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设计思维作为一套包括理念、过程和工具的系统性方法,可为教育教学变革和未来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本研究针对教学创新实践中设计思维融入系统性和深入度不够问题,提出设计思维深度融入教学创新需要转变理念、升级目标、重组内容、再造流程、变革评价等。本研究建构了设计思维指导的项目化学习设计模型和和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框架,系统阐述了设计思维如何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帮助教师实现课程—教学—学习的一体化设计。在宏观层面,教师要围绕课程学习目标和设计思维的特性,按照定义问题—汇聚灵感、构思方案—设计原型、迭代修订—输出制品、使用改进—演化发展四个阶段,设计围绕复杂问题的创新项目、系统化学习活动链、多模态学习资源、融合性学习环境和全过程学习评价。在微观层面,教师要创设目标导向的复杂情境,设计融合内容的活动、开发操作性活动指南、实施深度交互活动、优化支持性多维评价与方案,将特定课程的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落到实处,期间要重点关注各阶段的操作重点、关键性设计思维工具、方法与核心特征的融入。本研究旨在为教师开展设计思维指导的教学创新提供理念、过程和方法的深度融入支架,落实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沈凌燕 《上海教育》2023,(S1):46-47
设计思维最早提出和应用在商界,其根本是从“人”和“人的需求”出发,创造性地寻求问题解决方法的一种富有创新力的思维和工作方式。设计思维的五步分别是问题分析、问题定义、头脑风暴、绘制原型、测试优化。年级组是同一年级所有学生和教师共同组成的基层行政管理组织,将设计思维用于年级管理,从年级师生的需求出发创造性地寻求问题解决方法,推动年级的理念转变、流程构建、组织创新,从而提高年级工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学习设计:一种新型的教学设计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广泛应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即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和主导—主体的教学设计模式。随着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教学设计理念和模式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目前在欧美国家广泛应用的教学设计理念——学习设计,重点论述了学习设计的理念和原则、学习设计的框架、学习设计与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比较以及基于学习设计的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4.
陈若男 《小学生》2024,(2):49-5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数学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探寻有效的教学策略,实现减负增效的教学目标。在此背景下的作业设计,要秉持轻量化、高效化的设计理念,构建多元化的作业样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就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进行积极探索,旨在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提升能力、拓展思维,提升数学综合素养,建构更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主学习,"先学卡"是学生进行"先学"的有效载体,教师要基于《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基本要求,优化"先学卡"的设计。要基于生活经验,设计尝试性先学卡;基于学习难点,设计操作性先学卡;基于数学思维,设计探究性先学卡。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介绍了设计和设计思维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设计思维框架,阐释了设计思维视野下对教学设计的理解,以期丰富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和促进教学设计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开拓思维、形成能力的主阵地。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水平,是每个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关注的课题。我们应该践行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从学生与学科特点出发,积极探索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策略,发挥教师教学艺术,使语文学习真正成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在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中学英语新课程观倡导有效性作业设计,以延伸教学时空,丰富认知思维,增强认知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温故而知新,因此围绕学生的英语学习发展需求来优化作业设计,激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究,促进其知识技能内化生成成为必需,以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学习认知体验,养成总结反思和主动概括的习惯,培养多元思维和语言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9.
李晖 《巢湖学院学报》2007,9(4):151-153
设计素描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在绘画过程中将设计思维的理念通过画面加以具体表现,它的设计性就是创作设计意识和思维理念,使学生通过艺术实践对形象思维符号进行理解和剖析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和开发学生们的创造性设计意识。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堂教学需要科学地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学习活动,经历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并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生成新知.数学学习活动的核心是思维活动,通常由问题情景开始,并以解决情景中的问题为目的.数学问题情景的设置目的在于揭示事物的实质或引起学生内心的冲突,打破学生已有的认知平衡,唤起情趣和思维,使其进入学习活动之中.优质的数学课堂活动设计要有利于新认知的生成,更要改造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设计优质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实现学生有意义学习的有效途径.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要遵循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在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需求和现状的基础上,开发、利用教学资源,依据不同课型,设计多元的学习活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保证课堂教学在实践层面把课改理念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设计思维是当代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思维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以及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成为我国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重要教育问题。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STEAM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首先,阐述了设计思维与STEAM教育的内涵,分析了设计思维对STEAM教育的指导作用;其次,在STEAM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融入设计思维,构建符合创新教育要求的STEAM教学模式,融入设计思维的STEAM教学模式包含学习环境、课程目标、课程活动和课程评价;最后,依据该模式开发并实施了课程案例,分析了融入设计思维的STEAM课程对小学生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学习模式是以混合学习理论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重要手段的新的教学形式,是高校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及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文章运用混合式学习理论结合分层教学的思想设计教学过程,并提出了混合学习理论下的分层教学设计思路,并给出相关课程的设计实例。最后以"多媒体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者为调查对象,对课程设计的效果进行了验证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教学是融教学与研究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涉及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组织、学习资源建设、实践教学组织和课程考核改革等方面。通过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生学科研究思想、学术交流和创新思维能力,使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需求相互渗透,为学习者提供自主知识建构的学习支持服务,实现对知识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建构。  相似文献   

14.
当前课堂变革的核心精神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学生学习的关键在思考,而推动思考的是一些具体的任务。基于这个起点,并结合品德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借助学科教学案例归纳了设计"课堂学习任务单"的三种基本类型,即螺旋上升式、递进式、并列式。这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在任务单设计过程中,要讲究的设计策略,初步了解任务单在重构品德课堂教学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从原先有限的专业领域逐步扩大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人们可以运用网络技术来创建一种新型的基于Web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是一种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与传统意义上的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有着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修改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维”目标,这就要求小数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必须“与时俱进”,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学设计要具有趣味、数学味,要能体现数学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教材的地位,以稳步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必须巧设情景、构思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师对教学设计的驾御能力,精心搭建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平台,提升教师教学设计技能,提升教师备课、说课的技能。  相似文献   

17.
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需要培育德、知、行、思全面发展的高级营销人才,而传统课程教授过程中存在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各环节之间不同程度的脱节问题,针对这一痛点,以"广告策划与管理"课程为例,基于OBE教育理念提出了课堂教学与学科竞赛和校企合作双维度融合的OCIA教学路径设计.该教学路径设计包括四维度教学目标的设定,...  相似文献   

18.
新兴的"二维设计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中的核心部分,它改变了以往基础课程教学与设计课程教学断裂的教学观念,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但作为一门新课程,"二维设计基础"在课堂教学中会面临许多实际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蚌埠学院二维设计基础课堂教学过程与效果的讨论,从而探索二维设计基础课堂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明确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观念与方向。  相似文献   

19.
New learning approaches are now required to meet changing needs and develop appropriate skills and capabilities, often addressed as 21st century skills. In the last decade, design thinking has gained in popularity in higher education.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esign thinking approach, its principles and models, various design thinking tool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pedagogy. It presents the findings of an international study evaluating the cre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culture‐based blended‐learning course for adult learners who are developing their 21st century skills by applying innovative teaching/learning methodologies, such as case studies, webquests and design thinking tools. Two hundred and twenty‐seven learners participated in the course and responded to a questionnaire to evaluate the learning platform, the English course developed, the teaching/learning methodologies applie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21st century skills applying innovative learning tools. Th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benefits of the design thinking approach to skills development and point to the impact of the course content and layout and certain design thinking tools applied in developing 21st century skills.  相似文献   

20.
葛菲 《教育教学论坛》2020,(11):194-196
“双钻模型”是英国设计协会提出的设计方法,“双钻模型”的教学方法是针对设计人才培养特色、设计教学目标而进行的一种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在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不足的情况下,以学生为中心,运用体验式教学激发设计类专业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设计思维,通过反思达到提高学生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