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立足于工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背景与人才培养要求,分别从参与专业建设、参与教学活动、提供实习场所、促进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和提供设备与资金支持等五个方面阐述企业和医院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并提出充分发挥高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医院的优势,进一步完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充分考虑高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医院的文化差异和价值取向,构建长期有效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以"提高学生工程素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服务学生就业市场"作为《建筑结构电算》课程建设的着眼点,选用专业设计软件——PKPM建筑结构设计和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为平台进行课程教学,将整个课程划分为"基础性验证"、"设计性综合"、"分析与创新"三个能力训练模块,实现了从课内学习向课外工程实践的延伸,增强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缩短了专业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的距离,培养了学生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OBE教学理念结合《三维设计软件》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以三维设计3DMAX、Skechup、Lumion等软件实现虚拟建筑漫游制作教学过程为案例,探索OBE教学理念下以学生学习产出驱动整个课程活动,以及三维设计软件制作建筑漫游动画介入环境设计教学带来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等变化,探索《三维设计软件》课程对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实际教学的具体效用。  相似文献   

4.
"软件需求工程"是计算机及软件类专业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专业课。在"软件需求工程"的教学中采用案例驱动教学法,合理选取和裁剪项目案例,并将案例融入课堂导入、内容讲解、实验教学等教学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便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掌握需求工程相关理论与技术。  相似文献   

5.
针对医学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动手能力差的问题,在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式构建、教学方法手段、实践教学环节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并加以实践,为创新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效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6.
黄美燕 《教师》2023,(26):111-113
机器学习是一门涉及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的课程并已成为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文章立足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际,提出基于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设计、基于医工结合的理论实践知识学习和基于教学目标的多样化考核方式三个版块。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课程设计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学生能够掌握机器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并了解机器学习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7):182-184
为加强影像综合训练中心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医学类院校理工科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测距安全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硬件设计及软件仿真。该系统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信息等专业电子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泰山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专业作为山东省特色专业已经加入山东省"卓越计划"。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化"卓越计划"中的实践教学改革,是许多高校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结合实际,分析了泰山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以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加入"卓越计划"后的发展要求,构建了有利于提升医学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工程素养,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工程设计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专业培养要求、专业素质提高为切入点,结合专业实习讲座、微机原理和应用工程训练,综合介绍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建立通信工程专业平台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相融合的教学体系,引入教师讲解与学生设计实践再汇报交流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机械设计专业,提出课程—实践—创新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改革思路。优化课程结构,将产品设计的理论方法与大型工程软件的应用相结合,加强系统性实践训练。以机械创新设计课程引领创新思维的培养,用工程实例贯穿知识点的讲解。建立培养创新思维的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实践创新的机会。在课程教学、实验、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环节中,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规划系统化的实践项目,建立创新培养成为长效机制。将学生参加的科技创新活动融入教学环节,对创新的引导作为教学的责任,倡导主动带领学生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动手实践,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从优化理论教学方法和精炼实践环节模式两方面入手,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理论、实验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改革。  相似文献   

12.
文章探讨虚拟实验在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介绍虚拟实验在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意义及MAT-LAB/Simulink仿真功能。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通过对数控机床进给传动链系统进行数学建模与仿真实例,提出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的开放式虚拟实验教学改革的模式;分析仿真软件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教学实践表明,将虚拟实验引入课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促进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管理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医学院校《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存在缺乏工程体验、缺乏业务背景、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TPACK理念指导下重构《软件工程》课程。从学科教学法知识(PC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TC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形成性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实践表明,TPACK理念可以有效促进教师使用不同的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补充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课程教学设计理论,结合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构建了基于动态技术支持的统计分析一体化教学平台,发挥统计软件最佳效能;形成了动态技术平台下统计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自主学习知识创新教育;注重对统计方法思想的阐述,突出以统计原理明晰为前提的软件实操,体现统计学教学思想。形成有统计分析电子表格的动态化、统计分析结果解释的快捷化、思维导图式教学文档的集成化的课程特色。积累了适应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学习资源,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和深度应用。  相似文献   

15.
面向新工科的实践教育体系改革是软件工程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分析了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育体系现状,对软件工程学科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研究,解决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核心目标;研究软件工程学科实践教学平台,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软件设计能力与软件创新能力;研究软件工程学科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核心技术与系统工程能力,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软件工程教学中大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课程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以及课堂氛围沉闷、缺乏灵活性等问题,提出结合 OBE 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渐进式 PBL 教学法的教学改革方案。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为例,探讨如何以学生对软件开发的认知顺序为主线,全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确保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等。实践证明新模式下的课程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实践创新培养模式进行探索,瞄准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急需解决的两大教学难题,借鉴多元协同理念,开展一系列多层次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包括:推进多元协同的软件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计算思维与程序设计、软件工程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科学重组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教学内容,促进科教融合,构建开放式、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科教融合,校企合作,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云平台,推进虚实结合、开放共享学习模式改革。该探索对促进软件工程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有较大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在全英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引入虚拟仿真环境进行大学计算机课程全英教学改革。设计了课程改革方案、教学组织方式和虚拟仿真环境与教学内容融合。教学实践表明,基于虚拟仿真环境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学生成绩优秀的比例提高52.5%,不及格比例减少7.5%,平均分提升8.7分。虚拟仿真环境的引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85.7%的学生认为使用虚拟仿真软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9.
在新工科"理念引导,结构优化,模式创新"理念的倡导下,将虚拟仿真技术与传统物理模型实验相结合,对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本科生实验课程进行了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以桩基冲刷实验为例,针对现有物理模型实验中的不足,运用数值计算手段,建设"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平台,探索"线上线下"的教学新模式。实践表明,建设波流对桩基作用的数值仿真实验有利于夯实理论基础,提升教学内涵,拓展实验教学时间与空间,为学生的创新设计提供实践平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液压系统实验教学课件的特殊需求,并以所开发的液压系统实验教学课件为例,介绍了实验教学多媒体课件设计开发过程,包括结构设计、软件选用、基于Authorware的实验教学课件框架的开发及用Flash动画实现虚拟液压回路的设计方法。对相关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