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4月10日,沈阳的王楠为了解救一名被围殴的少年而手部被砍成重伤。媒体记者在采访王楠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觉得这样做值得不值得?你后悔不后悔?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在2005年5月16日和17日连续播出的节目《无悔的选择》中说:“对于当时自己的行为,王楠一点也不后悔。”  相似文献   

2.
新闻文摘     
让名记者“后悔一辈子”的场面尤金·莱昂斯这位美联社经验丰富的记者曾谈起过令他“后悔一辈子”的场面。他曾有机会对斯大林进行过一次采访。事先约定只能对斯大林采访2分钟。而2分钟以后,斯大林的兴趣很浓,并没有结束谈话的意思。而莱昂斯当场却提不出更多的有准备的问题。莱昂斯事后后悔地说:“我在斯大林的办公室尽管呆了近两个小时,但我一辈子后悔的是,当时没有趁机提出些富有意义的问题。”由此可见,哪怕几分钟的采访,事先倘若不准备好供一、两个小时谈话的问题,就不要来到伟人面前。(繁华摘于《中外新闻采写借鉴集成》)“…  相似文献   

3.
刊中报     
得益于“冒失”(散文)李刚“冒失有时只会使你后悔一阵子,怯懦则会使你后悔一辈子。”这句话是激励我朝着既定目标奋进的开端。新兵连时,旅里组织读书演讲比赛,指导员问谁愿报名参加,曾在学校参加过演讲比赛的我当时琢磨:自己一个新兵蛋子,如报名参赛,拿不上名次丢面子不说,还会被人骂是“冒失鬼”,不值。指导员望着一个个耷拉着的脑袋,笑着给我们打气:“要自信嘛,冒失有时恰恰是抓住了机会,纵然失败,也只会使你后悔一阵子,而怯懦则能使你后悔一辈子。”这句话令我思忖良久。怕演讲失败实际上是怕丢面子的心理在作怪。这样…  相似文献   

4.
医生越老,胆子越“小”。卫生记者呢?笔者以为也同样如此。笔者做了18年卫生记者,不仅胆子越来越“小”,后悔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5.
黄瑶汝 《声屏世界》2006,(10):37-37
做了这么久的记,我每次采访回来写稿子总有一种很后悔的感觉。后悔在现场有些问题忘了问或在现场时表达方式不太好。如果换种方式做也许会更好。就拿我上次当小夜班来说吧,当接到热线电话说“沃尔玛”有很多人被困在电梯里。我很快赶到现场。当时消防人员正在紧张营救。而我到了现场后只顾着问消防人员:里面被困了多少人?现在情况怎么样?结果没有一个人理我。于是我就站在旁边录同期。却没有顾及出现场。现在回头想想:如果在现场出口播,做现场解说。这样处理起来或许更能表现出现场的气氛。  相似文献   

6.
在一项针对购房人群的调查中,购房后幸福感增强的人不到三成,更多的人感觉“压力倍增”:另有30%的人对购房行为“感到后悔”。他们因买房而被迫改变了生活,从而拥有了一个新名字——“房奴”[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刘老     
刘老死了。1984年秋天,大地之父把一年的果实铺排贡奉完毕、地净场光之后,才接回了他的儿子。陕北,南泥湾,八十七岁算绝对高龄。几个月后我才知道刘老的死,否则,悼词不含糊该我写。因为我做过刘老的邻居,也曾占有南泥湾一最:最高的文化———大学。有人管那叫:文化结实了。我同刘老的交情,自1973年起。十余年间,我的身份变了几变:大学生、农民、出版社编辑、报社记者。刘老还是刘老,还住在南泥湾那孔黝黑的接口石窑,还当他的农民。他的不变陪衬了一些人的变,证明多变的世上还有一种叫做坚定的东西。任何抉择都不后悔的我,对…  相似文献   

8.
刊中报     
爱我所爱刘文桥一天,几位同乡在一起“侃”起了几年来的军旅生活。小李突然问我:“小记者,你若不是搞新闻报道,现在肯定过着军校生活。你后悔吗?”我坚决地回答:“不!”似乎心底深处有一种强有力的声音在呐喊:爱我所爱,何悔之有!一本日渐丰厚的见报稿件剪贴本是我辛勤耕耘的收获。一年前,在连队当文书的我,无意中在图书室翻到一本《新闻写作入门》,闲暇一读,深被吸引,进面便爱上了她,而且爱得发痴。从此,工作之余,我开始学习新闻写作.并将稿件一篇篇地往邮筒里塞,希望也随之飞门远方的报对。然加,一天天过去了,寄出去…  相似文献   

9.
阿美最近为了一件事很纠结:见前夫的时候穿什么? 实心眼儿的纤姐说:“当然要穿上最漂亮的,让他后悔去!”我却觉得,男人不会因为你穿得金玉其外就痛改前非了吧?阿美也犹豫道:不能穿得太好吧?孩子爹本来给生活费就不爽快,孩子的服装费1500元,他总是说自己最近紧张。自己再穿得像黄世仁一样明晃晃的,这不是更给杨白劳添堵嘛!  相似文献   

10.
奥运总会过去,而文物长存。中国是个文物大国但决不是文物强国,我们已经没有后悔的本钱,在“修缮”这个直面历史的过程中,怎么慎重都不为过。  相似文献   

11.
去年年初,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报名参加了军报的函授。钱汇出后,又有些后悔,我能行吗?别人肯定会说我“逞能”。虽然业余时间我喜欢读书剪报,写写感动自己的心得体会,剪贴也有厚厚的三大本,可心里还是没有底,只是,每每读到与自己有同感的章,心里总有种抑制不住的冲动。熄灯号早已响过,躺在床上久久  相似文献   

12.
江泓 《河北广播》2006,(4):56-57
频道内部的年轻同事一直叫我“江老师”,开始不过是新来的实习生刚出校门见谁都叫“老师”的习惯使然,可后来真叫出了一些“好为人师”的坏脾气恐怕也是他们当初没有想到的。他们当中有多少人后悔,多少人不服气?不知道,反正一日为师,就要自觉把“传帮带”的工夫做到位,这却是我所奉行的为师之道。  相似文献   

13.
2005年4月10日,沈阳的王楠为了解救一名被围殴的少年而手部被砍成重伤.媒体记者在采访王楠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觉得这样做值得不值得?你后悔不后悔?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在2005年5月16日和17日连续播出的节目<无悔的选择>中说:"对于当时自己的行为,王楠一点也不后悔."但我们从画面中看到,面对这样的问题,王楠流露出了难以掩饰的尴尬与无奈.对于以上的提问,可能很多人已经习以为常,可是如果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在记者的问题后面隐藏着浓重的道德冷漠--交谈伦理的缺位.  相似文献   

14.
杨玉昆 《中国档案》2004,(12):39-39
近日接到友人信函,内有笔者所需要张自忠将军的档案资料及友人的编研心得。我思年轻人打字速度快,便嘱在我室实习的一名大学生录入电脑。谁知半小时过去,只录入数行,其间还不断向我询问这个字是什么,那个字怎么读。搅得我刚刚成文的思绪几次被打断,真后悔当初还不如自己录入省事。是友人的字难于辨识吗?非也。那么原因何在?我想最大的可能是: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女作家任英梅以征婚的名义,与5个男人谈婚论嫁,并骗取了数额不等的“情感押金”,为自己“幸福”打底:总经理杨宁伟在掌握女员工胆小怕事的心理后,以裸照要挟离他而去的女员工,让她主动投怀送抱,既显得自己大度又能达到目的……两个不同领域的知识分子利用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精心布下一个个陷阱,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当冰凉的手铐带在他们手上时,他们终于醒悟了,后悔了。本期推出这两个发生在真实生活中的、荒诞的故事,希望能留给局里局外的人一些警示与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6.
『大』生活     
“我真后悔上大学!”东北的大学生小王的一句话让记者为之震惊。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大学,神圣的殿堂,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荣誉,为什么会让这个寒窗苦读10余载的学子如此的后悔?小王是来自东北贫困山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随着社交媒体应用的迅速普及和持续渗透,众多社交媒体用户面临过度使用问题,其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受到干扰,引发了用户焦虑、倦怠与后悔等负面情绪。探究引发用户后悔情绪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的选择问题对社交媒体服务商缓解用户负面情绪、提高用户忠诚度,并促进用户健康使用社交媒体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以微信用户为研究对象,从社交过载、信息过载和系统功能过载视角出发,考虑用户转换成本与自我情绪管理的影响,构建微信用户过度使用的后悔情绪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①微信用户涉入程度正向影响用户对社交过载、信息过载和系统功能过载的感知及其转换成本,进而加剧用户的后悔情绪;②用户的后悔情绪越强烈、面临的转换成本越高,则越倾向于采取情绪导向应对策略,其次是问题导向应对策略;③微信用户自我情绪管理水平越高,用户越可能采取合适的应对策略以缓解自身后悔情绪;④定性比较分析发现两类触发微信用户后悔情绪的前因构型、四类触发问题导向应对策略选择的前因构型和一类触发情绪导向应对的前因构型。  相似文献   

18.
阿忆  西泠 《出版参考》2005,(3):29-29
婚姻在每个年龄段上有着不同的味道和颜色。如果18岁能有婚姻,该是阳光明媚的。而23岁的婚姻属于理所当然,但婚后不久便会发现平淡。26岁的婚姻是仓促的,婚前就已经觉得后悔,但并不因此而毁约。30岁的婚姻是艰难而多舛的,条件也得要现实,好收入,稳定的工作,初具规模的社会地位。35岁的婚姻是迟桂花,温馨得很,缠绵得厉害。40岁以上的婚姻,按钱钟书的说法,是着了火的老屋,扑也扑不灭。  相似文献   

19.
济南军区华丰物资供应站是个只有30余人的营级单位,人员少,业务繁忙,可新闻报道成绩却十分突出,仅今年就在《解放军报》等中央级报刊、电台见稿月余篇,已连续多年被分部、军区后勤部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每每谈起这些,报道员们深有感触地说:“成绩应该归功于站领导的支持啊卜’日夜进站一天晚上,报道员小王采写出一篇时效性较强的稿件,要乘火车赶到济南,第二天交稿。正巧,这时天空武起了鹅毛般的大雪。小王心想,雪这么大,找李旭光站长派车送站,站长会同意吗?敲开门后,小王又后悔了:因为单位规定雨雪天不准出车,这不是给…  相似文献   

20.
我们走在兰台的路上,我们是兰台的骄子。回首昨日,岁月悠悠。日复一日,面对冰冷的铁柜;年复一年,面对发黄的案卷。我们有辛酸,我们有苦甜,我们不后悔。我们始终迈着坚定的步伐挥洒青春,用辛勤和汗水,谱写着兰台美丽的诗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