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一、心理模糊性模糊性是指由于不可能给某些事物以明确的定义和评定标准而引起的对客观事物进行划分时的不确定性。它是对客观世界中模糊现象的一种抽象。心理模糊性则是指心理现象的差异在中间过渡时所表现出来的“亦此亦彼”性。1.心理模糊性的实质模糊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是人们对客观世界中模糊现象的认识。客观世界中的模糊现象是模糊心理产生的源泉。没有模糊现象的存在就不会有模糊的反映。但是,模糊心理的产生又不单纯是客观影响的结果,它是通过主体的内部特征折射出来的,要受个体经验、个体心理特征等主观因素的…  相似文献   
2.
以解构主义为代表的诸种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兴起,使以往学科之间的固定疆界被打破,几乎所有学科都感到了自身边界的危机,文化研究成了一切研究的接纳地.互文性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视野及研究方法,比较文学研究应该以互文性理论的发展为契机,进行广泛深入的比较文学的学科实践,在实践中去探索最适合于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的理论建构及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3.
公民数学素养的提高无论对于社会发展还是其个人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中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必须明确中小学生数学能力结构。中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是第一个层次,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是第二个层次,模式能力在这两个层次之间起着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并据此提出了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4-6岁儿童对空间测量中逻辑关系的理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选取北京市3所幼儿园的72名4-6岁儿童为被试,采用个别测查法考察儿童对空间测量中逻辑关系的理解。研究结果表明:(1)4-6岁儿童对空间测量中逻辑关系的理解有显著年龄差异,4.5岁以后儿童对空间测量中逻辑关系的理解发展非常迅速;(2)超过50%的4-6岁儿童具有传递推理能力,但在不同测量情境中的应用不够灵活;(3)43%的4-6岁儿童能够理解测量单位大小与数量之间的反函数关系,但大部分不能理解测量活动中使用相同大小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现实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以一定的空间形式存在着.数学教育有助于儿童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6.
绿的遐想     
放学的路上,蒙蒙的细雨静静地飘洒着。一种陌生而又亲切的感觉从心底升起,随着那满眼的绿蔓延开去。高大的杨树上已经长满了翠  相似文献   
7.
渴望     
给孩子一片广阔的天空,让年轻的心放飞……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现实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以一定的空间形式存在着.数学教育有助于儿童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9.
测量是数学的主题之一,测量能力的发展对儿童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儿童获得空间测量能力必须掌握单位、空间概念和数概念等核心概念;儿童熟练进行空间测量活动必须具备传递性推理、选择适当测量策略等核心能力.具体而言,儿童最早掌握的是一维空间的概念.在一维空间测量中,儿童较早掌握的核心概念是端点,同时必须能够准确找到表征测量对象量的特征的具体知觉特征.儿童二维和三维空间概念的形成要经历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稳定到稳定的复杂发展过程,因此相当一部分3~6岁儿童认识的二维和三维空间实质都是一维的.关于单位概念,儿童必须明白作为测量单位的量须与待测定的量是同类量、测量单位的大小与数量之间存在反函数关系、测量单位须大小相等等内容.在测量活动中,儿童掌握关于数的概念实质是学会对连续量进行离散化的心理加工,这能有效巩固和扩展儿童对数概念的理解,使其对数的实际意义有更广泛和深入的认识.传递性推理能力是儿童准确测量的基础,它的形成标志着儿童能够借助中介物进行两个物体的空间比较.选择适当的测量策略是保证儿童有效测量的前提.儿童在空间测量活动中使用的策略主要有目测、并列或重叠比较、使用非标准单位测量、使用标准工具测量等.在当前儿童数学教育实践中,教师因为不清楚上述核心概念与核心能力,往往只是把测量看作一种操作性的活动,只重视教给儿童一组关于测量的程序性知识,是不利于儿童数学思维能力与素质的发展、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的.  相似文献   
10.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现实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以一定的空间形式存在着。数学教育有助于儿童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数学是模式(pattern)的科学,模式是数学的实质。模式能力(patternability)是儿童数学认知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其发展有重要影响。数学有其自身的结构,这种结构可以通过模式的概括而被发现、理解。早期模式活动为儿童高年级更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如函数、代数)、观念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能促进儿童对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联系的理解。已有研究表明儿童模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