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职学生的择业意识、择业动机、择业目标及择业心理出现新的特点,反映出高职学生整体职业适应性不高。职业适应性影响学生的择业、就业和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又深受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从职业价值观教育入手,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高职生职业意识教育问题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生的择业态度、择业方式和就业结果。受社会、家庭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当前高职生职业意识存在缺失,主要表现在择业的趋利性、盲目性、从众性和依赖性。因此,高职院校应采取措施,加强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强化职业价值观教育,完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业创新能力培养,传授择业的技巧。  相似文献   

3.
对择业效能感的培养需要通过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发展式就业指导等影响择业效能感形成与发展的教育模式鼓励、强化正面体验,增加正面认知来实现.高水平的择业效能感可以使学生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提高学生择业效率,做出成功的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强化学生择业效能感的重要途径,可使学生择业过程中有正确的理论做指导,帮助学生认清自身特质,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步骤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本研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通过对不同学习阶段和专业的中职生择业效能感的考察,建立研究模块,并对模块进行量化分析,阐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培养中职生择业效能、强化择业效能感方面的作用,旨在为中职学校更好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和课程改革提供操作依据与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王瑞青 《文教资料》2012,(23):138-139
通过对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15个专业的1700名大学生的调查研究,揭示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择业动机、择业自主性、行业及岗位评价和择业信心的特点,并对不同性别、学制(三年制和五年制)的学生的具体差异进行比较,提出针对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择业价值观教育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职业指导是培养人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教育过程;是帮助个人根据社会需要、职业要求和自身特点,选择职业并适应职业的活动.通过职业指导,教育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定位;养成职业道德--敬业;掌握职业能力--专长;选择职业道路--择业.  相似文献   

6.
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定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军  赵宇 《教育探索》2006,(11):56-57
通过介绍教育技术学的定义和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提出对这一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定向教育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影响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职业定向的主要因素,阐述了该专业学生实现职业定向的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7.
一、职高英语教学的目标 职高教育兼有职业教育和初等教育双重特性,其中职业教育的目标最重要。职高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应体现职业性、定向性、应用性,整合性特征。职业性要求教育以能力为中心,以满足岗位或职业需要为导向,从职业岗位出发,传授相应的知识,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定向性要求教育直接针对社会职业岗位培养学生,强调学生在毕业时具有定向职业岗位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职学生高就业率与较低社会认可度并存,对口就业率变化中潜藏的非对口择业倾向及其导致的职业选择“错配现象”值得重视。研究发现,13.37%的学生就业前存在非对口择业(主动错配)倾向,学习动力、职业规划等自身状况的改善有助于促进对口择业,学校指导、社会认可、家长参与对学生选择专业对口的职业具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而现实压力和职业忧虑对定向择业具有较轻的负向效应。因此,以职业教育回报提升为主要导向推动配套改革,以职业能力培育和职业指导创新为两大抓手提升学校培养效能,以学习动力提升和职业认同培育为孵育重点,有助于降低中职学生职业选择“错配”,提升就业质量和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独立学院学生择业心理特征与指导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日趋激烈的职场竞争和日益沉重的就业压力,当前独立学院学生择业时还存在自我价值至上、功利心浓重、追求稳定安逸、自信心不足、依赖、从众、攀比等心理倾向和误区.独立学院急需构建科学、完善的大学生择业心理指导体系,通过职业规划教育、职业心理测评辅导等,帮助独立学院学生实现正确择业、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0.
浅议职业指导课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院校开设职业指导课是帮助学生走上职业道路的一项具体措施,是在对将要就业的学生的学历、智力、体力、个人性格、经历、志向及家庭与社会环境等各种条件进行全面分析与了解的基础上,根据社会职业需要作出职业方面的建议,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专业、了解社会,进而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念,使其能够选择合适的职业和胜任工作,从而较好地完成个人职业定向和就业的过程。学校的职业指导教育与学生的就业、学习与职业选择关系密切。职业指导课程的构建应以实用性、针对性、阶段性、系统性为原则,对学生实行分阶段的职业指导,一年级开设择业指导课,二年级开设创业指导课,三年级开设就业指导课。  相似文献   

11.
王小侠 《教育探索》2006,(12):101-102
择业心理是职业心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当代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诸如心理困惑、偏差和障碍,必须通过加强和改善职业心理教育才能解决,家长、学校、政府和全社会都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对中职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以及职业价值观对学生择业、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加强中职学校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职学生择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面对就业竞争压力加剧、社会职业不断发展变化的复杂形势,高职院校学生择业时在职业认知、自我职业特征认知、职业决策、职业理想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偏差。高职院校应从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意识、强化择业与就业指导、搭建通畅的择业与就业信息平台、建立开放的高职教育模式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择业的自主性、科学性、适合性和就业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师范专业“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政策的推行,师范生的就业选择更加多元化,就业行为的城市和地区指向性更加明显,择业中利益与价值观矛盾更加突显.师范教育要适应这些变化,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医学专业2097名在校大学二年级学生关于职业生涯规划4大类20项的问卷调查,对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效果进行了研究探讨.结果证明,经过教育后,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对专业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对未来职业的定位和职业定位的标准、择业的方向和期望值都有较大的转变.调查结果提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越旱越好,及早确立职业目标,有助于职业心理的发展和职业的顺利成长.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迅速增加,高职学生就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素质和职业岗位要求的特殊性、规定性,导致高职学生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来制定符合高职学生特色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充分认识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意义和必要性,同时在职业生涯设计时应注意职业定位、发挥主观能动性、明确阶段目标、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职业能力、积极开展职业训练等方面问题.将有助于高职学生的就业、择业、事业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师范专业"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政策的推行,师范生的就业选择更加多元化,就业行为的城市和地区指向性更加明显,择业中利益与价值观矛盾更加突显.师范教育要适应这些变化,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分析北京地区高职学生就业预期的调查数据可以发现,高职学生具有愿意在北京市区和政府主导型单位工作、渴望成为白领或自己当老板的择业倾向.这些倾向与我国劳动力实现就业结构优化的目标不相吻合.为此,高职院校应从深化就业形势的分析与教育、加强职业认知与职业认同教育和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三个方面加强教育引导,促进高职学生理性择业和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9.
从文秘专业大学生择业驱动因素的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中,显现出其在择业、求职的价值取向不甚正确,反映了目前对大学生择业现、就业观教育还存在的职业意识缺位的问题.因此,亟需构建以职业意识教育为核心的就业观、择业现教育体系,以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从而在择业、就业上形成其应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具有明确的职业定向,其核心是目标定位、要点定位、质量衡量标准定位.职前培养解决的是学生的择业和就业问题,在课程内容和结构上要突出三个职业特点,把握两个适度;职后培训解决的是学员履职的胜任和优秀问题,课程内容及结构以更有利于学员的持续发展为原则,并从纵横两个方面考虑安排.同时,创建与职前培养相衔接、呼应的职后培训课程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