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我国高等教育寻租的经济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政府的控制权深入到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根据公共选择理论,由于政府垄断而出现寻租活动在教育领域非常普遍,特别是教育寻租被贴上学术标签后,其更具隐蔽性,所以一直也未被人们所重视,也未被教育理论界所关注。本人从高等教育的角度对教育寻租的内涵进行系统描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教育寻租的原因、危害进行剖析,并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从公共对话理论发展的谱系来看,自古希腊以来,关于对话和协商的研究便是许多经典政治哲学家讨论的主题.近10年来,由于社会治理实践层面的需要,国外学者在一个新的层面对公共对话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主题涉及到公共对话的形成、公共对话的理论基础、公共对话的意涵和公共对话的合法性维度等.在实践层面,公共对话被成功地运用于教育、环保、科技政策和社区治理等公共管理领域.当然,一些现实的理性主义者也批评了公共对话在公共领域,特别是在科技发展政策领域运用的局限.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公平的合法性危机愈来愈被国内持不同立场的人士所恣意彩绘而凸显为当前中国社会普遍关注的核心焦点。此焦点的背后事实上更多地内隐了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情绪化宣泄与恶意误读。反思宣泄与误读的根本原因则是:在对中国教育公平研究的批判与建构中缺乏一个具有共识意义的独立性反思治理框架,从而能够在公平范式转型的结构性逻辑嬗演中本质性地直面和把握真实意义上的中国教育语境。“统筹教育论”作为崭新的公平治理框架范式,能够在理论与实践中作为中国教育公平批判—诠释的整体性框架而弥补中国教育公平研究中的不足;同时作为新的教育公平研究范式,可以在更纵深的层面上推进中国教育公平的核心新治理。  相似文献   

4.
通过组建"中国教师协会"参与教育治理来重构我国教育新秩序实属必要.教师协会参与教育治理的理论基础包括:社会公民理论、政府失灵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教师协会参与教育治理的主要领域包括:参与推进教育民主化的进程、叁与政府的公共教育服务活动渗与为教育发展提供专业服务活动、参与改变不合理的教育决策、参与和促进教育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5.
基于文化自觉和语言自觉的“中国”教育学,其内涵在于:学科主体研究者的文化身份是由“中国文化”所建立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生活”;所用语言是汉语传统且规范标准的思想语汇;运用西方教育学的汉译名来为“教育学”命名,并且表达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运用汉语表达教育学理论的过程,也是运用中国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和解决教育学的问题。对于中国教育学而言,基于文化自觉和语言自觉进行知识生产和理论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治理理论视野下的教育公共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治理理论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的新进展。治理理论批评了"新公共管理"效率至上的倾向,转向构建以合作和服务为核心的政府、市场、公民社会的新型关系。在治理理论的影响下,西方教育公共治理更为关注教育的公共性,呈现出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组织结构扁平化、第三部门蓬勃发展的态势。向"善治"迈进的西方教育公共治理正在不断强化公共事务的自主治理,打造教育公共行政与自主治理良性互动的机制,为达成公共教育利益的最大化而努力。  相似文献   

7.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个体基于日常教育生活形成的为个体所享有的认识成果,是教师创造力的体现。教师实践性知识因其日常教育生活的批判性及默会知识形态的批判性而具有批判性。在批判基础之上,教师实践性知识通过唤醒教师的个人理论意识,培养教师的公共理论自觉而生成。在"批判—生成"的交互过程中,教师能够重视实践性知识,成为反思实践者,实现其专业发展与自主成长,从而有助于开展教师教育研究,赋予教育变革以真正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教育公共服务理论研究源流可以概括为两个,即近代的公共教育理论、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理论。选择SSCI以"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为主题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Ⅲ呈现文献之间因学术共识而呈现的理论渗透的知识图景,探索发现教育公共服务理论从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创新扩散理论、协同治理理论、吸收能力理论等理论中获得了富有启示的理论滋养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试论网络治理的组织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治理的兴起与发展是公共组织演化的产物,这种新的治理方式的独特性在与,它是市场与科层之外的一种组织形态,有着与市场和科层交叉相似而又不尽相同的组织特性,其内涵已经是原有市场与科层组织形态两分法所无法阐释的,对网络治理的组织基础、组织结构的理解和阐释成为新近公共组织理论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教学与管理》2014,(3):158
正山东理工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其前身为山东理工大学政治学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后于2007年7月改为山东理工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该研究机构挂靠在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学院为此配备了完善的科研设备和雄厚的科研力量。作为贯彻学院"科研是源,教学是流"指导思想的产物,该研究所被定义为科研和教学相结合的机构。主要研究方向:新公共管理发展理论和行政管理发展现实模式研究、城乡社区治理、政府公共治理改革研究,地方政府、公共部门、第三部门以及公共参与等方面的公共治理理论研究。山东理工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还具备科学合理的梯形研究团队,后备力充足。近期将与山东以及全国许多知名的企业、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进一步扩大影响,明年将启动国际合作项目。该研究所现承担国家课题6项、省级课题16项、校级课题20多项。  相似文献   

11.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在浦东开题。浦东新区确立了“浦东公共教育治理与服务体系创新”作为子课题进行研究,旨在顺利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建立健全公平公正、惠及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据悉,浦东将围绕构建公共治理与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公共教育治理与服务体系新模式研究,培育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的研究,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合作协商制度研究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2.
作为政府治理变革的新范式,整体性治理因其深刻洞见在公共管理领域得到了深入探讨和广泛关注。但是,其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否具有强大的解释力、适用性和创新性,却是一个大胆的理论预设。通过分析整体性治理所回应的问题是否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并严重制约着教学效果的实现,即整体性治理是否“切中时弊”;我国高校是否具备整体性治理得以顺利推行的现实基础,即整体性治理是否66切实可行”;整体性治理在现有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中是否已经“尽人皆知”、“尽人皆为”,即整体性治理是否已成为“理论自觉”,这三个问题的深入回答,厘清了整体性治理审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自洽性。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整体性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3.
高校管理改革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更是当前高校全面深化改革所需要重视的一个点。本次研究充分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凭借其在国外发达国家教育体系中的良好应用效果,以此来改善我国高校管理状况,形成一种适应现代高校管理改革的发展模式,凸显出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以艺术类院校管理改革中的公共治理理论运用为重点进行阐述,以当下公共治理理论中的教育治理理论相关概述为主要依据,从培育公共利益至上的主体意识、适当的高等教育市场化、完善治理机制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高艺术类院校的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视角下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中心治理理论已成为有关政府改革的一个全球性话题.全球化推动社会政治过程的模式正从统治走向治理,多中心治理成为理解和解释当代政治和经济生活中诸多现象的重要工具,但其也有内在缺陷.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的战略任务,治理理论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有一些共同之处,不过这一理论也只有在中国化的基础上,才能对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管理模式的形成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政府为研究对象,以对"电子治理"的认识为研究的逻辑起点,以"政府再造"为主线,运用系统论的观点,试图将"电子治理"理念整合到现代信息化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法治国家理论这个大系统理论中来,分析研究电子治理对"政府再造"的影响,以及在电子治理理念下"政府再造"所具有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7.
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对于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西方教育治理,在理论上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主导框架,强调价值共识、多元主体参与;在政策上偏向管理主义;在实践上采取分散化治理模式,强调自治、竞争、参与、评价和问责。中国教育治理,在理论上以中国式科层制理论为主导框架,强调整体利益、协同合作;在政策上偏向共同体主义;在实践上强调法治、公平、协调与认同。制度、文化和情境是导致中西语境中教育治理理论、政策与实践差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教育治理话语的建构不仅在于解释教育世界,而且也在于改造教育世界,从而服务于一个国家、民族、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因此,中西教育治理话语对实践均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与能动性,也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  相似文献   

18.
“潜意识”是由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分析学》理论中首先提出,后来被众多心理学家所关注和研究.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在心理学界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而赏识性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它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认可.但它为什么科学?怎样加以实施才能使其更具有实用性?本文试图通过研究赏识性教育与潜意识之间的关系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与国际竞争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教育智库建设以特色与新型为发展定位,对内服务于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的完善,对外服务于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以服务教育科学决策为导向,以中国教育实践为基础,建设再生性文化创造平台、专业化决策咨询平台、开放式理论研究、跨界式高端对话平台、全球化教育交流平台,发挥文明传承、资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20.
随着当前教育领域中的公民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以“控制”为核心逻辑的学校公共生活模式遭受了愈来愈多的批判。在控制型的学校公共生活下,教师与学生之间所形成的是控制与被控制、管理与被管理、灌输与被灌输的扭曲关系,它违背了学校教育的公共价值取向,阻碍了学校教育的民主变革,限制了学生的公民品质发展。与控制模式不同,“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与实践模式,它致力于解构学校组织中的权威主义、技术理性、强制灌输、心灵隔离等弊病,使学校公共生活回归到公共性与民主性的轨道上来。“治理”赋予教师与学生以平等的公民身份和治理权利,鼓励学校生活中的公民伙伴关系,从而使学校和课堂成为一个民主治理的空间,提升和扩大学校组织的公共利益,稳固而持久地培育学生的公共精神和公民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