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个产业的经济特质是该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本质属性。随着数字技术的普遍应用、商业模式的趋于成熟、经济规模的迅速壮大,数字出版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的经济特质逐渐显现出来。从形成条件、生产对象、经营方式等角度看,数字出版产业主要的经济特质在于:它是以信息和知识为核心资源,以版权保护为基础,以获得社会注意力为目标,具有双边市场特性。  相似文献   

2.
一个产业的经济特质是该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本质属性。随着数字技术的普遍应用、商业模式的趋于成熟、经济规模的迅速壮大,数字出版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的经济特质逐渐显现出来。从形成条件、生产对象、经营方式等角度看,数字出版产业主要的经济特质在于:它是以信息和知识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字出版的发展,数字内容产业越来越引起各国的重视。文章以Impelsys、MPS Limited、Semantico 3家国外出版平台技术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3家公司基本情况、数字产品、特色服务和客户对象等进行系统的比较与分析,归纳它们的特点和优势,为我国数字出版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广东数字出版产业协调发展战略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出版是现代信息服务业的高阶形态和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出版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绿色出版的主要形态。依靠改革开放的先行优势和市场化运作的经验,广东坚持从产业融合上认识数字出版,从发展路径上谋划数字出版,在整合社会资源、提高发展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我国电子书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数字出版产业联盟来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对联盟建立的任务、运作机制以及建立的意义作了介绍,以说明如何通过构建联盟促进数字出版产业链上的合理分工,以此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手机阅读动机实证研究--以武汉大学大学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昕  丛挺 《出版广角》2013,(14):8-11
手机阅读是用户以手机为载体接收、下载或在线浏览新闻资讯、出版作品的阅读方式。基于此,本文以武汉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试图深入研究大学生手机阅读的动机与满足情况。从2006—2011年,我国每年手机出版产业收入一直在数字出版产值中占据最大比重,据2013年最新发布的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手机出版产值已达到486.5亿元。截至  相似文献   

7.
基于新媒体与大数据深度融合的数字出版时代,从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出发,分析了数字书报刊资源产值增速缓慢的原因,并从服务对象、资源库建设、注册与版权登记平台、可信计数平台和侵权追踪系统等方面进行了版权保护探析,希望有助于我国数字出版资源的大规模应用,助推数字出版产业进一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数字出版政策工具的选择与运用直接影响产业发展的方向与效果.本文以2006-2020年中央层面的数字出版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结合政策工具理论与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特点,构建了一个包含政策工具类别、产业活动环节在内的二维分析框架,通过内容分析法展开具体的文本研究.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我国数字出版政策工具的选择存在整体结构失衡、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与产业活动环节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锁定、市场消费环节的政策力度欠佳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数字出版运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伴随着数字化的浪潮席卷出版界,有关数字出版的论述与日俱增.很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都认为"数字出版是大势所趋",但究竟怎样开展数字出版,即关于数子出版运作模式的问题在国内还鲜有人论及;而运作模式是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蓝图,缺少了它就要"摸着石头过河".  相似文献   

10.
对数字出版产业分类是对数字出版产业统计的基础,对帮助界定数字出版产业边界和厘清数字出版产业链条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实施数字出版产业统计的基础和衡量数字出版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前提。文章着眼"数字文化",以数字出版产业的产业特性为出发点确定数字出版产业分类的基本思路,对数字出版产业类别进行精细分类,构建数字出版产业分类表,对国家编制数字出版产业分类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出版企业应基于数字内容整合产业链,从而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占据主体地位。从产业分工合作的角度出发,调整战略定位,在此基础上对数字内容进行加工和生产。通过业务流程的重组适应数字出版的特点,通过合作转变为产业链的核心企业,构建行业通用的数字内容管理平台,实现数字内容资源的共享共用,从而构建兼顾各方利益的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内容运营模式,通过数字内容服务打通产业链。  相似文献   

12.
畅榕  陈丹 《中国出版》2012,(10):43-46
数字出版公共平台是一种集成数字出版产业中各个模块的中间性组织,具有公共性和经营性相协调的特征。以媒介融合为背景,对数字出版公共平台的要素、模式和运营机制等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数字出版公共平台的建构有助于推动数字出版产业从垂直整合模式向平台整合模式的转变,这对于促进出版产业形态的进一步融合和开放,发挥内容优势,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实现产业飞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石磊  李弋  田大菊  谢婉若 《新闻界》2012,(24):47-52
本文以四川省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状况为研究样本,从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和新兴数字媒体发展两方面,探讨数字出版区域性发展特征和跨越式发展的有效切入点。认为数字出版产业不应把初期赢利作为主要追求目标,不片面追求大而全;传统出版业应改浅层合作为深层参股或并购等方式与数字技术企业合作;数字出版应定位为知识服务业,以手机出版等作为开拓此领域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分布广泛的国家级数字出版产业基地基本完成了国家层面的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构建。实现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在空间维度上的良好价值划接,对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高效整合至关重要。本文以产业链理论为理论原点,以京、津、沪、渝四市数字出版基地为样本,剖析数字出版产业链空间价值维度的内涵,通过对数字出版产业基地空间链整合陷阱的归纳分析,认为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基地空间链整合必须要在产业融合、产业特色和产业引导三个方面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15.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数字出版在我国已从幼稚期步入成长期,开启了行业升级换代之路.多年来,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在科研院所、产业各界的合力推动与积极实践下,数字出版产业收入与规模逐年上升,数字出版内容生产、平台建设、渠道拓展、技术研发、终端生产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产业融合程度将进一步加深 数字出版主要是运用最新的数字及信息网络技术,将传统内容及原创内容以新的形态呈现.  相似文献   

16.
执教于武汉理工大学的贺子岳教授多年来潜心数字出版研究,拥有主持和参与国家及省部级数字出版科研项目的丰富经验,其著作《数字出版形态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 年)以产品形态为主线,从数字出版的概念和模式两个层面,全面、仔细地梳理了目前错综复杂的数字出版产品形态以及相应的运作模式、商业模式,为厘清当下纷繁复杂的数字出版情况做出了贡献,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数字出版的理论,为我国数字出版实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周灵 《编辑之友》2024,(2):48-53
数字出版业是数字技术进军信息内容生产的前端产业,如何利用AIGC打造产业新蓝海是数字出版业当前面临的严峻考验。在数字出版生态中,产品的生产主体、传播渠道、市场消费是支撑数字出版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石。文章以泛主体性的视角将AIGC看作能够与人类进行社会化互动的主体,引入价值共创理论,从内容共创、连接共创、场景共创三个角度,探讨AIGC如何通过价值共创型构数字出版业。  相似文献   

18.
莫远明 《出版广角》2016,(16):19-21
数字出版产业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舆论引领、政策引领、市场引领和价值引领等方面。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产业,进一步发挥数字出版产业的引领作用,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着力:坚持舆论导向不动摇,发挥数字出版特有的喉舌作用;活学活用数字出版产业政策,加强对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深化数字出版与资本融合,发展壮大数字出版企业主体;推进创新文化建设,提高数字出版产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加强数字出版产业智库建设,助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科学、民主和依法决策;开展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第三方评估,增强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效果;完善数字出版产业的版权立法保障,确保数字出版产业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9.
邓文君  车达 《编辑之友》2015,(7):108-112
数字网络与新媒体的崛起对传统出版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出版业数字转型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制订切实可行的转型策略又是数字出版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文章在分析法国出版业特点的基础上,从出版发行、拓展合作、立法保障三个方面探讨法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策略,旨在为我国出版业的数字转型和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立足新闻出版总署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合并大背景,探讨国内数字出版概念界定,以期对学界已有的数字出版概念进行梳理归纳,并在新语境下对数字出版概念的演化进行综述.文章从传播介质、技术手段、全流程、数字内容生产及全媒体化五个层面着手,分析总结现有的数字出版概念,以复合出版活动和全媒体出版特点定义广义的数字出版,同时将狭义的数字出版限定在文本内容的核心之上.参考文化产业的分类标准,将数字出版概念从核心层、相关层、外围层的角度进行剖析处理,指出数字技术的应用在于更好地为内容传播服务,以成为出版文化属性和传播属性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