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责任感发展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主题,强烈的责任感是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研究以随机抽取的267名北京市7-12岁儿童为样本,采用儿童自由描述的方法进行实施。结果表明:北京市7-12岁儿童责任概念包含八个要素,按提名频率高低降序排列分别是事情/任务、角色/职务、承诺/委托、主客体、过失承担、时间、完成和质量。其责任概念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年级发展趋势,表现出由具体到抽象、由片面到全面、由他律到自律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选取保定市186名4-7岁学前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4-7岁儿童社会性发展量表》对其社会性发展水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与常模相比,学前流动儿童社会性发展总分符合常模正态分布;学前流动儿童社会性发展总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孩总分高于女孩;学前流动儿童社会性发展总分随年龄增长、家庭定居市区时间的增长及母亲文化水平的提高而呈增长趋势。学前流动儿童家庭、社区、幼儿园应通力合作,采取相关干预措施,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儿童在对人的行为进行归纳推理时是否遵循多样性原则,是否受到了其他认知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的范式,分析了4-5岁、6-7岁、8岁、9岁儿童和成人在对人的行为进行推理时表现出多样性效应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6-7岁、8岁、9岁和成人表现出了多样性效应,并且9岁儿童运用多样性信息的能力已达到成人水平。但6-7岁和8岁儿童的多样性表现与成人仍有显著差别。从发展趋势上,对年龄、属性特征外显性和人格特质理解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我县4-7岁儿童的健康发育状况,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城镇和乡村每年进行一次托幼组织儿童查体。于1990年本人参加了县直机关,商业局、县社、农机厂四处托儿所中1420名4-7岁儿童和有代表性的乡村苗馆、黄阴集、星二、张庄四处托儿所的1270名同龄儿童进行查体。本文对县  相似文献   

5.
周李哲 《广西教育》2022,(34):13-16
本文以河池市五所幼儿园5—6岁在园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法,运用“3—7岁儿童社会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对研究对象的生活自理、运动、作业、交往、社会化和自我管理六个维度进行分析,发现5—6岁随迁儿童在社会适应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家庭、幼儿园、社会三个层面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以771名7-14岁儿童为被试,考察其独立随机序列认知发展阶段及重要时期。研究表明,7-14岁儿童独立随机序列认知(简称随机性认知)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上升发展时期(7-10岁)。该时期的发展,主要是7-8岁的发展,该时期的儿童掌握了随机性。第二阶段为倒退发展时期(11-14岁)。该时期的倒退,主要是10-11岁的倒退,该时期的儿童理解了随机性。9岁左右是儿童随机性认知发展的重要时期。10岁是转折时期,主要原因是:10岁儿童有着较好的随机性直觉,而11岁儿童既丢失了随机性直觉,又没能够建立起相应的概率知识。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疾病为对象,从儿童认知发展角度,在朴素理论的框架下,通过调查 4-6 岁儿童对不同主体疾病现象区分、对疾病不可控的认知状况以及对疾病因果解释的状况,考察 4-6 岁儿童对疾病相关概念的认知特点,研究儿童对疾病的认知发展水平。根据现有的理论基础提出相关建议,以便支持 4-6 岁儿童的生命教育水平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有关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的新学说世界上探讨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的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以下二项:其一,20世纪中期,罗恩菲德(v.Lowenfeld,1903-1961)提出的“直线型”发展模式。他参考了许多研究者的发展阶段说,综合分析了人物的再现、空间的配置、设计、题材、技法等创造活动中的一般特征,把儿童绘画发展分为六个阶段:自我表现的最初阶段(涂鸦阶段,2岁-4岁);再现的最初的尝试(样式化前阶段,4岁-7岁);形态概念的成立(样式化阶段,7岁-9岁);写实倾向的萌芽诞生(初期写实的阶段,9岁-11岁);拟似写实的阶段(推理的阶段,11岁-13岁);决定的时期(思春期的危机,13岁-17岁)。  相似文献   

9.
7-15岁脑瘫儿童和普通儿童音调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7- 15岁脑瘫儿童的音调特征,比较脑瘫儿童与普通儿童在音调特征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脑瘫儿童的MSF0及FOSD极显著高于普通儿童;(2)普通儿童13岁后的MSF0及FOSD变化很大,变声期13岁左右,脑瘫儿童变声期15岁开始,7-15岁的FOSD变化不大;(3)变声期普通女童的MSF0及FOSD显著高于男童,脑瘫儿童男女间的MSF0及FOSD无显著性差异;(4)手足徐动型瘫儿的MSF0显著高于痉挛型瘫儿和普通儿童,FOSD极显著高于痉挛型瘫儿和普通儿童.  相似文献   

10.
性别角色是儿童适应社会,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内容,3-6、7岁的幼儿阶段是性别角色形成的重要时期。儿童在习得性别角色的同时开始习得所处社会所固有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大量研究证明,性别角色刻板印象限制并阻碍了儿童富有个性的发展,双性化的性别角色类型更有益于心理健康、情绪情感、人际关系以及社会适应。绘本是儿童普遍喜欢的儿童读物,绘本中蕴含的性别角色期待和性别意识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载体。本研究以绘本阅读为出发点,探讨在教育中如何利用绘本促进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向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选取2-5岁超常儿童46名、普通儿童54名,通过实验考察了早期超常儿童的计数及其策略。结果显示:(1)超常儿童更早掌握“一一对应”的计数原则;(2)4岁前,超常儿童相对同龄普通儿童能掌握更大范围的基数;特别是3-4岁超常儿童,基本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基数概念,显著优于同年龄普通儿童;(3)2-5岁超常儿童普遍具有比同年龄普通儿童更好的计数策略;(4)4-5岁超常儿童相对同龄普通儿童和3-4岁超常儿童,能够更有效地运用计数策略完成“随机性”计数任务。  相似文献   

12.
责任心作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内容体现着个体的人格特征,它在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考察不同气质类型儿童的责任心发展状况,本文采用儿童气质教师问卷和幼儿责任心问卷对357名4~7岁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4~7岁儿童责任心发展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其责任心水平随年龄的增加而提升,5~6岁是儿童责任心发展的关键期.儿童气质与责任心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不同气质类型儿童的责任心发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主要反映为均衡型气质类型儿童的责任心发展水平显著高于抑制型、活泼型和专注型儿童水平,敏感型、均衡型气质儿童的他人责任心发展水平明显高于抑制型、活泼型和专注型儿童水平.为促进儿童责任心的积极健康发展,家庭、幼儿园应着力培养和发展幼儿均衡型的气质,幼儿园与家庭应进行家园共育,共同关注儿童气质的情绪性、活动性、反应性、社会抑制和专注性各方面的和谐、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地获取了他(她)所生活的社会所认为的适合男子或女子的价值、性格特征、情绪反应和态度。这就是儿童适应社会,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南京市8~9岁儿童社会情绪能力的情况调查分析,揭示出8~9岁儿童社会情绪能力的差异程度和所受到的影响因素,为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社会化提供指导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4.
文化学和多元文化取向对儿童社会化研究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从文化视角透视儿童的社会化和社会化进程,拓宽了儿童社会化研究视野;以多元文化为主线贯穿于儿童社会化研究,倡导多元文化的差异共生,为基于多元文化情境下的儿童社会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和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30名5-7岁儿童的个案观察结果,文章简要介绍这一年龄段儿童的类比推理和语义理解能力,详细分析5-7岁儿童构建和解读隐喻的特点,探讨了儿童学会构建隐喻的途径和原因。  相似文献   

16.
4-6岁儿童对空间测量中逻辑关系的理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选取北京市3所幼儿园的72名4-6岁儿童为被试,采用个别测查法考察儿童对空间测量中逻辑关系的理解。研究结果表明:(1)4-6岁儿童对空间测量中逻辑关系的理解有显著年龄差异,4.5岁以后儿童对空间测量中逻辑关系的理解发展非常迅速;(2)超过50%的4-6岁儿童具有传递推理能力,但在不同测量情境中的应用不够灵活;(3)43%的4-6岁儿童能够理解测量单位大小与数量之间的反函数关系,但大部分不能理解测量活动中使用相同大小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教育与教学研究》2021,(6):102-111
对儿童叙事能力的评估是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对于一些特殊儿童比如听障儿童而言,由于其思维能力或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往往很难进行有效的主动讲述,这种情况下,运用故事复述能力作为特殊儿童叙事能力的主要指标是一个比较普及的研究思路。文章选取重庆主城区听力言语康复机构21名3-7岁听障儿童和某普通幼儿园51名3-7岁健听儿童进行阅读并复述实验,运用不同难度的无字绘本《青蛙,你在哪里?》《一个男孩、一条狗和一只青蛙》作为阅读材料,收集他们的复述资料,并运用斯坦(Stein)和格伦(Glenn)的故事结构理论制定《故事检核表》,从故事结构要素、故事情节、故事内容三个维度对所选取的听障儿童和健听儿童的故事复述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1)3-7岁听障儿童的故事复述能力明显落后于健听儿童;(2)3-7岁听障儿童的故事复述能力受到绘本本身难度的影响;(3)无论是听障儿童还是健听儿童,故事复述能力的发展都具有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8.
孙河川 《教育》2015,(8):78
2008年,在德国柏林举办的世界心理学大会上,全球心理学领域最热议的研究发现是"4岁是儿童大脑发育的关键期",而不是通常人们认为的7岁,这为关键期下移奠定了理论基础。3岁左右是儿童看图、识字的关键期,3岁至4岁是儿童读图画故事书的关键期,4岁至6岁是儿童学习写字和数学概念的关键期,4岁至5岁是掌握书面语言的关键期,5岁至6岁是掌握数学或数字概念的关键期。而儿童发育和学习的关键期恰好处于学前教育阶段。那么,发达国家学前教育有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汉语儿童从图像到文字的早期阅读与读写发展过程的特点,本研究以257名2-6岁儿童为被试,研究了(1)2-6岁儿童图画阅读的眼动发展特点,图画信息获取能力和文字阅读能力的发展特点;(2)4-6岁儿童的汉字视觉解析能力发展状况;(3)4-6岁儿童汉字视觉表现能力发展阶段。从阅读的视觉关注,汉字知觉解析和汉字视觉表现三个层面论证了汉语儿童从图像到文字的早期阅读与读写发展过程,探索了汉语儿童早期阅读和读写的视觉认知关键点,揭示了汉语儿童早期阅读和读写发展的文化独特性。  相似文献   

20.
拟声词是研究儿童语言习得的重要观测点。1岁左右儿童开始习得拟声词,1-2岁即习得A式、AB式两类基本形式,4-5岁已习得拟声词绝大多数变化形式。3-4岁是儿童习得拟声词的重要转折期,习得词种数量最多;此期之前,习得的拟声词以生命体发出的声音为主,此后习得无生命体发出的声音明显增加。句法功能上,2岁半儿童已可使用拟声词来指称事物和动作行为,3-4岁即习得了拟声词充当独立语、宾语、状语、补语等基本句法功能。研究发现,自主习得是儿童语言习得的主要方式,但模仿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