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体育教育建立健康课程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校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体育健康课程体系是针对高校体育教育实质的大胆构想和创新。它符合时代发展节拍,满足就业对大学生健康的客观要求,最终达到使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目的。  相似文献   

2.
中学体育课分为实践课和理论课,体育理论课是以运动技能知识、体育科学理论、健康理论等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可以使学生认识、理解体育,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科学的进行锻炼,从而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从中学体育理论课现状出发,从学生身体发展、学生体育思想建设、学生终生体育等方面探讨中学体育理论课建设的价值,并提出改善中学体育理论课建设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我校高年级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了高校体育教育应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自觉锻炼的能力和习惯,指导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终身体育观念。  相似文献   

4.
李晓荣 《体育世界》2012,(12):37-38
体育运动是健康的保证。通过体育教学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育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术、技能和方法独立进行锻炼的能力,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使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后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分析法,对我国原来的体育教育目标体系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研究认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标应是:实现大、中、小学在目标内涵上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根本目标,共同注重体育文化知识、卫生保健知识的传授,结合身体练习,形成体育、卫生保健教育相结合的、强调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锻炼习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目标层次要求上有所区别的系统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新体系。提出构建我国从小学至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体系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日本体育保健审议会根据21世纪生活发展需要所确立的21世纪学校体育的基本目标为:“通过学校、家庭和社区整个过程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体力和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终身爱好体育,保持增进健康,并自主地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和态度。”由此可见,要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和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是一条最有效的途径和最重要的手段。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这也是21世纪学校体育改革的前沿课题之一。基于此,结合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对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在学校体育课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验。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上海市部分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具有较完善的场地、器材条件,场馆的开放也较长,能较好地满足学生锻炼的需要,学校体育安排比较合理,学生对体育锻炼有较好的认知。存在的问题是体育与健康内容和形式单一,体育伤害事故保障体系不完善,学生课余锻炼时间较少。  相似文献   

8.
包建辉 《体育风尚》2020,(1):189-189
素质教育提出了让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涉及到了对学生体能这方面的要求。而学生体能的获得主要是通过体育学科教学进行的,希望能够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的发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心理教育,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的各项器官得以良好的发展。本文针对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9.
学校体育是学生人生体育中的一个阶段,并不是学生人生体育的最后环节,而只是一个起点。人的一生都应该致力于体育活动,致力于体育锻炼,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我们要认识到体育将贯穿于学生一生的全部时间,也包括他所处的各种场所,体育无处不在;其次,学生在校期间要强调教师给学生必备的体育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兴趣,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教会学生继续学习、锻炼与再提高的能力,重视教学生锻炼的方法和对学生品格的塑造;此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真正将"健康第一"贯彻始终,为终生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揭示大学高年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与锻炼间断 ,使体质健康严重下降的基础上 ,探讨高校高年级学生持续进行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其必要性。提出高年级开设体育课程、授课形式及教学管理方法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就增进健康、终身体育意识、锻炼动机、掌握运动技能等方面,对福州市3所省、部级中等职业中专学校400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表明:中职生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目的、任务有一定的认识,在终身体育意识认知、在课上获取体育知识,以及学校对体育的投入、锻炼环境、器材设施等方面尚有差距存在,据此教育部门应加强相关措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论家庭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育意识是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重要条件,在培养体育意识过程中要重视家庭的作用。家庭对学生体育观念形成的影响主要是家庭健康观念、家庭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和家庭体育消费情况。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营造家庭的体育氛围,积极投资体育,给子女足够的锻炼时间,利用学校中的场地器材进行锻炼,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以家庭为单位的体育活动,向子女学习与传授体育锻炼技术。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体育教学应加强学生的救护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体育教育也走出传统技术教育的误区,朝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向迈进。在体育教学中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乃当今体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救护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是加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也是高校体育工作贯彻“健康第一”思想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4.
法国著名教育家保尔·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如果将学校体育的作用看成是无足轻重的事 ,不重视学校体育 ,那么学生进入成年阶段后 ,体育活动就不存在了”。学生在校期间正是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逐步成熟的时候 ,世界观也在慢慢形成。高校体育教育就是要针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 ,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贯穿在所有的体育教学中 ,让他们在愉快的学习生活当中体验到健康的快乐。1 学校体育对实施健康体育的作用如果我们把人生中的身体锻炼活动分成若干个环节的话 ,那么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整体中 ,刚好处在连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  相似文献   

15.
体育课对学生体育意识及锻炼习惯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清华大学体育教育为研究对象.主要结论:体育教育在学生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培养上起引导和促进作用;在本科生中开设4年体育课、基础体育课和体育理论课是很有必要的;多数学生对体育有较大的兴趣并积极参与,但学习压力过大和电脑网络等原因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学校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锻炼意识、习惯和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上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6.
成高及高职体育教育的特殊性与终身体育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的大学体育教材不适应成高及高职类学生的体育需要及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在成高、高职阶段如实施有特色的体育教学内容和方式,会大大激发其锻炼热情。应在提高学生基本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时尚性、休闲性、实用性的体育课教学,使他们成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骨干力量,章在这一领域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高职体育教学体现“健康第一”的理念,是新时期对体育教育的新要求。从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提出了体育教学中实施健康教育八个方面的问题:提高教师水平、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加强学生承受各种压力锻炼、强化健康心理训练、营造课堂教学心理气氛、把握调控的“时”和“度”等。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体育课已改称体育与健康课程,增加了健康文化的含量,甚至提出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因此,体育教育必须从传统的模式中走出来。体育教育改革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育方法的改革,而应在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上下功夫。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完成一定的运动负荷,解决当前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问题,而且要使学生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使他们能够终生运用这些知识与方法,进行有效地锻炼,保持和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体育俱乐部形式选项课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实践性研究,结合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健康体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等观念,参考"俱乐部"的活动与组织形式,分析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正在进行的"体育社会化"改革.旨在将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方法与俱乐部的活动形式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兴趣,发挥教师专业特长,让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与学生健身锻炼的本质相结合,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体育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20.
辽东半岛地区中学总体而言教师年轻化、课程内容传统化、体育设施较为陈旧、课外和校外体育活动较少、体育信息更新慢。建议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学历及教学的能力;合理利用现有体育设施资源;改造现有教学项目,不断丰富体育课程内容资源;保障学生课外锻炼的时间;充分挖掘现有体育与健康的信息资源,加快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