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浙江省近5年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以及体质调研数据进行比较与分析,认为要维持与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待于科学干预学生体育锻炼的认知心理因素.采用体质测量法和心理测量法分析了男女大学生体质与身体自我概念及体育锻炼态度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并基于健康行为过程理论(HAPA)探讨了学生身体自我概念、体育锻炼态度等心理要素的干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①男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女大学生,且在行为习惯与行为控制两因子上呈显著的性别差异;②男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女大学生,身体肥胖、协调、活动、整体身体因子呈显著差异,身体健康、耐力及总分呈非常显著的差异;③男大学生体质各因子与体育锻炼态度呈显著相关,而女生只有坐位体前屈及800m跑与体育锻炼态度呈显著相关;④男大学生1000m跑与身体健康、自尊及总分存在显著相关,女生体重、握力与身体自尊,坐位体前屈与身体活力,800m跑与身体耐力,自尊呈显著相关;⑤男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各因子主要与行为习惯、行为控制及主观标准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女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各因子与体育锻炼态度的多数因子均呈显著相关,身体健康、耐力、外表、活力、自尊、整体身体因子及总分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均有正向的预测作用;⑥从认知心理因素干预学生的体质健康,可以将体育锻炼变化过程中的各种策略和变化的具体阶段联系起来,有效激发与维持学生的科学体育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小学生运动益处与障碍认知对于身体活动的影响及内在关联,为提升中小学生身体活动和减少久坐行为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小学4~6年级618人和初中1~3年级学生1047人,调查其身体活动水平、久坐行为时长和运动障碍及障碍认知水平;使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学段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的差异,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中小学生的运动益处认知差异,最后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揭示其关联性。结果:被调查学生的总体身体活动水平偏低,66.5%的女生处在低强度身体活动水平远高于男生的46.9%(X2=71.29,P<0.001);初中生低强度身体活动人数占比68.6%远高于小学生的36.1%,56.0%的小学生处在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水平远高于初中生的29.0%(X2=171.75,P<0.001)。中小学男生的运动益处与障碍认知得分高于女生,中学生运动益处与障碍认知得分高于小学生,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运动益处与障碍认知中预防保健、生命促进维度与中小学男生久坐行为显著相关(P<0.001),社会交往与女生久坐行为显著相...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对高职大学生躯体亚健康状况及致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高职大学生亚健康检出率较高,女大学生亚健康检出率高于男大学生;农村大学生亚健康检出率高于城镇大学生;非独生子女亚健康检出率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高职大学生亚健康检出率在年级的分布为:二年级检出率最高,其次是三年级,一年级最低。(2)高职大学生躯体亚健康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症状:疲劳感觉、胃肠不适、睡眠障碍和疼痛感觉。(3)影响高职大学生躯体亚健康的主要因子依次为:不良生活习惯因子、学习环境因子、身体练习因子和社会交往因子,且不同症状躯体亚健康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温州大学、丽水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的体育专业大学生成就动机与自信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成就动机与自信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追求成功的动机上,男大学生的动机要高于女大学生,而在自信上两者差异不显著。不同的专业大学生在学业、社交、身体自信上存在差异;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大学生在整体自信、学业自信、社交自信、身体自信、追求成功上的得分均高于家庭所在地为城镇的学生,且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大学生受家庭经济情况的影响不大,在自信与成就动机的各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比较不同身体质量指数与体力活动水平对大学生自觉健康状态的影响,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20.23±0.96岁。在体力活动高度活跃、不活跃时身体质量指数正常、超重大学生的自觉健康状态得分均明显高于肥胖程度大学生(P<0.05)。除了体重过轻组以外,在其它三种身体质量指数下,体力活动高度活跃的大学生自觉健康状态得分最高(P<0.05)。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解大学生生活方式现状以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自编大学生生活方式问卷,随机调查了1586名大学生.研究表明,目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总体处于中等偏差状态.从不同群体大学生生活方式特点看,存在性别差异,男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总体上比女大学生好,尤其是在营养膳食、身体锻炼、生活态度这3个维度上;而女大学生则在生活嗜好维度上表现比男大学生好.存在年级差异,低年级学生的生活方式好于高年级学生;存在专业差异,文科学生在生活嗜好维度上显著好于理科学生;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生活方式在身体锻炼、生活嗜好和人际关系等3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即生活方式越健康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生活方式7个维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生活嗜好、人际关系、压力缓解、生活态度、学习因素、身体锻炼、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7.
采用实验法、问卷法、数理统计法对安徽省大学生身体成分现状、体力活动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男大学生超重或肥胖发生率高于女大学生,女大学生低体重发生率高于男大学生;课余时间体力活动偏少,每天静坐时间较长;大学生超重或肥胖发生与体力活动并无肯定的联系;经常参加大中强度体力活动能够改善大学生身体成分分布,弥补由于静坐时间对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当今社会的进步发展,大学生因其自身与外在的原因,心理成长仍处于趋于成熟但不稳定的状态,在内外压力下如何培养积极向上的自信心是刻不容缓的。网球运动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体育项目,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陶冶情操调节自身心理状态,为身心健康的培养建立了良好的帮助。本研究旨在探索网球运动对大学生自信心的影响作用,并通过得出的结论为大学生自信心提供帮助。本文通过采用《罗森伯格自信量表》对成都体育学院网球组与非网球组不同年级、性别共计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解网球运动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大学生自信心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年级上,网球组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p=0.017,p<0.05),非网球组存在着极显著性的差异(p=0,p<0.01),通过网球组与非网球组不同年级的得分均值对比,网球组(大一33.29、大二34.08、大三34.46、大四35)得分均高于非网球组(大一30.75、大二31.83、大三32.88、大四34.33)得分;在不同性别上,网球组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62,p>0.05),非网球组也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618,p>0.05),通过网球组与非网球组不同性别得分均值对比,网球组(男34.69、女33.73)得分均高于非网球组(男32.85、女32.04)得分;在不同专业上,网球组与非网球组存在着极显著性的差异(p=0.002,p<0.01),通过网球组与非网球组不同专业得分均值对比,网球组34.21得分高于非网球组32.45得分。研究结果表明网球运动对大学生自信心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采用《身体自尊水平量表》Physical Self-Perception Profile(简称PSPP)与《身体自尊量表》Body Esteem Scale(简称BES)对江苏省徐州医学院不同锻炼水平女大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研究不同锻炼水平女大学生对身体自尊水平的影响,对其体育运动锻炼的频率、运动锻炼持续的时间、运动锻炼的负荷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加强女子大学生的体育运动锻炼有助于提高女子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体育运动锻炼频率、体育运动锻炼持续的时间、体育运动锻炼的负荷这三个因素均对女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呈现出较高的正相关关系,三个影响要素中体育运动锻炼的频率与女大学生自尊水平的相关性最高.  相似文献   

10.
运用仪器测量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及体育锻炼态度进行测量,通过对不同体质健康水平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各维度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关系,以期找出其中规律,为通过体育心理干预促进学生体育参与,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女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高于男生,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学生在体育锻炼各维度上存在差异;男生体质健康力量相关指标与其体育锻炼态度密切相关,行为习惯及主观标准两个体育锻炼态度维度与各项体质健康指标得分密切相关;女生各项指标间相关频率低于男生。  相似文献   

11.
体育锻炼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育锻炼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对调节和缓解大学生因学习负担而造成的心理压力有良好的效果.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安徽、河南两省的3所高等院校的73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研究,对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与全国常模、高等学院进行了比较,另外还研究了运动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证明体育锻炼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确有很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实验研究等方法,对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部分非体育类大学生进行16周的体育干预实验,以集体项目篮球和个人项目乒乓球为实验教学内容,并创设不同体育锻炼情境。结果:实验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各因子得分较实验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运动项目和锻炼情境对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效果不同,集体项目对于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优于个人项目;竞争性锻炼情境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优于娱乐性锻炼情境。结论: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青少年身体自我量表和体育锻炼习惯问卷,对908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和调查,结果显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大学生其身体自我满意度明显高于没有锻炼的大学生,每周2次以上和每次30分钟以上,均可明显提高其身体自我满意度;经常锻炼的大学生不仅在运动方面的自我评价比较高,对自己外貌、身材和性方面的认识也更积极;体育锻炼对身体自我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对女生的提升作用比较明显,每周1次以上可明显改善其身体自我满意度;身体自我满意度越高,其在健康生活方式及运动感受方面的认识越积极。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及问卷调查等方法 ,对辽宁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参加体育锻炼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辽宁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全国大学生同年龄组水平 ,男生相对好于女生 ,城市相对好于乡村。中等偏上运动量对男生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效应 ,中等偏下运动量对女生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效应 ,长期坚持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身体自我特点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908名大学生进行身体自我量表的测试和体育锻炼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总体上,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比较满意;大学生身体自我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对自己身体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女生;大四学生的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其他各年级,到研究生阶段有所回落,大二学生的身体自我评价最低;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其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并进一步分析探讨了差异存在的具体指标。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的身体自我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908名大学生进行身体自我量表的测试和体育锻炼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总体上,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比较满意;大学生身体自我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对自己身体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女生;大四学生的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到研究生阶段有所回落,大二学生的身体自我评价最低;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其身体自我显著高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频率、锻炼时长、锻炼项目选择、锻炼场所选择、生理期的锻炼情况、影响体育锻炼的内外部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调查。通过对我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女大学生科学的参与体育锻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旗 《搏击·武术科学》2014,11(12):121-122
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水平情况呈下降趋势,究竟原因,体育课程内容安排的紧密程度和学生锻炼水平的提高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较深,文章从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和体质健康测试内容相结合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安排运动项目和课程内容,旨在为大学生提高身体素质水平的同时,对学生体质健康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性别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的数理统计结果,初步揭示男女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动机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在体育认识上趋于一致,并揭示出在锻炼内容、锻炼频度、自我锻炼能力、锻炼效果、锻炼认知和健康状况等方面存在的异同,为进一步改进体育教学和指导课外锻炼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为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人格素质,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探究体育锻炼与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人格特征水平高于不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大学生乐观开朗、坚毅顽强、勇敢果断、坚定自信、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体育锻炼是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