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任务。在我国协同创新的新时代大环境下,为了更好促进校企协同育人工作提供动力源泉和有效支撑,以立足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为出发点,阐明了市场竞争力、政府推动力、利益驱动力以及学生成长力是影响校企协同育人动力机制的外部和内部因素,而政府、高校、企业三方的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是造成协同育人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通过校企协同育人实践案例,系统阐述了完善校企协同育人动力机制的主要途径和收效明显的实践成果。实践表明,动力机制是校企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动力来源和根本力量;校企协同育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政府、高校和企业相互协调,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2.
校企合作是高校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有效途径。应用型艺术人才培养需要高校教育,更需要企业的积极主动参与。实施双赢战略,加强校企合作,深入探究实施校企合作的具体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不仅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更能提升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优势,为社会提供大量急需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艺术人才。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昕 《文教资料》2008,(5):189-190
"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创新型国家必然要求创新型人才.而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就必须改革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立足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矫正传统模式的不足,建构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进一步创新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机制需认真厘清校企协同的基本意涵。当前校企协同培养工程人才存在政府制度规范缺位、企业协同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在建立协同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机制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提升责任意识;建立协同联邦,实现利益共赢;行业广泛参与,突破协同瓶颈;主动服务社会,提升协同引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前行,移动商务已成为新世纪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高校传统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与移动商务行业的需求。社会对移动商务人才,尤其是创新型移动商务人才的大量需求,促使高校尽早转变电商人才培养模式。以移动商务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核心、以校企合作为根本手段,建立以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校企双师"教学团队、企业实训基地、以竞赛促进教学的教学模式、移动商务开发创业团队为支撑的五位一体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满足社会对创新型移动商务人才迫切需求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校企深度协同,有效提升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效,论述了校企协同的本质内涵以及相关研究的基本态势。认为关注个性发展、培养团队意识、引领实践探索、激发创新精神、启迪创新思维等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特质的核心切入点。探讨了校企协同基本功能、运行机制、方式和内涵,以及校企协同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和行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创新型社会建设,产学研融合是行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进模式.本研究以军工行业为例,通过对九个特色企业的访谈分析发现,当前行业特色高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方式呈多元化趋势,但在利益分配、资源供求、教师投入、人才类型、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以及文化认同等方面仍存在问题.行业特色高校要在学科规划、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专业建设、行业文化育人、行业特色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以优化体现双赢的合作机制为保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学生实践创新、传承创新行业文化,通过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撑培养全面发展的行业特色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的双重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基于校企合作的视角,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就如何构建长效利益均衡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形成人才培养战略联盟,整合高校与企业优势资源,共同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根据自身条件探索适合对路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江苏大学多年来进行创新实践,科学推广“135金字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政校企协同汇聚资源,着力打造创新创业人才和实践创新人才成长平台,促进“基础厚、范围广、优势强”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全面提升,为行业和地方创新型经济输送源源不断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0.
面对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标准改变的新形势,需要进一步探究校企协同培养创新人才新理念与新方法。通过明晰校企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困境,对学校与企业优势与角色进行深刻解析,探究融合式校企合作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理论创新和平台搭建两个方面进行深入解析,对校企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加强,企业对人才能力要求也不断提高,硕士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成为我国高层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以校企协同创新为基点,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制定联合培养方案,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校企协同创新机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当前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基于三重螺旋的行业人才校企协同培养体系有利于解决当前行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适用性.该体系具有实践性、社会性、多样性和交互性的特点,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是人才培养的主体,政府是校企合作的主导.推动校企合作走向持续深入关键是要构建能够关照参与各方利益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3.
钟佳 《文教资料》2021,(1):152-153,171
工程教育改革创新是未来培养新工科人才,服务于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的重要起点。在新工科背景下,不断提高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的能力,是高等学校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高校与企业在教育中分别扮演育人和用人的两端角色,从供需两侧实现对接,开展校企协同育人工作。校企间不断加深合作,从师资力量的队伍补充,学生进入企业和企业入驻学校的互联,制订适应行业发展、适应未来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逐步实现校企之间全方位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创新型人才严重缺乏,主要原因有中学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高校缺乏办学特色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使用不合理以及当前高校教师学术评价标准的弊端等。解决办法是政府、企业、大学、社会的合作:要重新定位政府角色;社会要积极参与高校办学;改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校企互动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互动不仅有利于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而且因其重视学术实践、关注个性培养、强调"群育教育"而成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路径。为更好地促进校企互动和提高互动质量,应采取创新科研体制和机制、实施多样化的互动形式,构建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缔结校企产学研联盟等有助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策和举措。  相似文献   

16.
在"一带一路"重大战略背景下,聚焦近年来大众普遍关心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高校,以人才培养为抓手,承担着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国际化、创新型、多元化、多层次人才的重任;个人(英语专业毕业生),正确定位,转变就业观念,着力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成为富有竞争力的人才;政府,重塑角色,整合资源,政策引导,搭建平台;企业,主动加强校企合作,提供实践支持,协同育人。要从根本上改善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需要政府、企业、高校、个人四方联动,建立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同机制,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17.
强化实践创新能力 突破软件人才瓶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国内高校软件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主要不足,从改革实践教学、加强校企合作、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质量的软件人才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化工类应用型人才传统培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从校企协同研究意义、高校化工类学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企业校企协同育人开展现状、企业合作需求调研剖析等方面展开论述,提出校企协同育人对策,为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校企协同育人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协同创新是高校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地方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需树立协同创新意识,整合多主体教育资源,构建有效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校企合作是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创新型综合人才的重要环节。分析国内外高校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探讨现行教育体制下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运行机制、存在不足和拓展空间,对于高校多元化校企合作办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