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发展历程、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和分析,提出全民健身路径目前存在的问题如:对健身路径缺乏理性的认识,体育健身路径建设部门与管理部门脱节,参与健身路径的人群中青少年比例偏低,健身路径对残疾人缺乏“人文关怀”,健身路径器械布局和选址缺乏科学论证等,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我国全民健身路径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全民健身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国平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3):380-381,385
针对我国目前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出现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了推动全民健身运动进一步发展,提出:必须更新观念,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应把“办体育”向“管体育”的方向转变;走出健康误区,努力增加“体育人口”;改革学校体育,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全民健身的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3.
郭铭玉 《精武》2009,(9):2-2
2009年8月8日,是我国第一个“全民健身日”,为进一步掀起全民健身高潮,在全社会形成热爱体育、崇尚健身、关心健康的新风尚,黑龙江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领导委员会及黑龙江省体育局向全省人民发出倡议。  相似文献   

4.
“全民健身计划”的社会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体育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社会文化意义,由“全民健身”与“终身体育”的关系分析,提出“全民健身”思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从社会劳动生产力中最积极的因素是人的身体状况的理解提出“全民健身”计划是为提高人们的体育水平而设计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对我国全民健身的现状进行考察,并重新认识“全民健身计划”的深刻内涵,强调学校体育、终身体育与全民健身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学区体育与全民健身体系互动式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趋势探讨了学区体育与全民健身的辨证发展关系。第一,学区体育为全民健身的社会化提供了场馆和人才方面载体的优势,全民健身的社会化促进了学区体育的开放性发展。第二,学区体育为全民健身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方法,全民健身的科学化促进了学区体育的理性发展。第三,学区体育为体育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体育消费市场,体育产业的发展为学区体育的持续性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7.
时晓莉 《新体育》2014,(1):94-95
说起全民健身,从官方到民间发展群众体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新一轮全民健身热潮面临哪些制约发展的瓶颈?有哪些悬而未决的问题?隆冬时节,寒意袭人。记者来到首都体育学院,就全民健身的现状与问题拜访休闲与社会体育学院院长李相如教授。李相如先给记者扫盲:体育运动包括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等。“群众体育、社会体育和全民健身是不同的概念。群众体育是大概念,包括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军事体育。社会体育是群众体育的一部分,是狭义的群众体育。  相似文献   

8.
全民健身教育与高校体育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从体育文化、人类自身健康的追求、社会文明进步的角度,讨论了高校体育对“全民健身”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探讨21世纪全民事业性质和高校体育将在其公益性特征的前提下与全民健身教育结合的可能性。旨在为学生结束学校体育学习阶段走向社会,确立终身体育观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更好地继承弘扬奥运遗产,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起,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日”与节假日、传统的节日一样。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等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全民健身日”,探讨“全民健身日”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关系,达到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农村体育、体育产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目的,对促进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利用文献资料、统计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国首个"全民健身日"活动开展状况进行全面深入地总结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全民健身日"的确立是适应人民群众体育健身的需求;是进一步发挥体育的综合功能和社会效应,丰富社会体育文化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促进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目标迈进的需要.要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全面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以往的全民健身活动紧密结合,建立健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1.
关于健康素质、全民健身体系和群众体育发展思路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新光 《体育科研》2005,26(4):8-12
通过对健康素质、身体素质、体质等概念的阐述分析,指出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涵义、理论框架及基本特征,并提出强化以建设为主导的群众体育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人民的体质状况虽已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令人堪忧的中年人体质状况、不可思议的巨大养身误区已经成为阻碍现代化建设的梗阻。国家体委谁出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正是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实现普遍增强民族体质的神子使命。这是一项适应国家之需要,符合大众体育的国际潮流,回答民族之期待的华夏民族“体质工程”  相似文献   

13.
关于全民健身服务业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晓龙  李辉 《体育科研》2005,26(3):5-10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有关委员就全民健身服务业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先后赴天津、北京、浙江3省市进行了专题调研。揭示了全民健身服务业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分析了全民健身服务业在我国发展的基本现状,指出发展全民健身服务业的重要意义与作用,进而提出当前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研究《全民健身计划》基础上,收集大量有关太极拳健身方面的研究性文论,并有选择的综合了其实用保健的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太极拳能调节大学生心理健康;太极拳名家脑电图研究成果;不同太极拳的能量消耗情况;各式太极拳的内分泌对比值。作为保健手段的太极拳将成为21世纪群众体育的新时尚。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加方便地管理和利用全民体质监测的研究成果,促进体质检测的研究结果向实际应用成果的转化,建立一个多级国民体质监测网络系统十分必要。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和设计编写软件程序法,对建立多级国民体质监测网络系统进行探讨研究。通过国民体质监测网络系统方案设计研究,可实现国民体质监测数据的综合管理和资源共享,并能充分发挥体质监测科研成果对全民健身的科学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运动促进健康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生活便捷性的提高,久坐不动型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威胁健康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身体活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重新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步行行为和步行干预与健康关系的研究、应用加速度计监测体力活动与能量消耗的研究、运动与脂肪动员和氧化利用的研究、自行车骑行与健康促进的研究新进展做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和分析,预测以上研究领域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今后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建议。  相似文献   

17.
Purpose: There is currently no standardized testing protocol for assessing clients’ fitness/health within the Australian fitness industry.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perceptions of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a standardized testing protocol among Australian fitness industry professionals. Method: In 2014, 1,206 registered fitness industry professionals (aged 17–69 years) completed an online survey. Perceived feasibility for using a standardized testing protocol was assessed based on responses to 6 items. Respondents were classified as having a high level of perceived feasibility if they reported all 6 items to be “definitely feasible.” A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adjusting for demographic and fitness industry-related factors (e.g., qualification/years of experience), assessed the likelihood of having a high level of perceived feasibility. Results: Overall, 25.5% (95% CI [23.1%, 28.0%]) of the sample perceived the use of a standardized testing protocol as highly feasible. Items ranked most often as “definitely feasible” were “undertaking training to use the protocol” (55%) and “conducting follow-up testing every 6 to 12 weeks” (52%). After adjustment for the effect of confounding factors, casually employed professionals (OR = 0.63; 95% CI [0.45, 0.90]) and group instructors (OR = 0.58; 95% CI [0.41, 0.82]) were less likely to perceive standardized testing protocols as highly feasible. Conclusions: Among a large sample of Australian fitness industry professionals, slightly more than a quarter perceived using a standardized testing protocol to be highly feasible. Group instructors and casual employees perceived lower feasibility. Further research should determine the barriers to implementing a standardized testing protocol across the fitness industry.  相似文献   

18.
大众健身科学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众健身科学化概念入手,客观地分析了大众健身科学化的具体要求,指出科学健身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区别对待大众健身与竞技训练、健身人群的差异性和年龄特征,建立科学的健身监控方式。在健身过程中,运动项目选择要科学;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和运动频率的设置要科学。建立科学的营养和恢复模式。  相似文献   

19.
王新 《体育科技》2001,22(1):51-54
调查和分析了国际互联网站关于全民健身的现状,提出如何利用国际互联网宣传全民健身知识,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研究认为:大学生体育健身服务是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主要依托于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与群体竞赛和运动训练等体育教育实践,以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需要和全面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最终目标,与阳光体育运动具有目标一致性,高校应把推广阳光体育运动和开展大学生体育健身服务紧密结合。通过对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针对整体效果较差、大学生体育健身服务满意度较低等问题,从高校体育管理机制、组织运行、实时监督、实效性评价等方面构建了大学生体育健身服务的长效机制与坚实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