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琪 《天津教育》2006,(9):12-13
“进一阶,更望一阶,仕途岂有止境?”由于校长按行政级别定级,校长们也融入“官场”,有了官场的处级、地级、部级之类的待遇,这就使得本来关系简单的学校亦复杂起来,变得有些不像学校,进而校长们也有了政绩之类的说法。结果,有些校长少问学问,只识级别,久而久之,教育和校园也变味了,校长们也在思量,下一届能否再晋升一级?大家知道,学校应该是一个学术组织,是一个文化共同体,不应该归入“政绩”考核的范围,应以学术、文化和教育自身的功能与特点来衡量。  相似文献   

2.
正一切为了孩子!这句很流行的口号,看上去好像是当前教育的实质。不过,学校教育体系却往往是,某个官员想有政绩,而目前政绩的主要评判标准是升学率。这个官员想有政绩,那个官员也想有政绩,可想而知,他们彼此向下传递的压力会逐渐升级。这压力先传到各个校长那里,又传到各级组长那里,又传到班主任和各科老师那里。校长与老师们的成绩,也是由升学率和考试成绩所决定的,这也是一个逐渐升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校长是官吗?其实校长原本不是官,他们是读书人、教书人,更是教育人。但是今天看来,校长好像也是官,管了从几十号人到几百号人不等的教职工队伍,享受着相当于从副科级到正处级不等的官员待遇。既然是"吃皇粮"的官,也就必须行走在官员的轨道上,重视政绩是十分自然的事情。校长们拿什么东西作为自己的政绩呢?校长不是市长,不能招商引资广开财路,不能拆房建楼大兴土木。但是,现如今不少校长和市长一样却有着共同的数字追求爱好,市长们追求GDP,校长们追求升学率。除此之外,不少校长还热衷于追逐概念政绩,通过引进一些时尚概念打扮  相似文献   

4.
时间:2005年6月某日下午地点:上海市北郊学校无庸读书会茶客1:郑杰,上海市北郊学校校长、上海市法学会会员茶客2:梅校长,初任某初中校长,无校长经历梅:最近学校忙着初三升学考准备工作,让我这个新上任的校长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教改搞得再好,升学率上不去的话,我这个校长照样是没有脸面的。郑:每到升学考,校长们都会提着一颗心过日子。不仅校长压力重重,毕业班教师们更是寝食难安。学校没考好,校长可以责怪教师无能,可教师去责怪谁呢?真该体谅教师的苦衷。梅:我更体谅学生。家长希望通过子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的办学体制决定了学校校长多是各级党组织培养、选拔、任命、安排在学校主持工作的领导干部。校长作为党与人民教育事业的一级领导者,像其他行政领导干部一样都是群众眼里的“官”。在学校里做教师必须有成绩,当校长就必须有政绩,用“政绩”考核身为领导干部的校长是理所当然的。政绩是领导干部为政的成绩,干事的业绩。“为官一任”能否“造福一方”,不仅是我国历代百姓评说官吏优劣的标准,更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考察领导干部是否真正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6.
教育呼唤“无为”之精神 在教育现实中,无论是上级部门的官员,还是学校的校长、教师乃至家长,其实都迫切希望“有为”,即官员们渴求“政绩”,校长和教师渴求“上线率”、“重点率”,家长们“望子成龙”,所以任何一方面都不甘心“无为”,这三个方面的合力形成巨大的压力,使得孩子们疲于奔命地应试。  相似文献   

7.
小杨是某乡镇学校的教学骨干,市级教学能手,也是市教研室的语文兼职教研员,上过多次公开课.最近跟笔者在一次闲聊时,她却道出了自己近来的苦衷.原来,小杨担任学校高年级语文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开展高年级组的语文教研活动.新上任的丁校长也是抓教学业务出身,来到该校履新之后,每逢哪个教研组活动,他总会光临指导一番.一开始,老师们都觉得校长能身先士卒,深入教研一线,非常佩服.可时间一长,老师们的看法却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小杨是某乡镇学校的教学骨干、市级教学能手,也是市教研室的语文兼职教研员,讲过多次公开课。最近跟笔者在一次闲聊时,她却道出了自己近来的苦衷。原来,小杨担任学校高年级组语文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开展高年级组的语文教研活动。新上任的丁校长也是抓教学业务出身,上任之后,每逢哪个教研组活动,他总会光临指导一番。一开始,教师们都觉得校长能身先士卒,深入教研一线,非常佩服。可时间一长,教师们的看法却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在应试取向及办学的利益驱动之下,出现了学校教育的"沙漠化"现象,即人们所说的"有教书无育人,有知识无生命"。学校的许多行为往往只对某级领导的政绩负责,只对学校的声誉、校长教师的业绩、职称乃至奖金负责,委婉地说,是以最大限度减少自己的经济或名誉损失为行为准则。这一现象的产生根源于教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近一时期的学习及对自己多年从事的校长工作的反思,我认为当今校长应当增强一些新意识.认识妥当与否,向同仁们请教. 校长是学校的第一负责人,是学校管理的核心,也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舵手和领路人.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广大中小学校长担负着神圣的职责和使命.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校长们要与时俱进,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具备一些新的、先进的意识.笔者认为:新时期校长必须具备和不断增强以下八种意识.  相似文献   

11.
张景 《天津教育》2006,(9):11-12
政绩是官员在任职期间的工作业绩。校长作为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一级领导者,像其他行政领导干部一样也是群众眼里的“官”。那么,是否该用政绩来衡量校长?如果用政绩来衡量校长的话,又该如何评价其政绩呢?本期的“教育三人行”围绕“校长的政绩”这一话题各抒己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小杨是某乡镇学校的教学骨干,市教学能手,也是市教研室的语文兼职教研员,出过多次公开课。最近跟笔者在一次闲聊时,她却道出了自己近来的苦衷。原来,小杨担任学校高年级组语文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开展高年级组的语文教研活动,新上任的丁校长也是抓教学业务出身,来到该校履新之后,每逢哪个教研组活动,他总会光临指导一番。一开始,老师们都觉得校长能身先士卒,深入教研一线,非常佩服。可时间一长,老师们的看法却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学校特色是学校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过程中努力实现学校“个性化”的表现,是学校优势、特长的集中体现。它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学校办学的各方面要素的有机统一。其二是不同于它校的某种优势或独特风格。这两层含义缺一不可。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实践给校长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新课题——学校特色建设。校长们如何挖掘学校的人力、物力及如何弘扬学校优势和传统,把学校办出特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就成为萦绕校长头脑的新问题,对这一  相似文献   

14.
偏僻的小乡村里,有一所破落的学校,不分小学与初中。那一年,学校来了位年轻男老师。这事轰动全乡,因为学校里从未有过正规学校毕业的老师。老校长带领学生列队欢迎,新老师面孔白净,有些腼腆。他红着脸对学生们说:"同……同……同学……们好!"孩子们立刻笑得东倒西歪,新老师是个结巴。他们以嘹亮的声音回应:"老……老……老师……好!"然后可着劲儿大笑,有两个男生还笑出了鼻涕泡泡。老校长是兼职的,选他当校长,是因为不是性情  相似文献   

15.
2018年秋季的福建省将实施新高考,新高考的背景解读与对策,学校如何因地制宜对接新高考;校长们如何提升后勤保障新高考。  相似文献   

16.
正在英国的教育考察中,笔者参观的学校既有大学,也有中学、小学,这些学校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校长们的良好素质。这些校长们个个都是教育专家、管理专家、沟通专家、学术领袖。我想,正是校长们的良好素质,保障了英国教育的优秀品质,铸就了英国教育的世界品牌。那么,是什么造就了英国学校校长们的高素质呢?  相似文献   

17.
校长选聘教师是教育“直选”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进学校教师群体优化组合的新尝试。 校长选聘教师依据什么?自然应该是学校的大局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然而,在“直选”试行选聘期间却每每有那么一些不和谐音,冲击着人们的耳鼓。 某乡一位校长刚刚当选,就放出风  相似文献   

18.
《上海教育》2010,(8):46-48
学校特色发展是近来的一个热门话题。如何办出有特色的学校,一直都是校长们努力追求的目标。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某所学校是艺术特色学校,某所学校是体育特色学校。”似乎只要发展几个课外项目,便能形成学校特色了。事实上,这只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初级阶段,更重要的在于氛围的营造,文化的创建,核心价值观的传达。  相似文献   

19.
校长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兴衰。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一点在农村教育中体现得尤为重要,所以,必须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校长的管理。一、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校长管理的作用对农村中小学校长管理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提高校长们的管理水平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校长都是来自教学第一线,在某一学科的教学领域或许是能手,但对于庞大而复杂的管理也许不是十分在行,所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有责任对校长们进行管理。通过长期系统的理论学习、操作实践与指导是提高这一支队伍管理水平的关键。上级教育部门在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校长管理…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在应试取向及办学的利益驱动之下,出现了学校教育的“沙漠化”现象,即人们所说的“有教书无育人,有知识无生命”。学校的许多行为往往只对某级领导的政绩负责,只对学校的声誉、校长教师的业绩、职称乃至奖金负责,委婉地说,是以最大限度减少自己的经济或名誉损失为行为准则。这一现象的产生根源于教育者学生立场的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