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教育技术学与中国电化教育之比较张军征三、教育理论塞础的比较1.电化教育的教育理论基础电化教育学科的母体学科是教育学。有关电化教育的理论,最初仅在教育学中论述教学手段时有所涉及。随着人们对教学手段的研究的深入,内容日益增多和广泛,电化教育理论成为教...  相似文献   

2.
以2005~2009年教育技术学专业核心期刊〈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中国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研究〉中的文章为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总结复杂性理论和方法在教育技术学中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以期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迄今为止.中国教育技术国际论坛先后于广州、北京、长春、南昌举办了4届,第五届中国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于2006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在武汉举行。会议由教育部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湖北省电化教育馆、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开放教育研究杂志社协办,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承办。来自加拿大、爱尔兰、荷兰、美国和日本及国内教育技术领域的多位著名专家参加了会议,到会代表300余人。  相似文献   

4.
1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加世纪60年代,教育技术学正式诞生于美国。与国外相比,教育技术学在我国起步较晚,经历了从电化教育向教育技术的演变过程。1919年我国开始使用幻灯和l尤声电影进行教学,这是我国电化教育起步的标志;20世纪20—40年代我国电化教育在内容上引进视听教育;90年代初,我国电化教育成功借鉴了美国教育技术的核心理论——教学设计。90年代末.我国的许多中小学校矧网迅速崛起,但由于缺乏相关理论研究和政策支持,大部分校园网并没有给教学和管理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一、论坛概况由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教育科学学院和教育信息技术系主办,《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开放教育研究》杂志社以及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工业园区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协办的全国首届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于2005年12月29日—30日在华东师范大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技术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很多专家都在总结和归纳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认为这是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石。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系统论等是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这也是很多教育技术学的教材上概述的。本文于1999年在《电化教育研究》杂志中发表,作者以独特的视角,以更深层次的角度——哲学的观点来探讨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当前我国教育技术中存在的主要误区。由于原文篇幅较长,我们刊出原文中的后一部分即教育技术观中存在的主要误区,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7.
为增进全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生学术交流,营造博士生群体创新性学术氛围,搭建研讨平台,培育学术新人,促进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繁荣,第四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将于2008年10月18-19日在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举行。本次论坛由西北师范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承办;支持单位有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开放教育研究杂志社、  相似文献   

8.
课堂电化教学的心理分析研究滕树学,许国材电化教育学科员源自教育学,但在发展中受教育技术学影响,心理学已成为其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事实上,现代教育媒体应用过程中教育、技术、艺术的统一问题,归根到底是心理学问题。我们认为,提高电化教育理论研究水平,当前应...  相似文献   

9.
研究方法体现着学科的研究思路和发展脉络。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看,研究方法主要分为解释与实证的方法。本文通过对2005—2007年《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等五种期刊的统计分析,探讨实证研究方法在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应用情况,倡导在教育技术学领域广泛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以促进教育技术学研究的规范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迄今为止,中国教育技术国际论坛先后于广州、北京、长春、南昌举办了4届,第五届中国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于2006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在武汉举行。会议由教育部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湖北省电化教育馆、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开放教育研究杂志社协办,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承办。来自加拿大、爱尔兰、荷兰、美国和日本及国内教育技术领域的多位著名专家参加了会议,到会代表300余人。会议开幕式由华中师范大学赵呈领教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向农、教育部高等学…  相似文献   

11.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入门课程.近年来使用比较广泛的导论课程教材有《电化教育导论》、《教育技术学导论》、《教育技术学》等,本文追溯各教材产生的历史背景,从教材的角度论述我国教育技术概念的演化以及教育技术理论框架的建构,并对本课程教材建设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20-30年代,商务印书馆作为近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营出版机构,在编辑出版中小学教科书和文化科技读物的同时,致力于摄制和推广教育电影,并通过《东方杂志》、《教育杂志》等馆办期刊译介、传播电化教育理论和技术,不仅开创了民营出版机构摄制教育电影、推广电化教育的先河,而且为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学科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回顾和梳理早期商务印书馆所开展的教育电影事业,既有助于人们了解电化教育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对当前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也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于12月30日至31日在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举行。本届论坛由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和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处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承办,《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和《开放教育研究》杂志社协办。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的宗旨为交流协作、促进协作、激励创新。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会聚经验精英,开拓教育技术研究新视野。一、论坛主题报告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作了“思维复杂性理论与创新性突破”的主题报告,深入探讨了两个问题:“灵感”或“顿悟”的酝酿过程…  相似文献   

14.
试论教育技术学专业及其开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化教育作为教育技术的初级阶段,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日趋成熟,发展为一个独立存在的学科——教育技术学。这是现代科学技术与教育相结合而形成的新领域,是教育内部其它领域不曾涉及也无法涵盖的领域。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并不是表述上的一种简单变化,其内涵和外延在进一步的丰富和扩展,并自觉地融入到整个教育之中。近几年来,各师范院校相继开办了教育技术学专业。这里对开办教育技术学专业及其有关问题作一探讨。 一、教育技术的概念及由来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电化教育研究的现状,本文对电化教育研究中应重视教育心理等方面的现律,注意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借鉴国外教育技术学的发展经验等内容进行了讨论,并在最后指出了电化教育研究中应重视的一些课题。  相似文献   

16.
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10月28日至11月1日在湖北武汉举行。本届论坛由教育部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指导教学委员会主办,华中师范大学承办,中央电教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湖北省电教馆、《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开放教育研究》杂志社协办。教育技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期刊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于2004年9月24-26日在广东珠海召开,来自16家会员单位的代表共计27人参加了会议。中央电化教育馆办公室主任兼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社长张敬涛、广东省电化教育馆副馆长秦柱秋、珠海市信息中心主任游颜彬等同志参加了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会议由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院长、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社长杨改学主持。会上,张敬涛同志简要总结了期刊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并向全体会员通报了常务理事会的会议精神;中小学电教杂志主编咸彦平、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社长杨改学做了关于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的专…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技术》2009,19(10):93-93
<正>会议定位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念,也是中国电化教育发展三十年纪念。现代教育技术脱胎于电化教育,其研究及应用取得喜人成绩。从事教育技术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高校逐渐增多,现有410高校培养教育技术学学士、70多家高校拥有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点、10家高校(含军事院校)具有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点。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和社会生活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9.
早期电化教育中国特色探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早期电化教育经历了艰难的探索过程,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而珍贵的资源,但是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断层",许多重要的历史资源丢失了,甚至被遗忘和埋没了。对中国早期电化教育历史资源的深入挖掘和研究,尤其是对电化教育中国之路的总结、反思和继承,不仅是我国教育技术学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而且对新世纪探索教育技术实践和理论的中国之路来说,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国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产生和发展特点研究,发现中国教育技术学的产生根源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进而分析了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发现信息技术每一次发展都引起教学的重大变革;又结合对教育技术学科领域研究范围的分析,最后得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认为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研究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传播因素,实现教学系统优化,促进人们对教学信息传播和掌握的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