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是一个集"虚无性"与"存在性"两面性为一身的体系,这种特性决定它的构建必然要经历一个从"虚无"到"存在"的艰难过程,由"内隐"朝"外显"的角色变换过程,从"虚无的本体"向"存在的实体"的身份转化过程。将来自"虚无自然"的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这个"理论科学"转化成"自由存在"的"实践科学",是远程教育理论工作者的责任;来自"自然存在论"这种"虚无"的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是我们研究的起点,因为它是研究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形式起因,而来自"自由存在论"这种"存在"的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则是我们研究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必然归宿;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建构,必须按照从自然建构到自为建构,再到自觉建构,直到最后进行自由建构的因果律去进行。  相似文献   

2.
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建构是人类存在与作为的产物,它诞生的前提就是人的主体意识开始由自觉思维走向自由思维,由此,在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建构中,就出现了知识习得假设论、交际能力锻炼论、教学交往情感论、教育沟通渗透论、教学互动诱发论、教育水平相长论等观点。这说明,人类的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自由建构,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建立在"自由存在论"基础上的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能够将来自"虚无自然"的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这个"理论科学",转化成"自由存在"的"实践科学",从而将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从"虚无"的此岸世界中赎救出来,使其达到"存在"的彼岸。  相似文献   

3.
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首先是以"它在"的形式自然而然地存在着的,作为一个"寓居"或"隐藏"在其它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形态,人们对它的认识是必然以认识其它相关学科为必要和充分条件的,惟因如此,本文认为,研究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我们就必须从研究渗透在国际政治、经济、金融、经销、医疗、社会和教育等形形色色领域里的合作理论入手。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本文尝试以这些行行色色的合作理论为参照坐标,对于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社会关系依赖论"、"广泛接触联系论"、"动机需要激发论"、"心理选择满足论"、"利益驱动团结论"、"社会文化凝聚论"等自然存在论观点,作了较为详细的分类归纳、理性描述和深度分析。  相似文献   

4.
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出现,是远程教育发展的自然产物,是远程教育文化建设的一个必然结果。远程教育科研合作文化是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的一个方面,是远程教育合作文化在科研领域的具体体现。文章从文化维度对远程教育科研合作现状进行了解析,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远程教育科研合作文化的特点,最后提出了远程教育科研合作文化建设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远程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现代远程教育面临的挑战和竞争态势将越来越严峻。为保证远程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合作已经成为现代远程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模式。本文界定,合作既是一种行动(方式),也是一种文化。现代远程教育合作文化在本质上其核心是价值观的认同,追求的目标是“共生”、“双赢”、和谐发展,体现出的特征则是平等、开放、互利、包容和协作。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效的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实际教育现状,从其自身的体制文化以及规制文化和形制文化等几个方面,对远程教育的内部构成、组织结构以及文化变迁进行了详细的探究与讨论,并对其具体合作文化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细致的解读、分析基础之上,对促进我国当前的远程教育合作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提出一些建议与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蓬勃发展和网络教育的开展,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就,也遇到了不少困惑。为了促进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促进现代远程教育理论研究的创新,充分展示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期刊专业委员会拟在全国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优秀论征活动”。现将征活动的有关事项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兵 《继续教育》2012,(8):34-37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的飞速更新影响着社会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同时新的认知理论和方法也随之出现。在这种背景下,文章借鉴了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和个人知识管理的方法,提出运用"双主体学习论"来重新审视远程教育,把知识与方法视为一体,把个人知识管理视为师生共生的方法论和作为知识分子自在自为的存在方式,为开放大学的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奠定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近三十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学显现“自微-自卫-自为”的发展路径。自微之学发生在由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的转型时期,自己式微译介外国职业教育学说;自卫之学创生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自我捍卫模仿普通教育学说;自为之学新生于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型时期,自立作为创生职业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论构建远程教育传播理论体系”为题,提出了远程教育是一个信息传播过程,强调以传播理论、系统理论等为指导,研究远程教育、构建远程教育传播理论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对其理论构架提出了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公立单设的幼稚师范学校,此校的创办人为陈鹤琴先生。江西幼师在创办上深受欧关新教育理论的影响,在培养目标上是对杜威“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及教育应兼顾儿童和社会需求理论的借鉴;课程则吸取了德可乐利学校“从生活,为了生活”及杜威“学校即社会”理论;在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上分别体现了对杜威“做中学”理论和德可乐利学校的教学过程三步骤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主要是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解读张爱玲的长篇小说《半生缘》。笔者在分析文本时是以精神分析理论为指导,并结合张爱玲的人生体验,从无意识,"三重人格结构"和梦的理论三个方面对《半生缘》进行剖析。在这样的深度挖掘下,《半生缘》这个作品的内涵得到了一个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身体只是作为心灵的物质载体存在于知识教学世界中,处于"被用"而"不知"的状态,最终造成身体的压抑乃至消隐。基于"身体认知"、"身体场"等理论视角,在知识教学中应重建"身体"概念。知识教学的目的,绝非"心灵成长、身体遭罪"。知识教学的身体检视,不仅在于将身体认知作为一个新的问题域,更应从"抽象主体"回归"身体主体",并据此观照当下知识教学中的身体遭遇,给身体一个舒适性存在。  相似文献   

14.
梁漱溟与冯友兰都注重直觉。前者一路讴歌"直觉"、"理性";后者斫出了一条"正的方法"与"负的方法"有机统一的新路径。二者最终殊途同归,都倡导"情理交融"。直觉观的发展影响到他们直觉教育的内涵。梁漱溟提出"情谊教育",冯友兰提倡"无形教育",两者都借助"礼乐"来调情理意,并希望藉由"静默"、"悟"的方法来达到"不言之教"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上个世纪70年代,西方翻译理论界兴起“文化转向”。文化导向的翻译理论以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为发端,并从图里与勒弗菲尔的“翻译规范”和“改写”概念中汲取补充养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多元系统派”理论。梳理该派理论的改良和发展过程,并以其为指导充分研究相关案例,将有助于对该理论的合理性、系统性和应用价值作出更加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民族教育是指在多民族国家中,对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实施的教育。旨在提升民族教育质量的民族教育政策具有"民族性"、"发展性"和"文化性"等特点。它们集中地反映为民族教育政策的"文化性质"。一方面,民族教育政策在存在形式、目的、对象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文化特征,对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文化也对民族教育政策整个过程产生"显性"和"隐性"的影响。民族教育政策的这种特征决定了民族教育政策的研究应该要从文化和政策相关利益群体的需求和实际出发,体现和尊重少数民族的教育特点,因而是"价值相关",而不是"价值无涉"的。  相似文献   

17.
德育回归生命,是对学生主体的认可,是对生命的尊崇。百年名校如皋中学坚持以“崇实求是”的办学理念,切实加强以“生命化德育”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形成了“尊崇生命”、“彰显个性”以及“生命与德育相融合”的生命化德育的实践理性与经验。  相似文献   

18.
从模因理论的模因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同化、记忆、表达、传输)的视角,提出开放教育《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教学可以形成从"精心选材"、"熟记与背诵"、"多种方式写作训练"再到"自主合作式学习及评价"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孔氏大宗赐家寓衢后,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修己安人”、“有教无类”、“述而不作”、“礼让治国”、“和而不同”等思想,主张“痛自引责以收人心”,“学以行道教以化民”,“既有美实必假于言”,“泗浙同源无间南北”,“学与人共有资于世”,对江南社会和谐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从“生命教育”理念,特别是体育教学在“生命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出发,在分析了高职体育教学中忽视“生命”的现象的基础上,再结合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特点,对高职体育教学理念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