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实验性骨骼肌伤后训练的形态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胜年 《体育科学》2002,22(3):107-111
对SD大鼠小腿三头肌急性拉伤后,进行自然修复组(EC)、牵张(PT)、跑动(MT)和静力(ST)4/11练等不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肌肉拉伤后自然修复过程表现伤面扩增、稳定和收缩3个时期:拉伤肌肉早期的牵张活动,对肌肉伤面修复产生负面影响。中、后期实施牵张练习能够加快修复的进程;跑动训练对肌肉修复有抑制效应并可使肌肉出现伤面累积,加剧损伤的程度;适度的静力训练能够促进肌肉的修复,大运动量的静力训练可致肌肉萎缩与变性。  相似文献   

2.
骨骼肌伤后训练对其收缩力与松弛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胜年 《体育科学》2002,22(4):129-134
82只雄性SD大鼠为实验对象,对其小腿三头肌急性拉伤。随机分为自然修复组(实验对照EC)、牵张训练组(PT)、静力训练组(ST)和跑动训练组(MT)、分别于恢复期不同的时间测试腓肠肌的等长收缩力和应力松弛特性。结果发现:在体肌肉中,轻度拉伤早期收缩力的较大幅度的变化,炎性反应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拉伤早期的收缩力恢复与其结构性修复存在着时程上的差异,这种时程方面的差异是肌肉重复损伤的重要原因,肌肉拉伤早期进行牵张训练,对肌肉的功能恢复产生负面影响,拉伤后期的牵张训练,对肌肉的功能性恢复与提高产生重要作用,大强度的跑动训练并没表现出训练效应累积。肌肉伤后静力训练对收缩力及松弛特性的恢复有着积极影响,大运动量的静力训练导致伤肌的功能性消退。  相似文献   

3.
在查阅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肌肉急性拉伤后材料力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分析,如肌肉拉伤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拉伤肌肉恢复过程中材料力学特性的变化等,并对该研究中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4.
骨骼肌急性拉伤后材料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查阅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肌肉急性拉伤后材料力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分析,如肌肉拉伤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拉伤肌印次复过程中材料力学特性的变化等,并对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5.
<正> 腘绳肌系指大腿后部的半腱半膜股二头肌,其急性损伤多见于跑、跳运动员。其拉伤后一般轻者10天才能恢复训练,而严重拉伤者反复停训可延续一年以上,治疗不易彻底,常常造成肌肉索条状或瘢痕,影响运动训练和运动成绩的提高。我们采用斜刺法加体外反搏治疗腘绳肌严重拉伤1例,仅用7天患者就完全恢复训练,15天后可参加正式比赛并提高运动成绩。此法明显优于单纯性针刺或体外反搏治疗运动性腘绳肌损伤。  相似文献   

6.
小腿肌急性拉伤是体育比赛和训练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田径、球类项目。他们大多数是在往返来回跑动中膝关节伸直时突然用力蹬地提踵所伤。与赛前或训练时准备活动不充分或受风寒肌肉发僵、过度疲劳,老年性缺钙有关。 打网球引起小腿肌肉急性拉伤的原因是直接或间接外力所致。小腿肌的腓肠肌、比目鱼肌、蹠肌因过度收缩或被突然拉长而往往致伤。小腿肌肉急性拉伤大  相似文献   

7.
应用TMG无创肌肉状态测试仪对静力性牵拉放松和Power Plate振动放松这两种不同的肌肉放松方法放松肌肉后其肌肉兴奋状态进行对比研究。实验对象为12名健康男性大学生,在肌肉重复疲劳后,即时使用TMG肌肉状态测试仪诱发肌肉自主收缩,测试肌肉对电刺激的反应时间和肌腹最大径向位移,在3分钟的放松后再次测试,采用多次实验和自身对照,量化地评价和对比两种肌肉放松方法的即时效果。结果表明采用静力性牵拉放松对疲劳肌肉的径向位移的恢复有更显著效果,对于肌肉反应时间的恢复,两种方法没有显著性差异。建议在大众健身和较低水平训练中普及静力性牵拉放松。  相似文献   

8.
举重运动员在进行大强度、高负荷的训练和比赛时,难免会受伤,其受伤的性质多为拉伤、挫伤,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劳损。运动员一旦受伤,一方面要接受医生、专家的治疗;另一方面要停止专项训练,中断全部或部分训练计划,而这对提高专项成绩显然是不利的,尤其是在赛季,对运动员水平的发挥有极大影响。一些专家研究表明,如果在训练后的48h-96h之内没有再进行力量训练,肌肉的体积就会开始缩小并失去力量。  相似文献   

9.
肌肉拉伤有急性拉伤和微细拉伤的长期积累两大类原因。在体育运动中,肌肉的拉伤常与准备活动不当,肌肉的生理机能尚未达到运动所需的状态;训练水平不够,肌肉弹性、力量差;身体疲劳,动作准确性、协调性因肌肉力量下降而降低;技术动作错误或运动时注意力不集中;场地过滑、气温过低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肌肉拉伤有急性拉伤和微细拉伤的长期积累两大类原因。在体育运动中,肌肉的拉伤常与准备活动不当,肌肉的生理机能尚未达到运动所需的状态;训练水平不够,肌肉弹性、力量差;身体疲劳,动作准确性、协调性因肌肉力量下降而降低;技术动作错误或运动时注意力不集中;场地过滑、气温过低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高原低氧大强度训练与增压辅助方法相结合建立动物模型,探讨高原低氧大强度训练后施加增压辅助方法对大鼠骨骼肌组织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其中A组为自然环境下恢复,B组0.2MPa增压1h恢复,C组0.2MPa增压2h恢复,D组0.3MPa增压2h恢复。4组大鼠在西宁(2260m)经过3天适应性训练和6天正式训练。在最后一次训练结束后24h所有大鼠实施腹腔麻醉取大鼠一侧腓肠肌,运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HIF-1α蛋白表达量。结果:施加增压辅助方法干预后各恢复组大鼠骨骼肌HIF-1α蛋白表达较自然恢复组呈上升趋势,其中B组增幅较大。结论:通过1周低氧大强度训练后,施加增压辅助方法的实验发现,各增压恢复组大鼠骨骼肌HIF-1α蛋白表达上调,表明高原训练后施加增压辅助方法可能对增强机体低氧耐受能力产生影响,有利于机体运动疲劳的快速恢复以及有效发挥高原训练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低氧力竭运动后大鼠血清CK与骨骼肌XOD的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海平 《体育学刊》2005,12(5):43-45
使用跑台及低氧舱对SD大鼠进行了低氧、力竭实验,同时检测运动后即刻,1、2、4及7 d大鼠血清CK和骨骼肌XOD,以探讨低氧运动对其影响.结果发现:低氧、力竭运动后即刻、1 d及2 d大鼠血清CK明显升高,常氧运动组运动后4、7 d开始下降;低氧运动组运动后4 d时下降,而7 d时再次升高;低氧暴露7 d后血清CK达到最高值.低氧、力竭运动后即刻,1、2及4 d大鼠骨骼肌XOD明显升高,运动后7 d XOD开始下降;低氧暴露4 d后XOD达到最高值.提示:XOD的升高导致自由基生成增加,对骨骼肌产生损伤作用,可能使CK漏出,最终导致运动后血清CK升高.运动加低氧的双重刺激使大鼠氧化应激作用加强,运动后骨骼肌修复延迟.  相似文献   

13.
低氧运动诱导的骨骼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蛋白和基因表达,及毛细血管新生反应都属于速发效应。慢性低氧下调了静息时VEGF及其受体的转录,其能否诱导毛细血管新生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低氧训练可使骨骼肌毛细血管增生,长期低氧训练对安静时骨骼肌VEGFmRNA水平影响不大。慢性低氧和低氧训练均可抑制运动对VEGFmRNA上调的表达效应,对此负反馈现象的时间规律和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骨骼肌纤维类型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骼肌纤维类型和肌纤维蛋白同功型的多样性,以及在不同肌组织中的特定分布和构成比例,决定其对复杂功能的适应能力。骨骼肌纤维类型转变的研究为运动训练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低氧、离心力竭运动对骨骼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研究目的是探讨低氧和离心力竭运动对骨骼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离心运动后即刻骨骼肌MDA生成大量增加,运动后1天达峰值,脂质过氧化作用破坏了细胞膜,骨骼肌损伤进一步加重。安静状态下,随着低氧时间的延长,骨骼肌SOD活性明显下降。且大鼠力竭运动后低氧的前2天,骨骼肌中SOD活性的升高幅度不及常氧组。表明组织缺氧会抑制骨骼肌自由基清除剂的生成。  相似文献   

16.
兔骨骼肌连续离心训练的生物力学评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身麻醉情况下用离心收缩(EC)肌力测试系统对兔 EDL和 TA连续 1~7 d离心训练,发现其平均峰值肌力矩、平均峰值功和总功在初练后明显下降,但在训练的第2~7 d测得的均数值与第1次训练差异无显著性。连续4d和7d离心训练对兔EDL的断裂特性无明显影响,但训练7d后肌肉的粘弹性下降,此将增加肌肉受伤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力竭运动对小鼠骨骼肌6种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光  肖德生 《浙江体育科学》2003,25(4):10-11,27
利用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PES)测定了小鼠一次性力竭游泳运动后,骨骼肌内铁(Fe)、锌(Zn)、铜(Cu)、硒(Se)、钙(Ca)、镁(Mg)6种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力竭运动后可使小鼠骨骼肌内Ca、Se含量明显上升,Cu元素含量基本不变,Fe、Zn、Mg含量则明显下降。为进一步研究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后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础阶段的核心力量训练更倾向于关注静力姿势的练习,特别是对核心肌群的本体感觉进行刺激,而且要加大核心肌群的肌肉力量,首先发展神经--肌肉系统的能力,为下一阶段的训练做好准备。至于训练时间,可以根据不同的运动员制定不同的训练时间,但是必须至少1-2周,在基础阶段需要持续,但在后期,很多练习也应持续。静立姿势的练习比较关注动作的规范准确,不适宜有过大的负荷量,可以随着静力姿势维持的时间长度来调整运动的负荷强度。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补充磷脂对大鼠腓肠肌钝挫伤恢复效果,采用重物下落装置建立急性骨骼肌钝挫伤模型,并于损伤后补充磷脂,检测补充磷脂对损伤肌肉的收缩力及松弛特性、自由基清除等的影响。结果发现,大鼠腓肠肌在受到钝挫伤后的第10天及第17天的收缩力,补充磷脂组收缩应力显著高于自然愈合组;损伤后第10天,补充磷脂能使应力松弛恢复接近正常肌肉水平,而自然愈合组仍显著性高于对照组;损伤后第2-10天,补充磷脂能显著提高腓肠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同时显著降低腓肠肌中丙二醛的含量。因此,补充磷脂能明显改善大鼠急性骨骼肌钝挫伤后的收缩力和恢复应力衰减,提高骨骼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腓肠肌中丙二醛含量,更好地促进自由基的清除,促进损伤肌肉修复。  相似文献   

20.
用低压氧舱模拟海拔2000米、3000米高度进行1周耐力训练,观察对骨骼肌细胞蛋白质和肌糖原含量的影响,验证1周时间高原训练的效果,同时观察各高度训练1周后平原效应期2周间的变化。结果表明:高原耐力训练可导致骨骼肌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蛋白质净降解,并有随高度升高而加剧的趋势,同时可提高骨骼肌中肌糖原贮量;不同海拔高度1周耐力训练后的平原效应期间,骨骼肌蛋白质含量第1周即可完全恢复,第2周保持稳定水平,肌糖原含量第1周下降,第2周显著回升。本研究支持高原训练的高度应在2000~3000米之间,回平原参赛时间应选择在下高原3天以内或2周以后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