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将“以艺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校特色创建的主题,以舞蹈艺术教育为切入点,以课堂为平台,以课程为载体,开发面向每位学生的艺术教育课程,形成了面向全体的、贯穿高中阶段的艺术教育,使艺术教育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2.
开展高职课程建设是加快“五育融合”教育体系形成的重要基础,通过总结课程建设经验,分析高职课程建设和“五育融合”教育之间的关系,实现高职课程建设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加强课程建设为“五育融合”教育体系的均衡、协调、全面和安全发展奠定基础,进而实现课程建设和“五育融合”教育共同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3.
学校课程涵盖了学生在校学习的所有经历:为了更好地践行“引领学生更好发展”的学校办学理念,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以培养学生“学习素养”为价值取向,探索有学校特色、立足学生发展的“学养”课程架构和实施策略,加强“学养”课程的开发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素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将教育教学改革的着力点与课程实施突破点聚焦在“学养”课程之中,旨在推动学校课程内涵、功能、结构、管理、教学、评价等实践研究,努力使课程成为培养和造就人才的重要载体,为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双减”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要求学校建设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在“双减”背景下,南宁市凤翔路小学立足学校的文化积淀,以“君子六德四品”为内涵,开发建设了特色课后服务课程。从课程结构及理念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都立足于学校的实际,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这样使课程具有活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思想教育研究》2009,(8):I0002-I0002
中国人民大学坚持“以学生为先、以学生为重、以学生为主、以学生为荣”的育人观,结合院系特点,加强班集体、班干部、班主任“三班”建设,全面活跃基层组织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努力让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所需,为学生所喜,为学生所用,真正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形成了具有鲜明人大特色的思想教育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五育并举”视域下,班主任要强化班级课程意识,以劳动课程建设为主要切入点,以班级为主要阵地,积极构建班级劳动教育课程,丰富班级劳动教育内容,扎实推进劳动教育,在推动学生劳动素养提升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再次明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彰显了教育本质,进一步丰富了人才培养的深刻内涵,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综合实践基地是全面达成素养导向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8.
时代的不断发展,为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近年来,我校按照“以人为本,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办学目标,坚持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原则,从小学生的年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符合儿童特点的德育途径。特别是“以童谣为载体,探索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途径”系列教育,得到了有关专家的指导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支持,他们亲自指导教师把童谣教材化,编写了《学写新童谣》教材,使课程得以顺利实施, 并向学校各方面辐射,形成了我校新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关键。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现有网络教学平台为支撑,开发建设“课程思政教育案例”。文章通过课程思政样本案例展示,阐释了课程思政教育案例的构成与特点;以“课程思政教育案例”为教学载体,阐明了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0.
李飞 《辽宁教育》2023,(4):65-68
劳动教育是一门发展学生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体验学习、操作学习、设计学习为主要方式的基础性课程。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生劳动素养培养,切实解决劳动教育“虚化“”弱化”等问题具有一定针对性和重要指导性。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sought to examine the views of school counselors in international school settings; international schools being those that enroll students from varying nationalities (both English speaking and non-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 and follow an American/International college preparatory education curriculum. Results were pursued in regard to three important areas: (1) mental health needs of students (e.g., coping with cultural transitions, aggression, self-esteem), (2) their ow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eeds (e.g.,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networking), and (3)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teachers, administrators, and parents (e.g., lack of knowledge of the counselor’s role, lack of trust in the counselor, lack of teamwork). Implications for supporting international school counselors are provided. An earlier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was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unseling Psychology Conference, Chicago, Illinois (2008).  相似文献   

12.
服务型学校建设就是以全体师生主动、终身发展为目标,以提供最佳服务为核心,通过素质教育、新课改的实践,以及学习型学校建设、现代学校服务管理机制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和开放互动的学校社区教育服务机制的建设等方式,形成以人为本、富有特色、充满活力、和谐开放、优质创新的现代学校过程。  相似文献   

13.
首先提出开发校本化德育课程是解决当前小学德育教学实效性不足的重要策略,进而分析小学校本化德育课程开发对学校教育、学生发展和教师教学的价值,最后基于以上的理解,结合实践总结了学校校本化德育课程建设的三方面经验,即依据社会需要建设德育校本活动课程、让学生参与德育校本活动课程建设和依据学校特色资源建设德育校本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14.
学校课程制度是由学校形成或制订,体现学校教育价值观,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全体人员必需共同遵守的程序、步骤和规范体系。学校课程制度建设既是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又是课程改革理念和措施具体落实的必要保障。我国长期以来实行高度一体的中央集权制课程管理,学校课程制度建设方面的工作几乎没有。探讨学校课程制度建设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课程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学校课程规划制度、学校课程实施制度、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制度、学校课程管理制度、学校课程评价制度与校本教研制度等。  相似文献   

15.
论学校教育视域里的性别文化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校教育与性别文化建构存在非常密切的关联 ,建构先进性别文化的教育突显三个主要特征。在学校教育领域 ,存在三个影响较大的制约性别文化建构因素 :异化教育的观念与机制、教师的落后性别观念、课程中大量性别偏见的存在。教育要在性别文化研究、教育研究和实践性别分析视角的引入、女教师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本管理、相关课程改造与建设、开发有效学习途径、教学运用感性审美原则、改变学生传统学习方式、建设班级女生性别文化、消除教师性别刻板印象和尊重差异、对女生进行挫折教育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6.
冯会  雷江华 《绥化学院学报》2014,34(10):126-131
特殊教育学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三方面的内容,它们是影响特殊教育学校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当前特殊教育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着三种困境:学校文化是坚持本土内生还是异地移植;是选择一元观念还是多元观念;是继承传统还是开拓创新。为了解决特殊教育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境,特殊教育学校应该注重校长办学理念的科学性,彰显学校文化的全纳理念;创建特殊教育学校的生态文化,构建特殊学校师生的学习共同体;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的合作文化,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相似文献   

17.
加速学校是美国学校整体改革的模式之一,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目的是使义务教育阶段处境困难的学生回归教育的主流。它奉行目标一致、赋权承责和发挥所长三个原则,实行参与式的管理制度,为所有的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体验。对它的研究可以为中国的类似教育现象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同伴冲突受其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具有不可避免性。了解中学生同伴冲突特点,正视同伴冲突价值,开展相应的学校教育,将有助于其身心健康及社会化水平的发展。文章中分析了中学生同伴冲突的起因以及冲突解决策略特点,并针对学校教育的开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每一所学校的发展.都是基于课程的;每一所学校的特色,也都是系于课程的。在用“自己的课程”教与学的课程观的引领下,清英外国语学校从理念建构、体系架构、实践重构不断向纵深推进课程改革。走出了一条学校发展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20.
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的智慧教育,就是要"转识成智",帮助学生将客观的、外在的、他人的、情境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理性智慧、价值智慧和实践智慧,为学生的幸福未来和智慧生活奠基。学校成立了教师发展学校,打造了教师智慧发展的新范式;以问题、参与、体验为核心要素,开拓了学生智慧学习的新路径;突出发展性、生活化、选择性,建设了课程智慧建构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