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下高校综合改革存在着内涵认识偏差、改革目标不明、改革对象不清、改革内容泛化、改革发展载体模糊、改革前提与基础缺乏等问题。为此,应从改革与建设涵义比较上厘清综合改革的科学内涵,将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建设作为综合改革的对象,将行政学术关系和学校学院关系作为综合改革的关键内容,将学科建设引领作为综合改革的发展载体,将民主和法治作为综合改革的条件保障。  相似文献   

2.
首先,通过对我国教育体制改革30年的总结,得出了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要注重战略、目标、路径及策略选择的四点启示;其次,从改革环境的变化、改革的政策取向、改革的重点、改革的动力、改革的路径等五个方面指出了教育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特征;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改革的任务和重点,即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学校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政府公共服务和公共治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吴曼 《中国教育学刊》2023,(S1):128-130
新的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着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应该根据这一目标及要求,进行相应的考试改革和评价改革,以此形成新的评价体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通过阐述考试改革和评价改革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中学化学评价改革中包括的学业评价思路、评价方法、评价激励机制、观察理解评价模式、实验考核、学业成绩评价改革,以及中学化学考试改革中涉及的考试内容方面、考试方式方面、考试结果方面、升学考试和招生制度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促进学生发展,提升化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当前,为了进一步坚定推进改革的信念和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有必要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改革的历史,要把握改革的历史成就和历史方位,增强进一步推进改革的信心;要把握改革的历史主线,增强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决心;要把握改革的历史逻辑,增强对改革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要把握改革的历史阶段,增强对当前改革阶段性特征的认识;要把握改革的历史经验,增强对改革系统性和协同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改革提出强烈要求,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要适应、引领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改革首先是哲学、教育和课程教学理念的变革,然后是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方式和课程教学评价等的变革,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从上述几个层面适应、引领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高校教育学本科专业现状,分析了教育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改革、专业培养观念改革、专业课程内容改革、专业实习方式改革和专业基本方向改革的具体思路。认为,教育学本科专业通过系统的内涵改革和方向调整,能够选择更为宽广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机构改革目标、方向、原则、方法和特点,以及如何要大力进行机构改革等方面,论述了机构改革的必要性、急迫和艰巨性,以及这次机构改革与以往历次改革失败的根本不同方针,因而就能够取得不同于历次机构改革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古代社会改革的理论、经验、政策、措施和主张改革的人物作的实事求是的记载和评价,表现了他的改革观:继承了“法后王”的改革理论,反对复古倒退,肯定进步的改革政策和措施,肯定了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正确途径,赞扬了富于改革精神的历史人物,提出了人才是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唯变所适、兴利除弊、革故鼎新、变法图强是传统改革精神的思想精华。正是改革精神的推动,创造出中华民族举世无双的灿烂文明。邓小平批判地继承了民族的改革精神,他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发展和完善、改革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等理论,是对中华民族改革精神的继承、发展和超越。  相似文献   

10.
课程改革的合理性取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改革的合理性取向对课程改革的发起、推进和评价均具有重要影响。课程改革的合理性取向一般包括工具合理性、价值合理性和混合型合理性几种类型,分别代表了对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改革的规范、课程改革的条件和课程改革的手段诸要素的不同态度和不同处理方式,因此,具有同等理论价值。此次课程改革由于在目标和理念上追求价值合理性,在条件和手段上却忽视了工具合理性,在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又过分寻求工具合理性,结果造成不同合理性取向之间的结构性冲突和不匹配,最终导致课程文本在现实教育环境中遭遇无情挑战。应树立正确的课程批评观,深入探讨课程改革的合理性基础,在总结社会各界对课程改革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以建设者的姿态促进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门大学学科,教育学拥有知识和组织双重属性,从而孕育了其自身规训的特殊内涵。教育学的学科规训之于教育学的学科发展,既有促进又有规限。教育学的学科规训,促进了教育学知识范围的扩展、教育学学术梯队的形成、教育学学术机构的建立、教育学基本范式的确立以及教育学学科传人的培养。同时,学科规训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育学的人才培养和阻碍教育学的跨学科研究。完善学科内部建制和外部建制,是确保教育学的学科规训功能得以有效发挥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论自由教育向通识教育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高等教育素有自由教育、通识教育的传统,而自由教育是通识教育的古典先驱。从公元4世纪亚里士多德提出自由教育思想到19世纪初有识之士倡导通识教育,在长达15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自由教育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其概念内涵发生着演变。19世纪初以来,自由教育开始向通识教育演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这并不是对自由教育的全盘否定。自由教育是通识教育的灵魂,是实施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3.
教育公平视角的农村职业教育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妮 《煤炭高等教育》2009,27(1):109-110,125
农村职业教育是真正的“平民”教育,对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丰富教育公平的内涵有重要作用。农村职业教育在教育机会、教育过程、教育结果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与困境。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需要以教育公平为指导思想,需要强化政府责任,需要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共享,等等。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教育全球化也在如火如荼地涌动着。在教育的历史长河中,教育开放是世界各国发展教育、增进了解和交流的一项策略。从教育国际交流到教育区域一体化、全球化,教育开放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教育全球化的进程,教育开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这意味着我国的教育开放战略要在全球化的视野里,主动扩大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教育交往,积极增强自身发展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参与教育的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论养成教育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成教育是亲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实现途径,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养成教育、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学习能力养成教育、创新精神养成教育、审美情趣养成教育.养成教育要遵守严格,持之以恒, "苦练"与"趣练"相结合的原则.养成教育的方法主要有榜样法和训练法.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路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意愿的必由之路。但是,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型向大众化过渡的过程中,必然要面对诸如教育质量可能下降、教育资源紧缺一类的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实施多元化办学和通识教育,平衡大学、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融通教育市场等措施,尽快引领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过程中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发展的转变,最终走向健康和谐的良性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教育和教育是什么反映出我们对教育存在着应然与实然两重判断,其根源在于教育活动要兼顾理想与现实、事实与价值。教育异化体现出人们教育认识中事实(实然)与价值(应然)的对立。从认识论视域思考教育异化有助于合理定位教育功能,缓解教育价值冲突,进而消解教育异化。  相似文献   

18.
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如下:把生命教育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引导大学生学会珍爱生命;把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三观"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生命价值意识;把生命教育融入道德教育中,教育大学生关爱生命;把生命教育融入法制教育中,教育大学生用法律维护生命权益;把生命教育融入择业和创业教育中,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终身教育观念的深入以及学习型社会的到来,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形势,就必须实现由学历教育为主到非学历教育为主的变革,在非学历教育发展方面有所突破和进步。通过分析发展非学历教育的动因及可行性,尝试性地提出几点普通高校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防教育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在高等教育中被日益重视,但它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又存在着明显的重复和雷同,且国防教育开展历史短、实践经验不足、教育实践能力不强,这些都影响了国防教育价值的实现。对国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科学整合,使二者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共同发展,这对高等教育实践极具发展和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