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高棣 《黑龙江教育》2009,(7):101-103
本文针对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分析了当前流行的“通才教育”模式的利与弊,针对体育专业的状况和特点,指出现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采取“通才教育”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具有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争取以独特的专业特色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并根据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实际,从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内涵分析,体育教育专业实施"通才+专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着手,提出体育教育专业应实施以通才教育为基础,"通才+专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据此提出实施"通才+专才"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职高专层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面临"能力低、就业低"的窘境。"双低"问题在英语专业教育中由来已久,普遍存在,有其深刻的原因。英语专业教育试图从"专才"与"通才"两个方向突围。"通才"依旧不通的原因之一是英语专业的师资队伍培养"通才"具有局限性,英语专业教师自身不是"通才"。英语专业教师成为"通才"的可行性及所面临的困难。变通思路,以专业间的合作模式替代"通才"教师以培养"通才"。  相似文献   

4.
我国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在社会就业市场对技术应用型人才大量需求的驱动下,如何改革工业设计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使之适应企业行业的发展需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教高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是目前各艺术设计院校专业发展所面临着的一个难题。基于"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导师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以拓宽口径、发展个性、注重实践、适应需求为基本特征,力求实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设计教育和设计需求的良性对接。  相似文献   

5.
梅贻琦的"通才"教育实践,培养出了一批成绩卓越的人才。我国向苏联学习"专才"教育,满足了当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国际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状况处理好"通才"与"专才"教育的关系,在专的基础上,加强通识教育,培养既能胜任专业工作,又能自我发展,具有坚实生命力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同志:来信早已收到。对于你所提出的问题——如何看待“通才”教育与“专业”教育,提供一些情况,谈一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吧。一、关于“通才”或“专业”的概念及其所包含的内容,都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决不能用我们过去的老框框去套。以前,我们学苏联时是“专业培养”,而认为美国是“通才教育”,好象没有专业  相似文献   

7.
在特定历史时期,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均对我国的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在具体条件下的一种本真体现。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入推进,狭隘的"专才教育"和单纯的"通才教育"抑或二者之间简单粗糙组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均出现了与时代发展不可调和的矛盾和问题,在此种情形下,"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有机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必然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运用逻辑的方法、座谈的方法以及资料的方法.对重庆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探究。提出人才培养方案应该面向事业发展的特点、学生未来就业和岗位特点,提高专业教育效益,进一步丰富和拓宽“一专多能”的内涵和外延,培养本专业的通才。  相似文献   

9.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归纳了目前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对体育专业的学科与术科课程问题的讨论;二、"专才"向"通才"的转变;三、中小学新的课程标准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结合学生就业等问题进一步提出: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首先应该立足全球教育发展的大背景,同时,凸显地方特色,服务地方,构建学院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10.
张涌 《教育》2007,(35)
大学是一个通才教育。高等师范院校,应通过通才教育,以培养复合型知识结构、宽口径从教目标的一专多能型教师。"通才教师"的培养并不意味着要回归到专业界限模糊的古典时代,而是  相似文献   

11.
职业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区别,就在于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本文围绕高职教育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内涵,针对高等旅游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双证制"教育"、企业顶岗实习"、"创业设计"、"毕业生就业追踪调查"四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谈论“通才”者日见其多,国外学界甚至提出了建立“通才学”的构想。“通才教育”已经与智能教育、管理教育、终身教育被统称为现代四大教育概念。人们认为,领导者应该是“通才”,管理人员应该是“通才”,编辑、记者应该是“通才”,科研人员也应该是“通才”。那么,高师毕业生--未来的人民教师,要不要具有渊博的知识,成为“通才”呢?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啃老族"、"校漂族"、隐性就业族、"飞特族"问题,解析了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三方面原因,提出高校教育缓解就业"新族群"问题的对策:全面推行课程思政,加强职业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职业品质培育沃土;优化行企校合作平台,以实践促进职业精神内化。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就业教育中凸显了如目标缺位、课程设置不够规范、专业指导教师不足、组织机构功能窄化、与其他教育剥离等诸多问题,学生与企业所需人才之间的脱节也是不争的事实。文章旨在从国家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视角去探索就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问题,浅析如何在大学开展卓有成效的就业教育。  相似文献   

15.
《教育》2008,(14)
作为一所地方高师院校,太原师范学院着眼基础教育、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确立了现代通才教育的办学理念。为了解太原师范学院的"通才教育"以及他们的具体实践,本刊记者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因全国高校扩招,高校在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及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就业市场需求不吻合造成就业困难的问题。分析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对药学人才能力的需求和我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设"药学多维实践平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建设"仿真实验室"、远程指导实习生毕业论文写作、开展药学实践技能实训等方面工作起到良好的效果。可以提高我校药学及相关专业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促进毕业生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多赢局面。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高校专业冷热分极日趋明显,一些传统专业成为"冷招生专业",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专业热情低迷,严重影响着高校教学效果.因此,需要探索和实施有效的考生专业启蒙和新生专业教育,稳定好起点;以专业教育为平台,并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尊重和延伸"第一课堂",活跃和丰富"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深化过程教育;根据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进行市场分析与拓展、人才需求分析及对策研究,细化就业指导与出口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学生专业思想上的深层次问题,树立专业信心,深度化解学生思想中的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目前虚假新闻的泛滥,试图从新闻教育寻找根源,并就新闻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进行了论述,对培养“全才”和“通才”及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专业学生的种种认识误区进行了质疑。  相似文献   

19.
当今大学生的培养以通才教育为目标,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可能所有学生的每一方面都是强项。因此,针对当今大学生的培养,应在关注"短板理论"的基础上,更加提倡"长板理论",增大自己的优势,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中,专业知识类课程设置过多,通识、综合素质课过少。高等教育是“通才”与“专才”教育的融合,而本科教育是宽口径、厚基础的基础教育,适用“通才”教育更能适应行政职业能力的复合性要求,构筑结构科学、合理、动态的课程体系,增强学生就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