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我国优秀男子110m栏运动员运动节奏系统的测量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通过我国世界田径锦标赛前8名的男子110m栏运动员比赛时的技术参数分析影响110m栏成绩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110m栏全程速度曲线规律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基本一致,但其速度变化的数值有明显差异。影响110m栏成绩的主要因素是平跑速度,影响全程节奏的因素首先是步频,其次是步长。步频、步长在4个速度阶段中的作用各有所不同。因此,在全程节奏系统中,步频、步长协调配合是影响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400米栏比赛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跨栏栏间节奏的水平发挥,栏间跑节奏包括栏间跑的技术与节奏、步长、速度和速度分配。1.栏间节奏的重要性从调查研究材料反映,青少年女子400米栏参赛的运动员身高一般在1.58-1.68米左右,栏间步的跑法和节奏没有一个固定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刘翔110m 栏全程跨栏的步长,步频及速度等参数来分析其跨栏、栏间跑节奏等运动学特征,以他在2005年全国田径大奖赛中山站的110m 栏决赛为研究对象,采用德国产的激光测速仪(LAVEG SPORT),用影像解析相结合的办法来测量运动员跑进的速度。结果显示:刘翔的栏间3步总步长比较短,而且3步中每1步所占的比例也不同;刘翔全程栏问跑3步平均步频快,在第3~4栏栏间达到最大步频,并保持4个栏间到第6~7栏栏间;刘翔栏间的3步平均速度快(9.20m/s),在第4~5栏栏间达到最高速度(9.63m/s);与世界优秀跨栏运动员比较,刘翔的过栏的平均速度较慢,前3栏间的节奏相对不是很稳定。  相似文献   

4.
采用摄影测量及影片解析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第7届全运会女子100 m栏决赛运动员的运动节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测量及评价,并提出较准确可靠的技术参数,对促进我国优秀女子100m栏的发展和成绩的提高有积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100 m栏全程速度曲线规律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和奥运会100 m栏选手大体一致,但其速度变化的数值有明显差异。影响100 m栏成绩的主要因素是平跑速度,影响全程节奏的因素首先是步频,其次是步长。步频、步长在4个速度阶段中的作用各有所不同,因此,在全程节奏系统中,步频、步长协调配合是取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男子400米栏运动员与国外运动员的分段时间、速度曲线、步长、步频、栏间节奏等技术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在绝对速度、速度耐力方面与国外运动员差距较大,除步频略高外,步长、栏间节奏也不及国外运动员,有待大力提高。  相似文献   

6.
女子400米栏的核心是每一个栏周期的平均速度趋向平稳,栏间跑节奏的技术关键是保持速度,跑和跨栏步结合得流畅自然.栏间步数、步长和节奏在400米栏中显得非常重要.栏间步数的改变应根据个人的训练水平而定,采用变换两腿交替攻栏的动作对提高成绩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国内外优秀女子400m栏运动员合理地分配全程速度,栏间步数和变换摆腿的能力等因素。发现我国女子400m栏运动员在速度分配和运动节奏方面与国外优秀运动员存在较大差异,对相关因素进行进一步探讨研究,为提高我国在该项目上的成绩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8.
浅谈男子400m栏栏间跑节奏与运动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内外优秀的400m栏运动员栏间跑节奏与运动成绩的关系初步探讨表明,运动员选择适宜的栏间跑节奏,对提高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庄明谦  杨磊 《体育科技》2001,22(1):21-23
400m栏比赛的全程是由各个不同技术特征的若干段落所组成,通常把400m栏划分为五个阶段出发段、前程跨栏跑段、中程跨栏跑段、后程跨栏跑段和终点冲刺段.400m栏是人体极限运动项目之一,400m栏的关键是每一个栏周期的平均速度的平稳性,全程的速度分配、各栏间速度的发挥和利用程度,而保持速度的关键是栏间跑节奏的掌握.栏间步数、步长和节奏在400m栏中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国内外优秀女子400m栏运动员栏间节奏与运动成绩关系的分析,表明运动员选择适合的栏间节奏对成绩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指出了当前女子400m栏栏间节奏的类型及如何选择适合运动员的栏间节奏,并通过黄潇潇与国外选手栏间节奏的比较,指出了她在栏间节奏方面的差距,为其备战奥运会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世界优秀男子400 m栏运动员的数据为样本,运用统计、计算、分析与归纳等方法,分析速度节奏变化对400 m栏成绩的影响,依据项目的特点,对运动员速度节奏技术类型进行分类与评价。结果显示,"A型"的技术特征具有显著符合项目自身内在规律的表现形式,代表着男子400 m栏技术的发展趋势;我国男子400 m栏运动员更适合"A型"技术的发展方向,并建立了男子400 m栏运动员分段时间量化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2.
对中、外女子400m栏的技术与节奏、步数、速度和跨栏跑技术及栏间跑的自然顺畅等有关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归纳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少年运动员跨栏训练实践,集中探讨女子400m栏间节奏的相关因素,研究和分析在少年基础训练阶段如何打好跨栏跑节奏的基础训练。提出少年运动员跨栏技术训练和栏间跑的节奏训练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世界优秀男子400m短跑运动员平均最高速度产生在50—150m段落,速度明显下降发生在300m处;在300—350m段落,几乎所有运动员步长降至最短,冲刺阶段略有回升;大部分运动员步频在50—100m段落增大至最高水平,然后逐渐下降。步频与步长呈高度负相关;年龄与步长呈高度正相关;最高速度和速度耐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最终成绩。  相似文献   

14.
刘翔110 m 栏平12. 91 s 世界纪录的技术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刘翔、杰克逊110 m栏跑12.91 s同一成绩的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刘翔的栏间速度均匀性强、节奏好,专项速度能力、专项速度耐力、终点冲刺能力以及起跑后的疾跑加速能力强,栏间3步步频快,这是他能创此优异成绩的重要技术因素与优势所在。但与杰克逊相比,刘翔最快栏周期出现较晚,快于1 s的高速分栏时间少,跨栏技术动作稳定性、起跑反应时、第1段落的加速能力以及跨栏步技术还有待提高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利用数理统计法对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100m跑的各分段步频、步长等运动学指标进行评析,研究表明: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100m跑中长时间保持高速的途径是依靠自己的步长,而不是努力提高步频来保持;全程跑的加速节奏对全程的成绩有较大的影响;在各分段步长与步频对跑速的贡献具有显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世界优秀男子400m栏短跑运动员平均最高速度产生在第2栏到第3栏段落80m到120m,然后逐渐下降;速度明显下降发生在第7栏到第8栏处;在250~350m段落,大部分运动员栏间步数增加。  相似文献   

17.
400米跨栏跑的技术训练及栏间节奏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00米跨栏跑运动员比赛中通常出现的“捣小步”和“跳栏”等缺点,主要与运动员不具备两腿轮换起跨的技能有关;与混合型栏间助跑节奏相比,采用两腿轮换起跨的偶数步数的栏间跑,有助于体力的合理分配和下肢肌肉的充分宽息,从而使全程跑变得更加流畅放松,经济而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