成本损失之间的帕累托最优均衡。在信息非对称情况下,制造商通过设计线性激励,以付出最小代理成本为代价,使供应商选择最优努力水平的同时承担一定份额的风险,能够实现制造商和供应商期望收益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张子健  刘伟 《科研管理》2008,29(5):102-110
摘要:在双边道德风险模型下,研究供应链合作产品开发中报酬契约的设计。在报酬契约设计中,同时考虑了供应商努力的动机以及制造商自身努力的动机。契约中通过一个部件技术价格,实现了制造商与供应商间产品收益的转移,分享产出,同时通过一个固定补贴费用,满足供应商参与开发的约束。结果表明,这一最优契约中的部件技术价格随供应商研发努力的成本参数降低,随制造商努力成本参数增加。  相似文献   

14.
郑永彪  张磊 《科研管理》2013,34(9):36-45
委托代理理论重点研究委托人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通过制定相应措施来激励代理人朝委托人希望的方向去努力,主要工具是静态激励模型和动态激励模型。本文借助于委托代理动态激励模型,研究了在企业创新管理中,领导如何在不具备某些信息的情况下,激励员工在工作中保持长期的创新动力,完善企业创新动力机制中的政策激励。分别构建了在道德风险、以及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共存等两种情况下,员工在常规工作和创新工作中的努力分配情况的连续时间模型,讨论了两种情况下最优激励合约的变化情况,并通过比较发现在过去与未来无关的条件下,员工的努力水平与将保持不变,并根据自己的利益来选择努力方向,忽视企业创新工作。建议在企业创新的政策激励动力机制中,将员工的过去业绩及努力成本都纳入到绩效评价体系中,来激励员工在不同时期调整其创新努力水平。  相似文献   

15.
唐国锋  李丹 《科研管理》2019,40(9):170-180
客户企业在实施SaaS云外包时,面临因效率参数不可观测所引发的云服务提供商(Cloud Service Provider,CSP)道德风险问题。针对该问题,在考虑服务投资影响效率参数分布情况下,以客户企业期望收入最大化为目标,应用委托-代理理论设计了云外包激励机制,并对合约性质及激励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激励相容性的自我实施条件由效率参数改进的边际效用、努力的边际负效用及边际产出决定;最优努力水平是效率参数的减函数;服务投资与效率参数进一步改进的条件概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最优激励机制可由固定服务报酬及收益共享构成的线性合约表示。  相似文献   

16.
技术标准化联盟产权激励机制:剩余控制权配置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个参与方的一次静态博弈分析结论表明,具有双边否决权的共同控制所有权配置,是唯一能同时引致双方披露隐性知识和选择较大投入的产权模式。与此同时,知识溢出和外部性问题等因素使得博弈模型的均衡结论难以实现帕累托最优,所以充分的知识共享和最大投入还需要具备其它的组织条件。  相似文献   

17.
吕萍  慕芬芳  宋吟秋 《预测》2012,(1):54-59
本文利用激励理论和委托—代理模型,建立考虑工期的业主和承包商的收益模型,研究了在合作和非合作两种情况下业主、承包商和供应链的收益。通过对模型进行分析和求解,得到了合作情况下的供应链收益和工期要优于非合作情况下的供应链收益和工期;然后,对合作情况下的业主和承包商的收益进行协调,实现了工程项目供应链收益最大化和各方"共赢";最后,给出一个算例分析检验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8.
已有项目群工期优化的激励机制主要从业主角度探讨总量激励策略,较少考虑承包商的收益共享偏好。为此,从项目群相关者收益共享视角,探讨项目群工期激励仿真的计算实验模型。首先,分析收益共享激励策略下的项目群工期优化机理;其次,引入激励总量和激励强度,构建收益共享视角下的项目群工期激励的计算实验模型;进而,通过激励总量、收益共享比例动态调整,构建不同情境下承包商行为、项目群工期及优化带来的业主收益的仿真方法。最后,以U项目为例,进行计算实验,结果表明:单独依靠激励总量存在激励效率边际递减效应;收益分享比例设计能够在激励总量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承包商努力水平及业主收益;激励总量和收益分享比例的平衡是实现工期及业主收益最优的关键;收益共享激励策略的引入形成并强化了项目群工期优化的激励-努力程度的反馈回路。研究成果为揭示承包商行为及项目群工期演化规律、并且制定相关管理策略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孟炯 《科研管理》2006,40(12):301-311
借助于红领个性化定制模式创新案例的博弈分析,研究民主制造下基于价值共创的制造模式创新。结果显示:与B2B2C供应链运营模式相比,C2M平台运营模式与民主制造更加匹配,该模式便于更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增强企业竞争力;与专制制造相比,民主制造能显著提升产品市场需求、企业创新收益与产品提供系统的总收益,且企业创新收益、“C2M平台”与“B2B2C供应链”间的均衡差均随价值共创强度的增加而增大;B2B2C供应链运营模式下,适当的批发价格激励措施能够提升产品市场需求、企业创新收益、产品提供系统的总收益,且民主制造下激励因子取值变化对供应链均衡结果的影响更加显著。研究结论证实了红领C2M产品个性化定制模式创新案例的正确性和可借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