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身运动是促进人类健康的有效途径。通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以青少年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学生对健身运动的认知、爱好以及参与程度,分析社会因素和心理中介与学生健身运动参与动机之间的关系,对青少年学生健身运动参与动机进行深一层次的探讨,旨在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年龄性别学生健身运动参与动机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健身运动是促进人类健康的有效途径.通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以青少年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学生对健身运动的认知、爱好以及参与程度,分析社会因素和心理中介与学生健身运动参与动机之间的关系,对青少年学生健身运动参与动机进行深一层次的探讨,旨在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健身应用程序等的普及应用,大众在媒介化时代参与健身运动,显然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或自证健康等,而且包含着塑造“人设”等动机。整体来看,媒介化时代健身运动参与,在国家政府号召、个体健身意愿增强、互联网等技术嵌入及规模化使用下得以实现。媒介化时代健身运动参与的动机,经历了从健康追寻到塑造“人设”的转变。性别凝视下的身体美、青年亚文化的健身观、消费社会的资本助推,构成了媒介化时代健身运动参与者塑造“人设”动机的认同基点。在媒介化时代健身运动参与者塑造“人设”的背后,包含着个体确证自我、强化自我认同、找寻归属、争取社会认同的逻辑。  相似文献   

4.
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其主要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因此,青少年学生现在和以后参与体育活动的状况决定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情况。而在影响青少年学生体育参与动机的因素中,良好的社区体育环境无疑是影响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动机的一个重要外部环境因素。而研究发现,在当前情况下,社区体育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作用却极其有限。为此,本文针对这一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玄虎军  权哲 《精武》2012,(24):71-72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延边已婚女性关于体育活动的运动参与动机对进行调查。从年龄、教育水平、结婚年限、平均收入、运动参与年限、参与频度、参与强度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探寻影响延边已婚女性体育活动参与动机的主要因素,了解参与活动现状,为延边已婚女性参与体育健身运动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全民健身与学校体育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民健身计划是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跨世纪系统工程,是体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全民健身计划是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特别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因为青少年和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学校是学生接受身体教育的重要场所,它不仅要促进学生在校期间的身体发育和增强体质,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能力.使其终身受益,这对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运动参与动机的研究有助于推动人的运动参与行为。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通过动机问卷的整理总结出黑龙江省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参训动机,了解他们参与排球运动的目的。通过对参训初始动机的内外部因素分析,得出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参训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排球教练员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促进黑龙江省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大学生健身运动的参与动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MS运动动机量表和问卷调查表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参与健身运动的动机进行测评,并比较和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年级、专业及地域来源的大学生在运动动机及影响因素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运动动机对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影响较大;不同类型大学生在运动动机方面存在差异;各种主客观因素也影响了部分大学生参与运动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运动员体育参与动机与心理压力(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青少年运动员体育参与动机和心理压力两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对青少年优秀运动员体育参与动机的研究,可帮助解答围绕青少年运动员是否坚持体育参与或退出训练等一些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体育活动中的内部动机和目标定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自我决定理论和目标定向理论,调查了1609名9-21岁青少年的运动能力知觉、体育课满意程度、动机自主性和目标定向。研究结果发现,在能力知觉、体育课满意程度、动机自主性和学习定向上存在性别、锻炼次数和时间、年龄的显著差异,但在成绩定向上差异不显著。同时发现,能力知觉、体育课满意程度、动机自主性和学习定向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体育课满意程度与成绩定向,动机自主性和成绩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为了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应该减少体育活动中的竞争性,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内部动机,促进学习定向。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国657名从业人员进行了12大项53个问题的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对参与体育健身锻炼目的、认识、动机、形式等方面,旨在为进一步推动和深化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唐志 《体育科技》2014,(2):108-109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作为全民健身重点的学校体育,必须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作为学校体育的重中之重,而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羽毛球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人的参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爱羽毛球运动,据2012年国家体育总局全国调查统计显示:羽毛球运动位居全民健身运动项目首位。大学生是高等学校羽毛球运动的实践者,对羽毛球运动有着深刻的了解与切身感受。通过对普通院校大学生羽毛球锻炼的调查,对其动机、特征进行了社会学分析,并从全民健身的视角去探讨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以430名青少年学生为被试,问卷调查其目标定向和自主性动机,通过聚类方法将目标定向分为高任务/高自我、高任务/低自我、低任务/低自我和低任务/高自我4种组合。通过调查了解青少年课外活动选择情况,考察不同目标定向组合和不同自主性动机水平的学生选择课外体育活动的差异。结果显示:(1)高任务/高自我、高任务/低自我的青少年平均每天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最长,其次是低任务/高自我,而低任务/低目标的花费的时间最少。无论是何种目标定向的青少年在一般身体活动和教育娱乐两种活动类型中平均每天花费的时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在体育活动和一般身体活动中,倾向于内部动机的青少年要比倾向于外部动机的青少年花费的时间更长。但在教育和娱乐活动类型中,不同动机倾向性的青少年平均每天花费时间上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提示,培养学生的高任务定向为主的目标定向和给予更多自主性动机支持有助于促进青少年学生更趋向于参与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4.
足球运动的健身功能主要为发展人的体能、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人们参与足球健身运动的动机在产生于社会和自身的需要。作为健身运动项目,足球运动具有自己的特点:可用多种比赛形式和对抗方式进行运动;在具有一定的行为规范的前提下,参与者的运动行为可有较强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15.
谈健身运动参与动机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身运动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两种。直接动机是直观性的,不能持久,而间接动机是练习者真正认识到体育的重要以及自身的需要,从而选择与健身终生相伴。就如何变直接动机为间接动机提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以上海青少年群体为调查对象,以“30分钟体育生活圈”健身活动为调查重点,对上海市青少年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动机进行了分析,对上海青少年群体参与30分钟体育生活圈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知道体育生活圈的青少年仅占20.9%;青少年参与运动项目的选择呈多样性特点,受到参与运动的动机以及时间的影响;在工作日除了参加学校的体育活动外,68.7%的青少年选择参加体育活动,地点主要集中在社区的公共场地等。小长假、周末、寒暑假大部分体育活动距离都在1000米以内;影响青少年参加“30分钟体育生活圈”的首要因素是健身意识。根据分析,提出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完善基础体育设施、发挥体育教师的榜样作用、给青少年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提供青少年健身发展所需要的专业健身指导员。  相似文献   

17.
确定现阶段青少年家庭成员对其足球训练参与这一过程的主要支持动机及相应影响因素,探索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方法:引入二分因变量Probit回归模型区分动机支持显著度,以结构解释模型解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结果:影响家庭对青少年足球训练参与支持动机主要表现在健身健康支持、兴趣爱好支持、运动天赋支持三个方面;改进家庭支持动机需综合考虑各类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及层次特征。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国家可以持续稳健发展的桥梁与动力,也担当着建设中国未来的重要责任,而学生能够成长为优秀人才的基础条件是拥有强健的体魄。提高大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就是参与各种各样的健身运动,这不仅是全民健身的要求,也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必然举措。为了提高大学生健身运动的效果,增强运动指导的有效性,首先需要立足现实考虑目前学生的健身运动现状,从中发现问题和不足,以便在健身运动指导当中对症下药,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创造良好条件。本文将着重分析全民健身视角下大学生健身运动的现状以及对策,为合格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9.
《体育与科学》2015,(4):115-120
激励青少年参与和坚持体育锻炼是非常重要的,规律的体育锻炼有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通过对323名青少年有氧体适能的测量,采用体育锻炼动机量表和体育锻炼等级量表进行抽样调查,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体育锻炼动机、行为和有氧体适能的关系,试图构建促进青少年有氧体适能和体育锻炼行为的路径模型。结果表明:1)体育锻炼动机能正向预测体育锻炼行为和有氧体适能;体育锻炼行为能正向预测有氧体适能;2)体育锻炼动机各维度对体育锻炼行和有氧体适能预测的地位不一,均表现出愉快维度、能力维度、关联维度等内部动机比健康维度、外貌维度等外部动机更具有预测能力;3)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支持体育锻炼行为的部分中介作用。这提示我们,家庭、社区和学校应积极创造有利于激发青少年体育锻炼动机的环境,以外部动机为抓手,合理利用各种策略,注重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的转化,最终促进青少年体育锻炼和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0.
采用目标定向理论的观点,考察体育课中的两种动机气氛对初中生的动机水平、目标定向和成就的影响。以246名初中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种教学方式进行体育教学。结果发现,动机气氛因素在初中生的动机水平、目标定向和能力知觉几个动机变量上均存在主效应,但性别因素主效应和两因素产的交互作用在这几种动机变量上均没有达到显著性。采用学习气氛的教学方式可以明显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动机,促进其任务定向,减少其自我定向,并提高其能力知觉。而采取成绩气氛的教学方式则使学生的动机水平下降,并且增加其自我定向,降低其能力知觉。提出在体育课中应创设一种学习气氛,以便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动机,实现健康体育的教学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