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我国制定地震保险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迄今为止没有专门针对地震保险立法,导致地震保险制度的严重缺失。而现阶段制定我国的地震保险法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制定地震保险法应立足于我国现实国情和法治状况,借鉴地震保险先行国家的成功经验,在地震保险法中应明确地震保险法的立法目标、立法原则、地震保险的性质、地震保险的组织形式和承包范围,对地震保险基金、地震保险再保险和地震保险的监管等主要内容也应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2.
蔡安宁 《地理教育》2010,(10):58-59
一、普及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极其频繁,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地理教师应科学介绍地震知识,给学生详细介绍我国历史上几次重大地震的情况以及我国地震带的主要活动区。还可陆续通过课堂讲授、学生观看录像、听讲座、讨论、上网查资料等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地震、地震如何发生及传播,地震类型、地震分布,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深度、震级、烈度,  相似文献   

3.
地震物理ABC     
吴忠良 《物理教学》2013,(2):2-5,59
本文介绍现代地震学的基本知识,如地震矩、地震频度、互相关系数、地震辐射能量、震源谱、烈度、地震预警、Q值等等。  相似文献   

4.
"地震为什么会发生在汶川?""地震云的出现真的预示着地震的来临吗?""地震预报为什么那么困难?""人们有什么办法来对付地震灾害呢?"汶川地震以后,地震成了人们最关注的事件之一,所有关于地震的信息都被人们收集和传播,同时人们也会产生很多问号,希望对地震能了解得更多一些。带着与读者相同的疑问,本刊记者走进江苏省地震局地震监测中心,与地震专家、江苏省地震监测中心主任刘红桂研究员作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汉川地震之后地震一词开始频繁见诸媒体.其后中国玉树地震、新西兰地霹、日本地震、缅甸地震,我们的生活突然被卷入无止境的天灾之中.其实.地球并非近几年才喜欢上运动的,据统计.全球每年发生各等级地震500万次左右.地震频繁并非是2010的前奏.我们要做的是了解更多、更科学的震前预测及震后救助知识.  相似文献   

6.
资源介绍 上海地震科普馆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佘山地震基准台,拥有展馆面积550余平方米,主要由报告厅(放映大地震资料片、地震动画片等)、图文展示厅(以图文并茂的展板形式,从地震概述、地震预报、防震减灾、避震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地震和地磁仪器、资料陈列厅(陈列着许多地磁、地震等各种监测仪器)、影视厅(可供参观者自由点播中外地震影视片、地震动画片等)、答题厅(可以让不同年龄层次的参观者选择不同的地震科普知识测试题)、自救互救厅(存放着八具人体模型及各种抢救伤员应急医疗器,供参观者演练)组成。  相似文献   

7.
四川位于我国西部,是地震多发区.2008年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2013年雅安发生里氏7.0级地震,给四川地震灾区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本文对四川地震灾区农村房屋的损毁特点、四川地震灾区农村房屋建设现状和四川地震灾区农房建设改进措施进行了研究,认为四川地震灾区农房建设不仅是一个工程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包括政策、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应从政策、管理、技术和服务等方面采取综合对策,从整体上保障地震灾区农村房屋建设质量,提高农村房屋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8.
地震遗址是由于强烈地震造成地面和山河改观等地貌变化而遗留下来的,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明确规定,国家要依法保护典型地震遗址、遗迹。目前,全国共有5处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一、云南永胜县红石崖天坑地震遗址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中国的地震特征和中国保险业的地震保险状况阐明了建立完善地震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结合国外的地震保险经验,从立法、保险方式、保险基金、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重视等方面对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建立提出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地震旅游是人们出于对地震相关事象的认知与体验而进行的地震文化体验活动。地震旅游资源是地震旅游的物质基础和精神依托,其所含内容十分丰富。汶川地震在给灾区人民带来灾祸的同时,也遗留下了众多价值较高的伴生物、遗留物和附生物。合理有效地对这些资源进行旅游开发,不仅有助于地震灾区的恢复与重建,而且还可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凭吊灾害事件、加强防震抗灾和地震科普知识教育。文章利用地震旅游机会谱(ETOS)和“资源-产品”(R—P)关系模式对四川地震旅游资源的“R—P”转化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并据此提出了四川地震旅游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清史稿》相关资料的考察,可以发现清代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朝代,其中地震的发生次数比较频繁。清代地震的时空分布呈现出三个基本特征:顺治和康熙朝前二十二年是一个地震活跃期,其间地震多发、群发且集中在某些年份;咸丰朝又是一个地震活跃期;山东、湖北、浙江、河北、甘肃、江苏、山西等地是清代地震的高发省区。由此可知,清代我国地震活动十分广泛,但分布不均,而且有着非常明显的集中地带,即沿海省区和华北平原地带。  相似文献   

12.
地震是一种无法回避的自然灾害,其突发性和巨大的破坏性给人类生存安全、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目前,国内外地震序列研究主要表现在地震序列类型特征研究、地震序列背景与形成机理分析、地震余震序列时空强概率分布特征研究等三方面.本文利用记录值的理论对地震余震数据做了初步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许昌地区历史地震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许昌市1000年以来的地震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许昌地区的地震具有震群型地震和孤立型大震相间分布的特点,地震活跃期一般持续4~20年左右。地震平静期为60年的倍数,即大震发生的周期为120年,地震发生的位置多分布在许昌市的东南、东北10km的范围之内,引发地震的活动断裂为开封—汝南深大断裂和许—禹断裂。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通过手机查询地震目录,获取地震目录详细信息,在手机浏览器上显示地震相关信息的关键技术、流程图、代码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研究采用问卷法,以5·12地震灾区的285名地震亲历者以及内蒙古、上海两地282名非地震亲历者为样本,考察两类人群对地震和水灾的乐观偏差,结果表明:被试对地震具有Ⅰ型和Ⅱ型乐观偏差,对水灾具有工型乐观偏差;被试对地震的乐观偏差显著高于对水灾的乐观偏差;地震亲历者的Ⅱ型乐观偏差显著高于非地震亲历者,而在Ⅰ型乐观偏差上,地震亲历者与非地震亲历者并无显著性差异。在此基础上,分析乐观偏差存在的利弊,提出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观念取向应该是适当乐观与危机意识共存。  相似文献   

16.
康熙在位61年,仅大地震就经历了数次,其中包括康熙七年(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康熙十八年(1679年)京师8级地震、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山西临汾8级地震、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宁夏中卫7级地震、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河北沙城6级地震。  相似文献   

17.
雅敏 《教学随笔》2008,(Z2):22-23
①地震是自然_____中对人类_____最大的____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仅地震一项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就超过45亿美元。因此,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和震级,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便成为地震科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②要准确预报地震,必须分析十几种甚至上百种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世界各地灾害频发,我国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海地地震、智利地震、我国西南几省的大旱、各地沙尘暴龙卷风肆虐、2011年2月的新西兰地震以及3月的云南地震、日本地震,使我们惊恐地发现灾害一直笼罩在我们身边。因此,防灾减灾教育己刻不容缓。“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指出:“教育是减轻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可见在教学中实施防灾减灾教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丽江、阿什图、包头西等地地震消息的相继传来,越来越多的国人感觉到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并不平静。地球有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玛拉雅地震带,中国位于这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世界上内陆地震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遭受地震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是大陆板块内部地震,具有震源浅、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的特征。本世纪以来,我国大陆7级以上的地震占全球大陆7级以上地震的1/3,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其中1976年唐山大地震死亡超过24万人),约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经济损失也十分严重。我国的地震…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略地介绍了甘肃省地震智能预测决策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了已形成的软、硬件资源,实现了计算机远程数据通信网、综合地震数据库、现代化的震情分析会商系统、地震综合预报专家系统和实用化地震预报软件系统的联机,使日常地震预测预报决策实现了计算机化、智能化。实际使用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区域性和实用性,改善了甘肃省地震分析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