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与平民教育的关系涉及中国近代革命史、教育史以及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众多领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近代中国平民教育的先驱晏阳初称毛泽东曾参加他在长沙组织的平民教育运动只能是孤证,尚待进一步考证.但是早期毛泽东与平民教育运动确实有关.首先,毛泽东在他的早期文稿中大量使用与"民众"、"小民"意思相同的"平民"一词,甚至还有"平民主义"的说法;其次,毛泽东认为平民需要教育;第三,毛泽东亲身从事过平民教育.与面向农村、扎根农村的晏阳初不同,毛泽东早年搞的平民教育重点在城市、在工人群体,因为毛泽东考虑的重心是要开展工人运动,必先提高工人觉悟,因此工人夜学等平民教育形式就有大加运用的必要.与晏阳初等纯粹的平民教育家更不相同的是,即使在早期,毛泽东的视野也比较开阔,他不是就教育论教育,而是将教育放到社会这个大系统中来总体评估其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2.
晏阳初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首创平民教育的著名教育家,也是世界平民教育运动和乡村改造的先驱者。平民教育运动肇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2 0年,晏阳初从美国留学口国后,全心全意地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50年代起他居住在海外,积极推行国际平民教育运动,为全球乡村改造而奋斗,被誉为“国际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七十年如一日,矢志不移地从事平民教育的实践,并形成了一套平民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在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写下了独特的篇章。  相似文献   

3.
晏阳初是世界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他提出的平民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且在中国现代史上的乡村建设运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深入探讨、研究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无疑对当代的新农村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晏阳初是中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与乡村建设的倡导者,他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事业,并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晏阳初从社会现实出发,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认识和解决农村的问题,并构建平民教育思想体系。本文主要是以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产生渊源为出发点,解读晏阳初平民教育的思想内涵,并以此为鉴,揭示其对当今农村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于教育救国的共同目的,为解决中国农村极为严重的衰败问题,乡村建设运动应运而生。晏阳初领导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和梁漱溟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是当时乡村建设运动中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两个派别。晏阳初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晏阳初是基于平民教育的原则采用三大方式进行四大教育,从而进行乡村系统改造;而梁漱溟则是从文化复兴中国的角度,着重于建设一种新的社会组织。他们的乡村建设思想对当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县政改革"与乡村建设运动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定县实验在30年代前后兴起的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运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乡村建设和平民教育运动是在一个相当复杂的政治环境中运作和推行的。晏阳初所倡导的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运动是突破学术研究的局限性而进行的社会改造尝试。  相似文献   

7.
晏阳初先生是民国时期我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在当时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中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平民教育识字运动,后来又将平民教育转移到乡村地区,开展了乡村建设运动。其平民教育思想中课程思想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将以晏阳初先生的课程思想为中心,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三个方面来整体阐述。  相似文献   

8.
裴斯泰洛齐与晏阳初分别是瑞士和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和平民教育家,他们都对两国及世界平民教育运动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深深地影响了两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笔者分别从时代背景、平民教育目的、内容、方式、方法及教育实践的角度对裴斯泰洛齐与晏阳初的教育思想进行比较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学习和借鉴他们的思想。即使在物质文化极其丰富的今天,老百姓已经摆脱了食不果腹、目不识丁的窘境,但依然存在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精准扶贫等难题。对二者平民教育思想进行比较剖析,不仅可以丰富平民教育理论,还可以为当前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解决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教育公平思想。陶行知教育公平思想可概括为:不论男女、贫富、民族、阶层,都要受教育。其中,一些合理因素对解决当前我国教育公平问题仍具有重要的启示:通过法律保障,灵活多样的教育途径,实现男女教育公平;缩小贫富差距是解决教育不公平的根本途径;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标志;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缩小阶层差距带来的教育不公平。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平民教育运动与美国教育的影响、美国教育家来华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教育界人士的探索;各平民教育社团的宣传与实践;杜威平民教育思想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形成合力,把中国的平民教育运动推向高潮.站在平教运动最前沿,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写下最辉煌篇章就是晏阳初.把晏阳初和杜威的平民教育思想进行比较,透析中国平民教育运动中的美国因素,可以更清晰的反思中美教育交流的历史,理清中美教育交流中的矛盾,预测中美教育交流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先生的《平民教育概论》尽地阐述了他的"平民教育"理论与构想,并事必躬亲、热情推行,使其成为最有希望的一种运动与事业,对于现在倡导实现教育公平也有极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一、平民教育的含义和现实意义陶行知先生说:"中国现在所推行的平民教育.是一个平民读书运动。我们要用最短的间,最少的银钱,去教一般人民读好书。做好人。""他们读了书,对于自己生计最有关系的职业,也可以  相似文献   

12.
刘洪亮  朴凤玉 《考试周刊》2011,(54):223-224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追求教育公平也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本文探讨了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和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问题。  相似文献   

13.
《学科教育》2012,(2):128-128
如何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是当前中国教育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重要的国际性话题,我们诚邀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学者、研究人员和相关领域的实践工作者参与到大会中,就教育的公平与质量问题展开切磋与讨论。  相似文献   

14.
晏阳初是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与乡村改造运动的奠基人,他的平民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影响深远,为当时中国的乡村改造运动指明了方向。尤其是他提出的"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的核心教育思想,仍然值得我国农民教育借鉴。应从树立以人为本的农民教育思想,创建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丰富农民教育内容,采取多样化教育途径等方面来推进我国农民教育。  相似文献   

15.
钟鸣 《辽宁教育》2009,(11):7-9
教育的公平问题是近年来国人普遍关注的话题.因为社会的公平首先体现在教育的公平上。没有教育的公平.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公平。民主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社会的公平,而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教育公平。社会要稳定就必须存在不同阶层(所谓的贫富阶层)之间的流动,没有这样的有序流动,必然会导致社会的动荡不安。古代中国之所以能长期基本保持稳定.科举制度功不可没,因为科举制度为底层人民通往仕途阶层筑起了一条通天之路,实现了穷人阶层与富人阶层之间的流动,虽然这种流动数量很少,但在科举面前人人平等,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主要表现为阶层不公平、城乡不公平、地域不公平和学段不公平。从本质上讲,它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其根源在于市场化背景下的日益加剧的社会分化,尤其是阶层分化。教育公平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好,从根本上取决于政府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立场、态度和决心。只要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从应有的政治立场出发,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下定决心来处理问题,政治上反对特权化——阶层特权、城市特权、区域特权、精英特权,坚持阶层公平、城乡公平、区域公平、学段公平,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民族服务;经济上反对资本化、产业化,坚持教育的人民性、公益性,教育公平问题就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主要表现为阶层不公平、城乡不公平、地域不公平和学段不公平.从本质上讲,它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其根源在于市场化背景下的日益加剧的社会分化,尤其是阶层分化.教育公平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好,从根本上取决于政府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立场、态度和决心.只要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从应有的政治立场出发,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下定决心来处理问题,政治上反对特权化--阶层特权、城市特权、区域特权、精英特权,坚持阶层公平、城乡公平、区域公平、学段公平,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民族服务;经济上反对资本化、产业化,坚持教育的人民性、公益性,教育公平问题就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  相似文献   

18.
晏阳初是平民教育运动的开创者,他的平民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影响深远,为当时中国的乡村改造运动指明了方向。时至今日,平民教育思想的目的、内容、实施途径、师资等方面的内容仍然值得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借鉴。本文阐述了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提出了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的公平问题是近年来国人普遍关注的话题,因为社会的公平首先体现在教育的公平上,没有教育的公平,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公平。民主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社会的公平,而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教育公平。社会要稳定就必须存在不同阶层(所谓的贫富阶层)之间的流动,没有这样的有序流动,必然会导致社会的动荡不安。  相似文献   

20.
晏阳初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世界平民教育运动和乡村改造运动的倡导者与实践者。他毕生从事于平民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文章对晏阳初的平民教学思想进行总结,并指出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他的教学思想对农民教育依然具有重要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