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预习的重要性毋庸多言,预习的方式却值得深思.目前,应试的压力,促使数理化以无数的练习抢占时间,政史地用大量的记忆争夺精力.语文预习若仅仅就课文丢出几个问题,便以为学生会潜心思考,那未免太过于理想化了.  相似文献   

2.
摘要: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我们的语文学习也如此,预习是学习新课文的基础,学生只有充分地预习课文,才能更好地学好一篇新的课文,从而更好地掌握更多的知识.本文从激发预习兴趣、关注预习指导、关注预习反馈三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中年级语文预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所花时数、所费精力往往最多。如何提高其质量与效率,笔者在十来年的实践中,发现从学生的“预习提问”开始阅读教学,事半功倍。所谓“预习提问”就是让学生事先预习,感知课文,提出自己有疑惑或有见解的问题,上新课前几天上交。  相似文献   

4.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在教授新课前常常会布置这样的非书面作业:请同学们预习下一篇课文.至于学生怎么预习.预习效果怎样.我们大多不会太追究。但在我遭遇到因学生课前未有效预习而影响课堂教学的尴尬后.我开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渐摸索有效的预习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位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时,点了一个学生读课文,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找出这个学生有哪些地方读错了。读书的学生刚读完第一自然段,一只只小手便齐刷刷地举了起来。有的学生还不停地喊着“我,我”。当这名学生读完课文后。学生们一个个不客气地把所有问题都列举出来,把这个学生说得一无是处。找到问题的学生当然都很开心。因为他们得到了老师的表扬;然而,读书的学生却一直埋着头,很沮丧。结果,老师还给读课文的学生一个定性评价——没有认真预习。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越来越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和参与。预习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更是学生全身心融入课堂的保障,是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部编版本的教材增加了预习提示,这无疑对于学生在进行课文预习中提供一个正确的方向,促进学生课文预习的有效性与科学性。预习提示就像一个引路人,指引学生有效解读课文,指引教师科学布置预习任务,以此设置课文引语,导入新课。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可以增强学生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经过预习,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带着预习中的问题和预习中的收获听课,在课堂上就有充裕的时间对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思考、消化,并发现新的问题,进行新的思考,这样有利于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当堂巩固知识。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使他们能更高效地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可以增强学生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经过预习,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带着预习中的问题和预习中的收获听课,在课堂上就有充裕的时间对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思考、消化,并发现新的问题,进行新的思考,这样有利于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当堂巩固知识。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使他们能更高效地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9.
预习是一种课堂前的准备,是课堂学习前的自学。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所以搞好预习,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设置预习题可以从根据课文的内容编写演讲稿,融表演艺术于语文教学中;设疑陈难,提出问题;让学生写教案提纲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1995年以来,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高年级精读课文的前面多没有“预习”“阅读提示”。”预习“一般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基本上是告诉学生一些与课文有关的知识,后一部分一般是对学生学习课文提出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要求。以往我在教学中处理”预习”的时候,都只是照本宣科,仅仅对学生做一般的提示,从来没有认真品味过其中每句话的意思。后来在分析教材时,我逐个剖析每一课的“预习”。对其中有些说法颇感疑惑,觉得这些语句需要编写教材的专家们再斟酌。  相似文献   

11.
丁丽 《教师》2013,(36):60-60
“真是无语了,怎么回事啊,明明是叫他们昨天预习好的,今天上课都跟不知道似的……”办公室的同事又抱怨了。是啊,似乎是一件很郁闷的事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想,也许有这几点:④老师自己不重视预习,使预习环节形同虚设;②学生不重视预习,没有良好的预习习惯,甚至部分学生干脆就不进行课前预习;③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预习,以为语文预习就是读读课文,写写字词;④预习作业对于小部分学生来说有些“强人所难”。久而久之,  相似文献   

12.
齐玉芳 《新疆教育》2012,(16):232-232
老师们都知道,不管是课文前面的“预习”还是课文后面的“思考、练习”,都是教材的组成部分。它们与课文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属教学内容之列,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所以,不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不能忽略它们,更不能视而不见。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用好“预习”及“思考、练习”,使其成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语感以及语文综合素质的载体呢?  相似文献   

13.
预习课文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预习课文这一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互动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传授给学生多种预习方法,并通过"预习卡"来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这样,就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杨邦林 《广西教育》2014,(29):19-19
正课前预习、教学听课和课后复习是整体教学模式中的三大活动环节,预习则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预习的主要任务是复习和巩固已学知识,并利用已有知识初步感知新学内容,找出其中的疑难点,为学习新知识扫除障碍。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试对预习的方法进行探究。一、课前预习的基本方法语文预习可分为学期预习、单元预习和课文预习三种类型。本文着重探讨课文预习这一形式。小学生开展语文预习的自主学习活动,具体步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阅读预习。阅读预习就是让学生从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或语段,理清文本的结构脉络,初步把握文本和作者所  相似文献   

15.
任虹珂 《辅导员》2012,(9):30-31
在语文学习活动中,预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我们预习时,没有老师的引导,凭什么来对课文进行分析?凭的是平时学习时积累学习方法:思考的方法,思考过程,分析角度,分析手段,发现问题的方法、习惯、内容等。如果我们平时在理解课文时积极主动学习,就能掌握许多分析方法,能发现很多思考角度,思维也会敏捷许多。经常主动的学习,必然能获得分析文章的能力、掌握分析技巧,为应对考试,为将来独立学习,准备必要条件。以下,我  相似文献   

16.
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语文预习的良好习惯;给学生设计符合课文训练要求的预习学案,导引预习的要点;指导学生形成并践行正确的预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施先学后教,以学促教的新课堂,让学生真正地学进去,讲出来。  相似文献   

17.
预习是语文学习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但有的学生把语文预习单纯地理解为对课文的通读和浏览。本文对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留预习作业是每个语文老师都会用得到的、提升学生语文成绩的方法,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自主预习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盲目地预习陌生的课文,容易缺乏目的性,所以老师应该把课文预习作业纳入备课的范畴,如果课文预习任务缺乏一定体系,检查敷衍形式,将对语文知识素养的提升起不到任何作用,所以教师要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一、检查预习,感动全文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做小老师,同桌一人一段轮读检查课文朗读,注意生字读音,同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相似文献   

20.
朱冰 《中国教师》2012,(2):12-12
上课之前我翻看了学生们的预习本,课前的预习真的十分细致。我观摩的是三年级语文课。他们的预习要求包括:会读生字,会用生字组词,多音字,形近字,在课文里找好词、好句,做一些小练笔,这样一来,学生们在课前就已经把课文的生字词解决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