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指明了方向,2017年5月3日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的讲话则对构建中国特色法学人才体系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中国特色法学人才体系主要由法学教学与研究专门队伍和法治工作专门队伍构成。构建中国特色法学人才队伍,要实现"五路大军"协调发展、四个层次共同推进。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具体可以通过科学定位中国特色法治人才体系的建设目标、优化法治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全面革新法治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完善法治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全面深化高等法学教育体系和管理体制改革等途径来实现法治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
法理学课程为中央电大法律专业基础必修课。法理学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法理学课程力求全面、正确地贯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紧密联系实际,反映国内外法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法理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学员系统地讲授法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员了解和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为学员学习法律专业其他课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国"、"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是当代社会主义的主题与要旨。马克思主义法学在指导中国法学理论建设和法治实践的过程中,也烙上了中国特色的印记,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使之在东方国度结出了累累硕果,其理论成果构成了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依法治国,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在中国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4.
法理学课程为中央电大法律专业基础必修课。法理学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法理学课程力求全面、正确地贯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紧密联系实际,反映国内外法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法理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学员系统地讲授法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员了解和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为学员学习法律专业其他课程奠定基础。 文字主教材为《法理学》,辅助教材为《法理学学习指导书》。音像教材为录音课,共9讲。  相似文献   

5.
构建中国特色法学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离不开一个系统而专业的法学学术体系作为基础和支撑。法学学术体系包括法学知识体系、法学理论体系和法学学术评价体系三大方面。法学知识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而形成,并随着法律体系的完善发展而完善发展;法学理论体系包括法的一般理论、部门法理论和法学交叉学科理论,发展法学理论体系关键是理论创新;法学学术评价体系对法学研究和教育至关重要,要在评价标准、评价机制等方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法学学科特点的法学学术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法学体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论述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法学体系的重大意义;坚持问题导向,从中国法学发展和法治建设实际出发,阐述了构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人才体系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市民社会理论与中国法律文化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久以来,中国法学理论界政治解释学、法律注释学的倾向比较浓重,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批判主义、自由主义等法学观念及研究方法逐渐被我国学者所接受,并将其“本土化”,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法理学研究的发展,并从更深远的意义上促进了中国法律文化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以此为代表的是90年代后兴起的“市民社会理论”,促使法理学的变革和更新,促进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型。研究市民社会理论与社会转型、文化变迁的关系,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政治文明建设是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的结构与格局对于中国特色法学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现行法学学科体系渊源于法学的"知识体系及相应的课程体系",由于滞后于法治实践和法学改革,已经成为学科完善和发展的障碍。因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伟大实践的内在诉求,应着力构建"目的与需求导向"的学科体系。这一体系应当包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为此,应大力推动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的发展,着力推动传统学科的转型与升级,积极推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与传统学科互相支撑,抓紧建设与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相适应的教材体系。  相似文献   

9.
法学方法论作为法理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中国的法学研究起着重要作用。法学工作者 只有在借鉴西方先进的法学理论的同时,将法学与其相关的各个学科联系在一起,按照 各个专题及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研究,才能使中国走上适合自己发展的法治 之路。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在理论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实践上,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道路,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法治的普遍原则与中国具体国情创造性结合的建设路径,是这条道路显著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1.
从法学本科教育与社会需求现状视角,指出法学本科教育存在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中国特色之时代性需求以及与对实践教学需求都差距甚大的问题,提出创新法学本科教育应当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本科教育理念,同时立足于中国特色凸显法学本科教育的与时俱进特点,探索法学教育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可行之路.在法学本科教育中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与学术前沿相结合,坚持与司法实践相统一,才能培养出顺应时代发展和国家需要的社会主义法治人才.  相似文献   

12.
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统领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法治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重大问题,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反映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一项重大的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理念的确立,不仅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于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而且对于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任务和目标的确立乃至变革,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互联网的世纪。“互联网+”不仅对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影响深远,而且也为具体学科的教学和育人提供了新的契机。“法理学”结合实践案例探讨法的基本知识、基本理念等,对于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训练学生的法学思维,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以来,立德树人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总体育人目标。基于此,依托“互联网+”,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结合专业特色,推进“法理学”课程育人模式的改进,培养高素质法学人才。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关于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对法学教育与法治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创新法学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造就一批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是法学教育肩负的重要的历史使命。(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法治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法治工作队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重要的建设者,是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因此,《决定》要求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加强法律服务队伍  相似文献   

15.
法学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具有基础性的重要地位,其在培养、训练法律人才,促进法学研究,发展法学理论,为经济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服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对法学课程之改革是法治国家发展和法学教育之内在要求,而法学教育教学改革之关键在于对法理学课程实施改革。在我国对法理学课程实施改革必须论证一些基本问题:课程改革之必要性和可行性、改革目标和路径以及改革之预期效益。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关于党法关系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核心内容,深刻阐明了关于党法关系地位、本质、内容、实践方向、规范体系等。习近平关于党法关系的重要论述全面系统、见解深刻、逻辑严密,阐明或澄清了"核心论""本质论""矛盾论""实践论""规范论""陷阱论",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17.
《法理学》期末复习的依据是文字教材、教学大纲。《法理学》这门课程内容丰富、理论性强 ,给大家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此 ,向大家提供三种学习方法。1 .掌握法理学中基本的名词概念。法理学在法学专业中属于基础理论课程 ,重点介绍法学基础知识 ,包括法学的研究对象、性质 ,法学的产生、发展 ,法学的体系、研究方法 ;法的起源、法的概念、法的作用、法的历史类型 ;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 ;法制、法治、法律意识、法律文化 ;法的创制 ;法的实现等基本理论问题 ,其中既作为法理学基石又作为法学专业基石的是法理学中的名词解释。掌握了它…  相似文献   

18.
本全面评述了李达《法理学大纲》一书。认为这部在中国研究和阐述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开拓性作说明了法学与哲学的关系,评介了西方古希腊以来法理学的各人流派,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奠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前进,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指导下前进。  相似文献   

20.
法理学这一概念及学科引入中国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其中,国内的社科法学研究作为分支发展迅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社科法学者关注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行状态,从社会现象切入,分析现象背后的制度性原因,逐渐形成该领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研究范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社科法学的发展依然充满挑战,要想在中国法理学的学术框架下获得长足发展,需要处理好与法教义学之间的关系,保持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