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混合所有制条件下,国有股比例与企业专利授权行为相互影响。构建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构成的混合寡占模型,通过三阶段动态序贯博弈分析,考察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分别作为专利授权主体时竞争双方的专利授权行为,揭示国有股比例对其影响及内在作用机理,并探索国有股最优比例。结果表明:国有股比例对企业专利授权具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受到创新主体性质、资本效率、创新收益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国有股最优比例是动态变化的,受到创新主体性质、是否进行授权、资本效率、创新收益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选取学会数、学术交流活动和专利授权数三个相关变量,以1998-2012年的科协活动和专利授权统计数据为基础,应用向量自回归方法分析学会发展对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学会数和学术交流活动是影响专利授权数的显著因素;学会数和学术交流活动对专利授权数具有正向促进效应;学术交流活动对专利授权数的促进效应及其变动的贡献程度均大于学会数的贡献率。最后,提出大力发展学会事业,积极发挥学会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支柱作用;提高学术交流活动质量,增强学会的创新驱动效应;加强学会承担政府转移职能的能力,拓展新的创新驱动路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1990—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FDI)流量数据和专利授权数作为研究变量,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与专利授权数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对专利授权数的贡献在短期内是不明显的。葛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是专利授权数的葛兰杰原因,而专利授权数不是对外直接投资的葛兰杰原因。实证分析表明,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预期能够提升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选取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作为创新产出指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研究其创新转化效率及极化效应。研究得出:我国专利申请导向的产业创新转化效率为0.864,而专利授权导向的创新转化效率仅为0.398;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的区域极化效应呈现倒U型,四大板块区域内差异高于区域间差异,东部、中部、东北部三大板块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存在收敛;七大产业间,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能力的极化效应高于其他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四类专利申请主体中,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创新极化效应减弱。  相似文献   

5.
专利商品化是提升制药企业竞争力最有效的外部途径。通过对2007—2016年中国授权药品专利的商品化数据分析发现,非企业是NME和NCE专利的主要研发主体、企业是药品增量创新专利的研发主体、国外专利权人在华专利更具有商品化价值、国内专利权人的药品专利授权数量多但商品化数量少、国内非企业和企业的研发分工不明确。建议政府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对国内研发主体的研发分工进行细分引导,进一步完善当前专利资助模式,从弱化专利的非商品属性等方面入手,解决当前中国药品专利商品化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企业专利实施特点和影响因素的把握可以为加快专利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通过对浙江863家企业的1 889项授权专利的调查研究,指出目前中小型私营企业是浙江专利实施的主力,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企业专利意识、企业综合运用专利能力、企业研发能力是影响专利实施的主要因素.其中企业研发能力和企业综合利用专利能力亟待提高.相关启示和建议对中小型私营企业具有更大的借鉴作用,对其他类型企业专利实施的把握还需要相关研究的实证支撑.  相似文献   

7.
专利技术许可已经成为开放式创新时代企业获取创新利益的重要方式,而何时进行专利许可是企业面临的重要决策问题。本文根据专利的法律化过程将专利许可时间分为专利申请-公开之间、公开-授权之间以及授权后,重点考察不同创新规模条件下企业的专利许可时间决策差异。通过将专利公开效应与授权效应纳入到企业专利许可时间决策模型,从理论上推导出企业创新规模与专利许可时间决策的关系,即:(1)企业创新规模增加会导致专利申请-公开之间许可的概率增加;(2)企业创新规模增加会导致专利公开-授权之间许可的概率先增加后降低,即企业创新规模对专利公开-授权之间许可概率的影响呈倒U型;(3)企业创新规模增加会导致专利授权后许可的概率降低。然后,本文利用2001-2015年中国企业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且第一次备案许可的11865条发明专利进行实证研究,结果验证了以上所有理论命题。本研究从理论上揭示了不同创新规模企业的专利许可时间决策机制,对我国企业技术转移策略选择以及技术转移政策设计具有重要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家全面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大力培育高价值专利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及创新主体的共识。本文以实际维权案例为基础,对涉及专利授权文件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帮助企业和创新主体避免因专利撰写失误而错失保护,同时从专利文件撰写的角度为培育高价值专利提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艳  朱雪忠 《科研管理》2023,(9):152-161
“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特点,使医药创新尤为依赖专利保护。我国药品发明专利“授权难、无效易”,是否与专利制度激励创新的目标相匹配?以我国市场上创新药企为研究单元,以其被提过无效请求的药品发明专利为样本,使用2SLS工具变量法回归分析专利无效对其他主体后续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市场上创新药企的药品发明专利被宣告全部无效和部分无效的比例之和高达86%,表明专利无效宣告制度发挥了剔除错误授权的作用。但与基于美欧研究结论非常不同的是,在本土主体创新能力受限的新兴市场环境中,创新药企的药品发明专利权能够发挥“鲶鱼效应”,激发行业内其他主体的后续创新;而被宣告为无效降低了对行业内其他主体后续创新的激励作用,给搭便车进行低水平重复仿制留下了空间。在理论层面上,揭示了专利制度激励创新目标的实现,亦会受原始创新主体与其他主体之间创新能力距离的影响;在实践层面上,启示政策制定者不仅应从专利无效宣告制度控制专利质量的初衷,亦应结合专利制度激励创新目标及原理的视角,综合全面认识专利无效对创新的影响,为优化促进药品创新和仿制药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如“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提供来自我国现实国情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孙艺璇  程钰  刘娜 《资源科学》2021,43(1):82-93
科技创新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中具有重要作用,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中国30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利用Super-SBM模型测算2000—2017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效率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通过空间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探究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得出以下结论:①经济高质量发展效率在时间上整体呈上升态势,平均值从2000年的0.18上升至2017年的0.44,在空间上大致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递减;②从整体回归结果看,科技创新各要素(专利授权数、R&D经费占GDP比重、R&D人员全时当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较强,控制变量中的城镇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存在正向的驱动作用,而产业结构和环境规制则表现为抑制作用;③从四大地区的回归结果看,不同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受科技创新各要素的驱动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受专利授权数、R&D经费占GDP比重的驱动作用较强,专利授权数、R&D经费占GDP比重、R&D人员全时当量均对西部地区有正向驱动作用,而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分别只受专利授权数和R&D人员全时当量的驱动影响。本文可为国家和地区提高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运用三螺旋理论,以中国在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获得授权的专利数据为依据,从时间序列和行业领域两个维度对中国大学、企业和政府在协同创新中的互动关系进行测定。研究发现:我国较为稳定的官产学协同创新体系已初步形成,但近几年创新体系的自组织性有所下降;企业在创新中表现活跃,政府参与程度不高;电子电气和计算机通信领域所获专利数量最多,但官产学合作关系相对松散。  相似文献   

12.
王黎萤  张迪 《科研管理》2019,40(4):203-212
专利合作网络已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创新资源匮乏的重要手段。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多元创新主体间的专利合作关系逐渐向以社会网络为载体的关系邻近性转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合作网络的模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就成为管理开发专利合作网络资源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关键。研究选取ICT产业和制药产业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59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有效授权合作专利数5169项,构建了探索型和利用型等不同模式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合作网络,深入分析地理接近性、社会接近性、技术接近性对不同模式专利合作网络的合作创新程度影响及差异,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依托专利合作网络获取创新资源和提升创新能力提供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农业专利授权情况调查及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1998-2007年吉林省农业专利的授权数据研究,在专利授权数量、变化动态、授权领域、申清主体及地域分布方面与其他省份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军荣 《科研管理》2017,38(11):103-109
开放式创新为企业和其他创新主体进行技术开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然而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创新实效影响的研究仍有待深入。本文以专利维持作为专利质量的代理变量,运用虚拟回归的方法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等专业机构的参与、开放式创新的采用对专利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参与并未能够提高专利质量,基于合作开发的开放式创新能够明显提升专利质量。据此提出提升开放式创新效果和专利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翟君  郭婧  郭伟 《预测》2023,(3):60-66
提升专利质量是当前新经济形势下的迫切任务,专利质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长期以来受到学者和业界的关注。本文基于201家信息技术行业企业2014—2020年数据,检验了专利质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专利被引次数、维持超6年的专利数量和权利要求数量都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作用。盈利能力在专利被引次数与企业绩效、维持超6年的专利数量与企业绩效关系间起到了中介作用。相较于不连续创新,连续性创新正向调节了专利被引次数、权利要求数量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本文研究结论对于促进企业专利质量的绩效转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专利收益具有动态性、随机性、不平衡性、相对性和隐蔽性等特征,是专利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等的核心,与专利数量、质量和价值等关系密切。以中国授权、国内居民拥有的法定保护期于2019年届满的专利为研究对象,基于逻辑回归-BP神经网络模型对专利收益影响因素分析发现:专利主体特征对专利收益的影响程度最大,专利客体特征和专利事件特征对专利收益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弱,且比较接近;主体特征中专利权人类型、专利权人所在地区经济状况和发明人数对专利收益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减;客体特征中同族专利数、独立权利要求数和专利引证数对专利收益的影响依次递减;事件特征中专利审查时间、诉讼涉案数和专利被引数对专利收益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17.
柴玮  申万  毛亚林 《科研管理》2015,36(10):28-34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近年来我国企业研发项目数、投入的人力和经费均大幅攀升,显示出我国企业对于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研发活动中,通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企业的升级和发展。本文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六家资源型企业科技创新绩效进行评价,以研发投入、人力资源投入和下设研究机构数量作为科技投入指标,以SCI论文数、授权发明专利数、申请专利数以及所获国家级科技成果获奖数作为科技产出指标,分别计算基于投入和产出的技术效率,并通过投影分析,为企业改进绩效、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研发效率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资源基础理论在管理学界已经得到了大范围推广,但是其命题缺乏实证检验,例如,专利作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如何实现其竞争优势,其作为稀缺资源又该如何衡量。为此,通过理论演绎对专利的资源属性进行解释,并试图刻画专利的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对90家医药上市企业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控制企业规模,往期业绩以及研发投入的情况下,专利不可模仿性与企业的盈利能力正相关,不可替代性与企业盈利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专利组合对知识密集型企业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持续提高创新绩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已成为企业实施专利管理的基本分析单元。目前专利组合对企业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较为缺乏。基于沪深主板上市的99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2013-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知识观理论分析专利组合的技术范围和多样性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技术范围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专利组合多样性与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技术整合能力在专利组合与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权利范围在技术整合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界定科技服务业的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的基础上,以西安市为例对科技服务业投入要素与产出要素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科研项目完成数显著影响科技论著发表数、专利授权数、科技服务业增加值,是影响科技产出的共性因素;科技活动人员数显著影响专利授权数和科技服务业增加值,但对科技论著发表数影响不显著;而上年RD经费支出数只对科技服务业增加值有显著影响,对其他产出要素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