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亲子教育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个人社会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是儿童早期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社会化最重要的指导者。然而父母与子女分隔两地的状况使得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面临一定的困境,对儿童的价值体系、社会规范和社会角色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使留守儿童更好地实现个人社会化,社会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家长应强化家庭教育意识,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优势,社区要作好辅助工作。  相似文献   

2.
家庭是儿童早期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社会化最重要的指导者.然而父母与子女分隔两地的状况使得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面临一定的困境,对儿童的价值体系、社会规范和社会角色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使留守儿童更好地实现个人社会化,社会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家长应强化家庭教育意识,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优势,社区要作好辅助工作.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转型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关注的特殊儿童群体之一。家庭是儿童早期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最重要的影响。孩子出生后面对的首位学习对象就是父母,可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指导者,和谐、友爱的家庭环境是儿童早期社会化最理想、最自然的环境。而在留守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却存在着父母双方或单方缺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留守儿童初级社会化中家庭功能弱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他们的初级社会化过程中出现了家庭的教育、情感和保护功能弱化问题。为使“留守儿童”更好地实现初级社会化,家长应强化家庭教育意识,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优势,社会要给予更多的关爱。  相似文献   

5.
<正>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转型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关注的特殊儿童群体之一。家庭是儿童早期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最重要的影响。孩子出生后面对的首位学习对象就是父母,可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指导者,和谐、友爱的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缺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使他们的生活、学习受到严重影响,造成了他们社会化的缺失,使他们的正常社会化受到阻碍。本文从社会化的三个重要环境——家庭、学校、社会,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缺失的现象,并对如何补救留守儿童社会化缺失,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略介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主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三个方面阐述了留守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初步分析了影响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具体因素,即外出父母、监护人、学校、大众传媒。  相似文献   

8.
初中留守儿童相对较多,他们是一种特殊的弱势群体,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后更多的初中生要走向社会,初中阶段培养他们的社会化能力至关重要,他们需要学校和社会更多的人文关怀。初中学校应实行寄宿制,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监管力度,与留守儿童监护人加强联系,使他们能够顺利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9.
在父母缺位,家庭教育功能弱化,学校功能补位不足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社会化功能上升,对留守儿童社会化会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作者探寻了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的特点及其对留守儿童社会化的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为留守儿童正常社会化提出了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是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体系的最基础和最重要的部分。选取留守儿童的父母、隔代监护人、兄弟姐妹三个家庭支持的来源主体为调查对象,分析其为留守儿童提供的情感支持、物质支持、信息支持的现状,并从支持来源主体的角度分析留守儿童家庭支持不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经商、打工,把他们留在原住地交给其祖辈或其他直系亲属照料,这部分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面对面的教育、关爱,存在严重的监护权缺失、教育滞后、心理病态发展等问题。笔者认为应以学校寄宿制为主导,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力量协调作用,营造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氛围,构建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发展转型时期所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在他们的家庭中父母双方或一方是缺失的。在留守中,这些儿童会出现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从某种程度上,给社会造成一些消极影响,所以他们的发展问题已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从现有的研究资料看,人们大多是将目光放在留守学龄儿童的教育问题,本文主要是从学前儿童的社会化这一视角看家庭教育弱化对农村留守学前儿童初级社会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莉 《教育教学论坛》2019,(16):197-198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农村父母外出务工,把子女留给老人,使孩子成了留守儿童。有些留守儿童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能与父母相见。儿童时期是其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父母的长期缺位给留守儿童的安全感、价值观、心理、教育、生活等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问题,进而引起社会问题。本文基于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心理现状的研究,对绘画治疗在留守儿童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做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弱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芳红 《现代教育科学》2006,(6):116-117,113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发展转型时期所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在他们的家庭中父母双方或一方是缺失的。在留守中,这些儿童会出现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从某种程度上,给社会造成一些消极影响,所以他们的发展问题已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从现有的研究资料看,人们大多是将目光教在留守学龄儿童教育问题,本文主要是从学前儿童的社会化这一视角看家庭教育弱化对农村留守学前儿童初级社会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江西的案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由于父母双方外出比例偏高,留守儿童已经成为许多农村中小学校的学生主体,且留守小学生显著多于初中学生,大量农村留守儿童未能实行寄宿制管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必须进一步强化政府行为,厘清学校责任边界;大力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规范留守儿童的社会化托管工作;农村留守儿童的根本解决办法是使留守儿童尽可能回到父母身边。  相似文献   

16.
由于长期“留守”,缺乏父母关爱和科学教育,留守儿童在身心发展、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教育等方面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留守儿童群体能否健康成长、能否顺利融入主流社会以及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等,不仅关系到数万留守儿童的前途和命运,而且事关我国未来人口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未来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而大力发展城镇化建设、规范城市化进程是最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已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父母教育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出现了一素列成长问题。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应促进留守儿童的父母重视亲子教育,营造家庭教育环境,明确家长在子女教育中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农村社会转型和农村大规模劳动力到城市就业直接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由于隔代监护人和父母的矛盾、农村留守儿童和隔代监护人及父母的矛盾、学校与家庭的矛盾,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心理、社会化、安全等方面面临一定的困境。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走出教育困境,可以选择以下路径:改变家庭教育观念,明确家庭教育责任;发挥学校教育优势,提供教育服务平台;加大扶持力度,建立社区保障体系;善于自我调节,形成健康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流动人口开始大规模出现,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留守儿童"也就随之产生。父母关爱的缺乏、学校以及教师的忽视、社会过少的关注,使留守儿童在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产生很多问题。所以要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家长须关心、学校有义务、社会应尽责,使农村留守儿童与其他同龄儿童共同成长进步。  相似文献   

20.
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着“民工潮”的出现而产生的,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导致家庭功能失调,进而影响了留守儿童社会化的顺利进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依赖于家庭功能的补偿和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