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普通高校残障学生作为校园弱势群体中最为核心的一分子,由于其自身生理缺陷等问题导致运动能力受到严重限制,急需对体育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进行更新与改革。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普通高校残障学生体育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在以往的“理论—实践—康复”相互脱节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保健和营养教学内容、康复项目教学与训练内容和常规体育选项课教学内容等相互融合的课程群模块。建议:在彰显高校残障学生体育课程的特色设置的基础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康复与锻炼并重”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随着体育弱势学生数量变得越来越多,高校体育弱势群体体育教学与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成为了我们急需关注的问题.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等方法,通过了解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弱势学生健康状况与高校体育保健课的开展状况,发现存在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开课率低、体育弱势学生对体育保健课的教学内容和组织方式满意度不高、针对体育弱势学生群体的场馆、器材不足等问题.由此,提出加强体育弱势群体对体育活动的重视度,丰富体育保健课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加大对体育场馆和健身器材等硬件设施的投入等一系列对策,旨为黑龙江省高校弱势群体的教学课和课余体育锻炼逐步走上科学化、正规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河南省高校体育保健班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通过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河南省高校体育保健课开展状况较差;接近4成的学生对所参加保健课不满意;这种不满主要由保健课教学、学生自身问题和社交等几个因素造成。  相似文献   

4.
李峰 《体育世界》2010,(8):116-117
目前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对学生群体开展体育保健课的现状分析来看,在体育保健课体育保健课教学思想上重视程度不足,保健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的组织与方法针对性不强,高校体育保健课的教材和师资因素等诸多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对于实现我国高校体育保健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阳光体育运动”为背景,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高校残障学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认为:残障学生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制度保障体系缺失、管理体制不健全、体育教育滞后、课外体育活动得不到良好的落实、观念制约等是影响高校残障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主要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残障学生中有效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在高校体弱的学生颇有增多的趋势,在体育教学中降低学习标准,迁就低水平学生学习的现象也有所闻。虽然,在部分高校已经相继开设了体育保健课,以解决体弱病残学生的身体教育。但是,现在还存在着许多有待思考的实践问题,为此,剖析体育教学实践根源,挖掘体育教学潜力,力图从身体教育实践中完善我们对体育保健课教学的认识十分必要。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规定:对病残学生应专门开设保健课,开展医疗体育。这是培养人才合格率的有效措施。一、如何理解高校体育保健课含义体育保健课是高校开设的三种类型体育课之一,课上特定的身体练习和科学的教学手段,以及有效的健身效果,都充分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学生弱势群体的体育需求和体育保健课程开展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得知:学生弱势群体参与体育锻炼有一定的心理基础,并且内在体育需求较高;具有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态度和兴趣,但缺少主动健身意识。学校对学生弱势群体的体育活动不够重视,体育保健课程亟需完善,运动场地器材等硬件设备匮乏。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学校的主导作用,积极完善学生弱势群体健身活动管理体系,加强体育教师对体育保健课的认识,完善学校体育保健课程的设置。  相似文献   

8.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我校自2007年开设了全校体育保健选项课,通过对保健班学生的身体调查.提出提高我校体育保健课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模式的现状调查,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特殊群体参加体育健身的因素。提出高校领导要重视体育特殊学生的健康,加强保健教育的组织管理;针对体育特殊群体的特点构建体育保健课课程体系;加强体育保健课程教材的建设,遵循教学原则;规范体育保健课教学组织形式,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提高体育保健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等相关建议,旨在使体育保健课逐步走上正规化、科学化、合理化的轨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发达国家的残障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较为成熟,残障人体育实践开展经验丰富。以美、英、日、澳残障人体育公共服务为研究对象,从供给主体、保障体系及实施路径方面对发达国家残障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发达国家在多元化供给主体及政策法规引领下,结合残障人残障类型及身心特点针对性开展体育活动,建设具有较强适应性的场地来满足不同残障类型人群的体育公共服务需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残障人体育公共服务整体发展态势较好,但在多元化与精准化供给、社会组织及第三方参与残障人体育公共服务的建设方面与发达国家具有一定差距。发达国家残障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我国残障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1)改革政府职能,厘定供给主体职责;提升残障人社会组织的承接能力;提高残障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效率。(2)聚焦残障人体育需求,实现服务精准化。积极与国家推出的“残疾人健身周”等平台对接开展残障人体育活动;定期对残障人体育生活方式进行调查;支持服务残障人的电子产品、移动应用软件等开发应用嵌入残障人体育公共服务域,实现体育公共信息资源共享,为残障人参与体育活动创造优质环境。(3)盘活社会组织存量,探索...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体育课成绩评价的调查结果与评价体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4所高校部分学生进行有关体育课成绩评价方面的调查。结果表明,体育课成绩评价内容巳基本改变过去只重视结果、忽视过程评价的现象;体现了“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评价形式趋于多样化。由此,构建了体育课成绩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公众对于残疾认识的提高,残疾人的生存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教育是残疾学生享有的基本权利,体育是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如何让他们享受学校中的体育参与权,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通过文献资料法,参与式观察法及访谈法了解目前高校残疾学生体育参与无障碍环境的基本情况,从硬件设施和软件角度探析影响高校残疾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从设施、观念、政策及体育课程的设计等方面提出体育参与无障碍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运动生理学》教学改革尝试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动生理学》是体育院校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目前课时减少,而其内容繁多、概念抽象,学生不易掌握。笔者通过教学课件的制作和教学环节改革等措施,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素质拓展训练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郑州城市学院公共体育教学应该引入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结合目前素质拓展在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安排中出现的问题缺陷,汲取教训,总结经验,制定适合郑州城市职业学院的公共体育教学课中素质拓展课程教学方案,完善优化素质拓展项目设计安排,将更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体育锻炼是残疾人康复、健身和融入社会的有效手段,本文以18-23岁的腿部残疾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了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腿部残疾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腿部残疾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参与心理;学校为残疾人提供的特殊场地器材及专业体育指导人员较少;供腿部残疾学生可选择的体育项目也较为局限。提出以下建议:加强残疾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思想引导;培养改善教师的特殊教育方法;学校为腿部残疾学生提供适宜的场地和器材等,为其提供体育活动锻炼的帮助,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分析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体育课程改革应从严格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抓起,具体应做到:认真备课,撰写教案;建立教师间听课制度;开展集体教学研讨;进行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育课程改革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Laws and legislation have prompted movement from special education towards inclusive education, whereby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are included in mainstream physical education (PE) classes. It is widely acknowledged that including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in PE presents significant challenges in relation to meeting the diverse needs of all students. Significantly,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teachers include junior primary students with a disability in PE.

Aims: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pedagogical practices for the inclusion of junior primary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in PE as well as environmental accommodations teachers make. In order to address these aims, the research undertaking was guided by the question: ‘What pedagogies do teachers draw upon to include junior primary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in PE’?

Methods: This qualitative research undertaking incorporated a critical case study approach, which utilise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field observations as data collection tools. Three teachers of PE in primary schools located in Adelaide, South Australia, participated in the research undertaking. Given this small sample group we make no claims for generalisability, but seek to provide connections for others teaching in PE.

Results: Findings are presented in three general themes of: Relationships for inclusion, Practices of Inclusion and Complexity and inclusion. Participants’ statements are used to illuminate discussions about discourses drawn on and to make links between previous research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In general terms, findings revealed that despite barriers, such as catering for multiple forms of disabilities with minimal assistance from support staff and negotiating school environments, participants embraced inclusion and made pedagogical modifications to ensure meaningful involvement in PE lessons for all students. This research also identified the important role teachers play in terms of relationships, adaptations and safe learning environments, which collectively enable the inclusion of junior primary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Conclusion: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warrant specific recognition and access to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cluding within the field of PE.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依据教学实践审视高职健美操选项课中的不合理之处,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健美操选项课成套编排方法,为高职健美操选项课成套编排提供有效参考和借鉴,为学生进一步掌握编排方法和技巧,实现独立自主地运用健美操形式从事体育锻炼和小型表演奠定基础,并帮助学生寻求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佳锻炼方法。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针对体残病弱学生开设的体育保健课强化的是"教"的统一要求——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课程内容、统一的评价方法等等,并没有让每一个体残病弱学生公平地获得适合其身心特点与需要的体育知识和自我体育锻炼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并结合3年的体育保健课教学实践,对高校体育保健课程实施个性化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具体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个性化体育保健课程可以较好适应体残病弱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布置课外体育作业等形式,使他们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在行为认知、行为习惯和主观标准方面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武术教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针对普通院校武术专业教学所面临的课时少、内容多、学生武术功底差的难题,文章运用生理学、解剖学及训练学等方面的有关知识对武术动作教学中的教学顺序以及教学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见解及方法,旨在为武术动作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及相应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