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一兵  王卓  付志璐  莫钰  张琴 《科教文汇》2023,(13):134-136
海洋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是海洋科学专业的必修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发挥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该文从海洋生物学的教学目标出发,结合课程内容深入发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寻找课程思政映射与融入点,探索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期达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遗传学课程教学为例,从遗传学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重构、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课程思政教育实施路径、课程思政教育的反思等方面进行地方院校遗传学课程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旨在为地方院校相关专业开展遗传学思政课程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课程思政的教育论述,需要将思政工作始终贯穿于学校育人全过程,因此对环境地质学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文章首先分析了建筑类高校《环境地质学》课程思政的重要性;然后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给出该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思政元素;最后,提出了有效实施课程思政的基本策略,可为同类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秦思  刘秀霞 《科教文汇》2024,(4):138-141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课程思政”和“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精神,使舞蹈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使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同频共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协同共建“三全育人”大格局。该文以思政元素融入高校舞蹈课程重大意义为逻辑起点,纵向挖掘舞蹈课程教学中潜在的思政元素,找到思政元素与舞蹈课程的契合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不断提升舞蹈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5.
孟君 《科教文汇》2023,(12):142-145
随着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课程思政已经成为高等院校课程建设的重要方向,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以及高校课程体系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此,该文从管理会计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逻辑出发,分析了管理会计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针对管理会计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展开简单探讨,而后对于如何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出相关建议,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实施路径,希望可以为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层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当前全国高校正加速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该文基于中国知网的文献数据,设置检索主题为“课程思政,基础医学”,检索范围为学术期刊,获有效文献344篇;在检索结果中以“研究生”为主题收集到文献6篇。通过分析这些文献,总结了我国高等院校基础医学课程思政建设态势与实施方法,为全面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借鉴。文章认为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7.
周朔 《科教文汇》2023,(8):124-126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蓬勃开展,深刻反思课程思政理论和实践的相关问题,总结课程思政建设的系列经验,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是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深化的迫切需要。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主要有:课程思政建设的载体是课程,课程思政建设的灵魂是思政,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导是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是院系。  相似文献   

8.
张莉莎  周培元 《科教文汇》2020,(6):63-64,67
高校思政教育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扩大到每门课程。思政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职院校中的思政教育尤为重要,要深度挖掘课程的育人功能,结合课程本身的文化内涵,强化职业技能教育与价值引领协同效应,将课程教学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本文以“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课程思政建设为例,对思政教学进行实践总结和反思,旨在为相关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和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是由课程与思政组合而成的新概念,它的提出在新时代高校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须从实践本体论来理解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前提基础在于实现课程思政学理化,形成课程思政理念与概念的普遍共识;保障举措在于实现课程思政制度化,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实施制度体系;目标追求在于全面并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全面培育并不断提升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以期最终实现课程思政常态化。课程思政活动、高校、教师全面助力课程思政学理化、制度化与常态化的实现,课程思政学理化、制度化与常态化“三位一体”、相互促进,共同推动课程思政实践、实施与建设,系统推进高校课程思政走深走实。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是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课程德育内涵的必然要求。实验思政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环节,是对思政体系的完善与补充。该文以“流体力学”实验为例,讨论了基础力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探索了实验思政的理念、内容及方法,以期为提高基础力学课程实验的思政水平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鱼慧洋 《科教文汇》2020,(13):109-110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本文在“课程思政”视野下,结合“学前教育学”课程特点,从完善课程思政内容、创新多元化教学方法、丰富课程思政评价方法等方面,对“学前教育学”课程思政教学进行思考,给出了具体建议,为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丽芳 《科教文汇》2023,(11):138-141
在“大思政课”格局下,文章针对医学院校思政课与专业课教育教学的现状,以协同育人理念为思政课与专业课互融互促建设的指导原则,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出发,开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互融互促的设计与实践,构建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机制,从而促进医学教育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秦雪洁 《知识窗》2023,(4):21-23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文章以纳税实务课程为例,分析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难点与优势,剖析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从职业教育的“三教”改革角度出发,探索课程思政实践路径,并以个人所得税教学项目为例,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优化教学设计,以期提高涉税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效率。  相似文献   

14.
把思政教育从专门的思政课程扩展到课程思政,是课程建设的一个趋势。本文针对高职学生的课程特点,以《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为例,探索思政元素的挖掘方法,以及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授课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教学案例的设计,通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使得学生在接收专业教育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毕波 《科教文汇》2023,(1):129-132
围绕核生化消防专业培养目标,确定生物检测技术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通过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拓展教学内容、基于案例教学法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确立新的课程考核评价模式等实现课程思政教育。探讨如何将案例教学应用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以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为其他专业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罗婷  杨娟  刘亚 《科教文汇》2024,(4):159-162
通过文献梳理及实践反思,研究者提出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的“三有”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并系统阐述了“三有”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内涵与教学实践思路。该文论述了该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深入分析了“有趣”“有用”“有意义”的“三有”课程思政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在实践基础上,以贵州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为例,提出了“三有”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实践思路,从“三有”课程学习目标设计、学习内容与资源创设、学习方式创新、学习评价机制建构几个基本教学环节出发进行架构和阐述。另外,结合“三有”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特点,思考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为课程思政赋能与创新。本研究旨在改革与创新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并为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提供一些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吴昊 《科教文汇》2023,(17):140-142
以“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课程为例,基于课程本质及授课规律等方面深度挖掘其所包含的思政元素,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从理论教学与思政教育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文化自信、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以情景设定、热点启发等方式将思政素材有机融入课堂,充分发挥该课程蕴藏的新时代生态保护理念和思政育人作用,也为相关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雷辉 《科教文汇》2023,(6):145-148
在高校“大思政”育人背景下,文章探索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新路径,提出了“一核心三结合五维度”课程思政建设模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四个层面融入思政教育,实现专业教学全过程育人,并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介绍课程思政建设模式的实践路径,旨在为工科类专业课课程思政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的基本载体,是育人的“主战场”。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本课程中融入思政,对于培育大学生专业素养和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该文结合课程内容特点,深度挖掘思政元素,重构了混合教学赋能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以期为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措施。该文以交通类院校开设的“基础工程”课程为例,分析了目前在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时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结合超星平台,在挖掘思政教育资源、建立课程思政线上资源库、丰富线上互动教学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线上教学平台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以期为传统工科教学中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