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0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在突出历史学科基础性,加强人文性,体现时代要求方面作了很大努力。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试验稿)的颁布,我国基础教育的历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历史课程标准》有着鲜明的特点,与《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相比有了很大发展。认真学习《历史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倡导的先进课程理念和精神,有利于指导教学实践,进一步深化历史教学改革。 一、《历史课程标准》对《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的发展 《历史课程标准》是根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总要求,系统总结了我国历史教育的经验,吸收了国外历史课程改革成果,分析历史教育现状和时代发展对历史教育的新要求,从而建立起来的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2.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有关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起来,这对于开拓我们的历史教育思维,扩大历史教育视野,革新历史教育观念,启发教学实践,无疑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首都师范大学赵亚夫教授主编的《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评介》是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笔者最近一直在学习这本教育专著,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初中八年级历史课《新航路的开辟》:课程重点为新航路的开辟过程,难点为文明的迁徒和融合。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的上承中古时代下启近代历史的事件。人类的文明由此进入融合,地球村落不再是摹主的区域。《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强调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井获得学习经验的课程理念。教师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改进学习训练方式入手,和学生共同完成了“新航路的开辟”任务。  相似文献   

5.
田福祥 《甘肃教育》2011,(23):79-79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6.
赵宏儒 《中国教师》2013,(Z1):89-89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历史课程内容要适于学生的学习,力图使课程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和贴近社会,既有教育意义,又易于学生接受。《历史课程标准》又提出,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精选最基本的史实,展现人类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进程,使学习内容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这就是说历史课内容要尽可能的贴近学生、贴近生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历史课程改革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  相似文献   

8.
刘文学 《甘肃教育》2011,(12):59-59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姜敏 《甘肃教育》2011,(12):54-54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7~9年级),由国家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编写组努力追求的目标,就是使学生建立起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探索精神。 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1.紧扣《历史课程标准(7~9年级)》,以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 教育部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11.
《海南教育》2013,(2):83-85
<正>一、教材内容分析《海南历史》是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和三环出版社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组织编写的海南省义务教育地方教材。《海南历史》作为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主要记述海南岛的历史。既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又是本土课程应用的平台。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海南的历史发展概况,进一步熟识海南历史,热爱家乡,建设海南。本课为教材第一课《海南历史源流》,是海南古代历史的重点内容之一,对学生学习海南历史具有开篇  相似文献   

12.
2001年成都市中学历史学科根据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需要,开展了一次生动的“我的家庭历史”调查活动。这次活动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是历史学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一次实践。此次活动作为历史教育开发的新形式,它对拓展历史教育领域,深化历史教育内容,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都着重强调研究性学习方式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大举措.也是历史教育本质的回归。然而.尽管目前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和价值正在被广大历史教育工作所认同,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比《历史课程标准》与《历史教学大纲》的异同 ,确认课程标准的创新精神 ,进而说明与时俱进是历史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历史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指出:这次历史科课程改革通过精选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了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必须面对全体学生。根据《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笔者积极进行初中历史新课改教学探索,提出了“自学、讨论、质疑、训练”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一“自学、讨论、质疑、训练”教学模式符合《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实践证明,“自学、讨论、质疑、训练”历史教学模式把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和体验性的教与学融为一体,体现了《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内容上有很多新的变化。新历史课程标准在理念和取向上,坚持课程的思想导向,强调初中历史教育的基础性,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精神,注重学生的学会学习,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8.
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陶行知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的课内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历史与社会》来源于生活实践,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这是《历史与社会》教学观的需要。因此,《历史与社会》教学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  相似文献   

19.
郭泉源  朱旭 《福建教育》2022,(19):17-20
<正>《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称“义教课标2022年版”)高度聚焦历史育人功能、初高学段融合、学习方式转变、全新评价标准等视角,内容实践性更强,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科评价、教育研究等领域的一体化推进指明了方向。本文结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称“义教课标2011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称“高中课标”),对义教课标2022年版进行结构化解读,总结本次课标修订的主要变化。  相似文献   

20.
本对比《历史课程标准》与《历史教学大纲》的异同,确认课程标准的创新精神,进而说明与时俱进是历史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